倪文娟 陳發金 王瑜
摘要武警部隊在遂行多樣化任務中,由于應激源的刺激、個體和社會因素的影響等導致官兵會出現表現不一的各種心理問題。由此產生非戰斗性減員,影響部隊多樣化任務的順利完成。了解和掌握這些問題的表現形式、產生原因以及心理危機干預的實施過程,對部隊多樣化任務過程中心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遂行多樣化任務心理問題心理疾病危機干預
中圖分類號:G448 文獻標識碼:A
在反恐、處突、搶險救災、后方防衛作戰等任務中,由于斗爭殘酷,刺激強烈,官兵會大范圍地出現一般性心理問題,少數官兵甚至出現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即心理疾病。只有了解這些不健康心理的主要特征,才能進行及時干預,以確保將部隊的戰斗性減員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
1武警部隊遂行多樣化任務中常見的心理疾病的表現
身心衰竭狀態是一種逐漸發生的,官兵作戰能力崩潰并伴有軀體、心理癥狀的慢性戰場心理應激反應。多發生在搶險救災后期或部隊休整期。主要表現:官兵具有低活度的生理狀態,生活工作能力降低,并有保全退縮的征象,以致喪失戰斗力。長時間的生物需要得不到滿足,失去信心、失去集體支持等因素都能使官兵的體力和精力處于一種衰竭狀態。
戰場情感障礙是指因戰場刺激導致的情感反應夸張、混亂和減退,具有很強感染性。表現為由受傷、疾病、失敗等產生的焦慮;由悲傷產生的失落、暴躁;由憤怒產生的挫折感、罪惡感;由無聊引起的倦怠、懶惰等。戰場情感障礙患者對一個眼神手勢、一個小道消息,都會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影響戰斗力的發揮。
急性戰斗應激反應是在參加刺激較強任務中或任務完成后,數分鐘至數小時內突然發生,以急劇或嚴重的精神打擊作為直接原因而產生的心理疾病。表現為有強烈恐懼體驗的精神運動型興奮,如喊叫、哭泣、不顧危險的行為等;或者表現為精神運動性抑制,如呆滯、蜷縮匍匐于某處等。
創傷后應激障礙的官兵具備以下特征:一是持續地重新體驗到這種創傷事件,如腦中會反復痛苦地閃回或夢到那些慘狀。二是對創傷刺激作持久的回避,對一般事物的反應也顯得麻木,如不與人交往、不參加集體活動。三是警覺性增高,有的官兵難以入睡,醒得早,睡得不深不穩,難以集中注意力,或易被激惹。
2武警官兵遂行多樣化任務中心理疾病的原因分析
2.1多樣化任務中的各種應激源
各種應激源是觸發官兵心理問題的主要因素,一般來說應激源可以分為兩類:軀體性和心理性。軀體性應激源可分為環境性和生理性。其中環境性應激源與戰場所處的氣候、地理和戰斗環境有關;生理性應激源來自持續或高強度地作戰所導致的睡眠缺乏、疲勞或生病等。心理性應激源可分為認知性和情感性。信息太多或太少,交戰規則判斷困難等屬于認知性應激源。目睹戰友的死亡和經歷慘烈的戰斗所帶來的情感傷害屬于情感性應激源。
2.2官兵個體因素
官兵個體的素質特點如生物學特點、心理學特點和個體應對資源往往會決定心理問題是否會出現以及問題的嚴重程度。不同的生物學特點如年齡、性別、身體健康狀況等均會影響官兵的心理健康程度。個體的心理學特點,如當時的心理狀態、過去的經歷、總體的人格特點等,都會影響心理問題是否發生。當個體資源不足以應付威脅時,應激轉變為消極的反應與行為,如心理崩潰、戰斗力喪失等。新兵第一次參加重大任務時表現通常沒有訓練時表現好,除了沒有學會識別危險,對危險自動做出反應外,更重要的是在極度應激條件下,他們很難集中注意力去回憶訓練中所教授的內容。
2.3社會因素
每次遂行任務中官兵都會接受來自社會的支持,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部隊凝聚力,二是后方的社會支持系統。研究表明,使官兵產生積極行為的最重要因素是部隊凝聚力。凝聚力會激發官兵對戰友和部隊的忠誠,其表現是一個軍人在有機會選擇舒適和安全的情況下,仍然愿意冒著生命危險選擇與戰友一起面對危險和不適。來自后方的社會支持系統也非常重要,主要包括國家和家庭兩個層面。國家所表達的政治意志、民眾支持程度和對英雄的態度等,深刻地影響著官兵對完成任務的信念,主導著官兵的戰斗意志。而家庭的支持會使官兵更有勇氣和決心面對種種困難;反對會使他們無法集中精力對各種應激進行心理防御。
3武警官兵遂行多樣化任務中危機干預的實施
(1)確定問題。從官兵的角度出發,使用各種心理咨詢技巧在短時間內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此階段必須明確的問題包括:當事人存在的主要問題;重大事件和誘因;是否需要其戰友或領導的參與;有無嚴重的軀體疾病和損傷;有無自殺或者自傷的危險性等。
(2)促進安全感的建立。對于求助官兵來說,幫助他們在有限的條件下建立起內心的安全感是首要目標,也是貫穿整個危機干預全過程的主要目的。
(3)給予支持并尋找可替代的辦法。心理工作者對求助官兵無條件地以積極的方式接納他們,這樣有利于他們恢復自信和減少絕望感。同時,心理工作者可以運用認知模式,幫助他們正視危機,主動搜索可以獲得的環境支持,發掘積極的思維方式。
(4)制定計劃并獲得承諾。幫助求助官兵做出現實的短期計劃,包括幫助他們獲得新信息和知識,發掘可利用資源,敦促他們接受幫助和治療。計劃制定后,需要讓求助官兵自己復述計劃,并得到他們直接和真實的承諾和保證。這個過程讓他們感受到自我力量和尊嚴,從而推動個體的心理發展。
遂行任務中危機干預還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干預的重點要放在前來求助的當前問題上;充分重視求助官兵的積極參與;要注意充分利用求助官兵所擁有的社會支持系統;干預工作結束時,傳達一個信念:相信今后不會發生與過去類似的困難,即使遇到困難也會有人幫他一起度過。
參考文獻
[1]指揮官戰斗應激控制手冊[M].郝唯學等,譯.軍事誼文出版社,2006.12:35-36.
[2]馮正直.軍事心理學[M].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9.9:164.
[3]李權超,王應立.軍人心理應激反應與心理危機干預[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