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虹
摘要: 本文以“植物的向性運動”這一節課為例介紹了多媒體課件設計和制作的過程,并詳細講解了Flash動畫制作的過程,以及在PowerPoint中插入Flash動畫的具體的操作方法。
關鍵詞: 植物的向性運動生長素發現過程多媒體教學
生長素發現過程的教學,是植物的向性運動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在植物生命活動調節中很重要的內容,因為生長素是由達爾文、溫特、郭葛等科學家通過一系列的實驗發現的,實驗的設計思維清晰、巧妙,通過學習,學生既能掌握一定的生物學基礎知識,又能懂得科學研究的過程與方法,使知識不斷地更新與發展,所以我們要關注科學家實驗設計的原理、思路和推導出實驗結論的方法步驟。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進行多媒體教學。
一、設計
1.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包括分析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制定教學策略,選擇教學媒體,規劃教學過程,設計達標測驗。設計的好壞關系到能否正常開展教學,以及教學效果的優劣,因此要下大工夫。
我們要根據本節課的實際教學需要,對整堂課教學過程的設計,課件運行、測試、提問等各個環節,都要事先安排,合理分配課件的使用時間,理清思路,認真規劃課件的使用步驟,避免教學雙方受制于課件。多媒體教學應圍繞教學需要,有所取舍,一切以服務教學為出發點,防止片面追求表面的華麗。分別用五個Flash動畫演示達爾文實驗和溫特實驗過程及思路。
在教學設計時,我們更要確立教師的主導作用。在多媒體課堂教學環境中,教師的主導地位不但不能削弱,反而應進一步加強,因為豐富的多媒體信息在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可能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這就要求教師有更強的監督調控能力。否則,就會出現學生看了很多、聽了很多,卻不知要學什么的事與愿違的現象。教師切忌整個教學過程都在教師機的位置上單純地“演示”課件。
在多媒體課件設計制作過程中我們應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要重視多媒體的交互性,就必須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交互功能。設計學生的合作過程,設計學生的反思過程,設計學生的表述過程。這樣使用時就能適時而止,留有空間,使學生能夠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和想象。這樣避免只注重知識的傳遞,而忽略了多媒體在教與學之間信息反饋和交流的現象,而許多多媒體課件在設計時忽略了留給學生必要的反思時間,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
2.選擇多媒體制作軟件。
比較常用的制作課件的軟件包括:Flash、Authorware、PowerPoint、幾何畫板、Visual Basic等,以及圖形、圖像處理軟件、3D MAX、字處理軟件等輔助工具。由于Flash制作的課件比較小,可以靈活使用,而PowerPoint處理各素材比較簡便,故本課件采用利用Flash軟件制作動畫,再利用PowerPoint將各課件素材串在一起的方法進行。
3.各種媒體的選擇。
本課件選擇以下媒體以解決教學中相關的各種問題。
文本:擅長表現復雜、抽象的概念和刻畫對象的細節。如課前所做的向光性的實驗步驟及相關的實驗記錄。
圖像:擅長表達思想的輪廓及那些蘊涵于大量材料中的趨向性信息。如課前所做的向光性的實驗結果的圖示。
動畫:可用于突出某個重點,適于表現靜態圖形所無法表現的動作信息。如生長素的發現過程實驗的Flash演示動畫,胚芽鞘的Flash動畫圖示。
音樂:與人的情緒、情感有密切的聯系,有助于烘托氣氛,調動學生積極主動的情緒。
4.整體框架的構建。
老師根據教材的內容和教學大綱的要求,搭建框架。建立后的框架圖是進行課件制作的基礎。本課件的框架包含了進行教學的幾個板塊:課前所做的向光性實驗,對胚芽鞘的認識、生長素發現的達爾文實驗、溫特實驗。每個板塊反映出教學的一個細節。在每個分支上除注明教學內容外,還說明進行該部分教學時采用的計算機媒體方式。
二、多媒體課件制作和測試
1.素材的收集和制作。
(1)收集有關的圖片,收集課前所做的向光性實驗的圖片,即在四個不同方向的光照下豆芽生長方向的四張圖片。
(2)收集一些背景音樂。
(3)用Flash軟件制作達爾文實驗和溫特實驗的五個動畫演示片段。
達爾文實驗中的第一個Flash動畫片段的設計和制作:先制作一個缺底長方形的圖形元件作暗盒,再制作一個同前但側面缺口且有紅太陽的圖形元件做單側光照射,然后分別制作直立生長和彎曲生長胚芽鞘的影片剪輯元件,再制作一個播放的按鈕元件。最后回到主場景中把做好的以上五個元件拉出來,按在黑暗和單側光下胚芽鞘生長的對照實驗排列好,并新建一圖層作控制層,利用動作腳本控制影片剪輯元件的播放。
達爾文實驗中的第二個Flash動畫片段的設計和制作:先制作一個去尖胚芽鞘的圖形元件,然后在主場景中把單側光照射和去尖胚芽鞘的圖形元件,以及彎曲生長胚芽鞘的影片剪輯元件、按鈕元件拉出來,按在切除尖端和保留尖端的胚芽鞘生長的對照實驗排列好,并新建一圖層作為控制層即可。
達爾文實驗中的第三個Flash動畫片段按以上兩個片段的方法制作,只是再制作加環直立生長胚芽鞘和加帽彎曲生長胚芽鞘的影片剪輯元件。
溫特實驗中的兩個Flash動畫片段的設計和制作時,先制作瓊脂塊和刀片的圖形元件,再利用蒙板手段完成動畫過場。
(4)用Flash軟件制作胚芽鞘的結構示意圖及測量胚芽鞘長度的演示。
2.利用PowerPoint將各課件素材都串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課件。
首先制作課前所做的向光性實驗的部分。先利用文字演示實驗步驟,然后用一張表格得出實驗結果,并用四張在四個不同方向的光照下豆芽生長方向不一樣的圖片總結實驗結果。再通過文字顯示出本節課的標題和植物的向性運動的概念、實例及意義。
然后演示胚芽鞘的結構。利用Flash動畫演示胚芽和胚芽鞘的相對位置,讓學生對胚芽鞘有一個感性認識,不要將胚芽和胚芽鞘混淆。
在PowerPoint中插入Flash動畫的方法是:在PowerPoint的菜單中點擊“視圖”→“工具欄”選擇“控件工具箱”,點擊“其他控件”選擇“Shockwave Flash Object”,這時鼠標會變成十字形,在幻燈片的空白處畫一長方形;然后右擊這一長方形選擇屬性,在其中設計好Movie(設置所播放的Flash動畫)、Height、Width、Top(設置Flash動畫在幻燈片中的位置)等屬性即可。
接著制作達爾文實驗部分。先利用Flash動畫演示在黑暗和單側光下胚芽鞘生長的情況,通過現象的觀察和結果的分析得出胚芽鞘具有向光生長的特性。再利用Flash動畫演示在切除尖端和保留尖端的胚芽鞘生長情況,并通過現象的觀察和結果的分析得出胚芽鞘的彎曲生長與尖端有關的結論。最后利用Flash動畫演示在尖端遮光和尖端下面一段遮光的對照明確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通過達爾文的這三個實驗的動畫演示引導學生得出可能是由于尖端產生了某種物質的假設,這樣就可以提出如何設計實驗證明的問題。為講解溫特實驗做好鋪墊。
再制作溫特實驗部分。先利用Flash動畫演示放置過尖端的瓊脂塊和未放置過尖端的瓊脂塊的對照實驗讓學生明確胚芽鞘尖端確實能產生影響植物生長的物質,并進一步將放置過尖端的瓊脂塊放在莖橫切面的一側讓學生明確彎曲生長與生長素的分布不均勻有關。
最后利用文字顯示郭葛研究的成果及一定的鞏固練習。并在鞏固練習的過程中利用Flash動畫演示測量胚芽鞘尖端的長度的方法,進一步讓學生明確胚芽鞘的生長情況。
3.測試與評價。
多媒體教學課件制作完成以后,并不等于萬事大吉,應對其進行反復的測試、試用,以便發現并解決問題,并邀請學科老師對課件進行試用、評價,檢查是否達到預期的教育、教學要求和技術要求。一方面,課件應有良好的人—機交互界面,便于教師控制,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過程分階段地播完整個課件,靈活調用各個模塊里的內容,而不受課件的限制和左右。另一方面,萬一操作不慎,需要重新運行課件或啟動計算機,能迅速調出正在講解的內容。
以上是我在“植物的向性運動”這一節教學過程中對多媒體教學的設計和制作的過程的總結。總之,一個好的多媒體課件對教學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它將枯燥、難懂的知識內容形象地表現出來,一種好的多媒體制作軟件對于制作出好的課件也是至關重要的。用Flash將生物學中的幾個難點以動畫的形式表現出來,不但解決了教師單憑口述及書中插圖講解微觀世界知識內容存在的困難,而且提高了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興趣,使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更為簡單、直觀,也實現了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及科學化。
參考文獻:
[1]華國盛.關于多媒體教學應用探討[J].電化教育研究,2001,(11).
[2]孫力廣.多媒體網絡教學評價初探[J].中國教育技術,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