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蓮芳
摘要: 本文介紹了社區學院發展的軌跡,從重視程度、資金、人員素質等三個方面闡述了社區學院圖書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社區學院圖書館建設問題對策
1.社區學院發展軌跡
我國的社區教育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初期,它是在國家實行改革開放后,總結原有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經驗的基礎上,借鑒國外社區教育的經驗,從國內不同地域的實際出發,通過試點逐步發展起來的。目前全國社區教育可分三類:一類是以一所高校為中心,連結所在社區的部分工廠、事業單位與政府部門共同組成的社區教育委員會。二類是以社區為中心,由街道辦事處或區級政府牽頭,社區教育機構等企業單位共同參與組建的。三類是以工業區或農業縣為地域界限的社區教育,旨在加強企業、農村未來勞動者素質的培養和社區文化建設。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中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明顯加快,社區教育正在不斷發展并逐步走向成熟。一方面,社區居民逐漸認識到社區教育的價值,產生了一定的參與要求。另一方面,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如城市人口不斷膨脹;農村剩余勞動力不斷涌入城市,形成流動人口浪潮;21世紀,中國大部分城市將進入老齡化社會,人口老化日益嚴重;不合理的城市布局與窘迫的生存環境;人際關系的隔閡與淡化,等等。對此僅僅依賴以協調管理為特性的社區組織形式和學校教育來解決上述社會問題是遠遠不夠的。國內外社區教育實踐經驗已清楚地表明,只有實施面向社區成員,以促進人的發展為原則的各種各樣的社區教育,才能滿足和解決人們各種各樣的教育需求和社會問題。
從社區教育內部看,成人教育、職業技術教育的出現與發展,尤能說明教育社區化的必然性。社區學校(院)的發展過程,可以說是社區教育逐步成熟、功能逐步外顯的過程。因此,社區學院才能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發展壯大起來,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生力軍之一。其重要意義在于:它標志著我國教育開始走多元化的辦學道路;它拓寬了教育投資的渠道,彌補了國家教育投入的不足;它在教育領域引進了競爭機制,更重要的還在于它對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所顯示出的深遠意義。作為學校辦學三大支柱之一的圖書館建設,在社區學院中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2.社區學院圖書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領導不重視。一方面政府支持社區學院的政策尚不完善,使一些地方的辦學在用地、用水、用電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得不到與老牌學校同等的待遇。另一方面不少社區學院圖書館建設處于無人管狀態。他們都把招生工作放在首位,認為圖書館投資大、收效小,不影響學校的大局,因而不加重視。有的辦學者認為辦學屬短期培訓行為,圖書館根本不在考慮之列;有的學院依附電大,設有圖書館,但實際上書刊少,藏書的數量和質量、館舍面積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2)經費短缺,藏書量少,書刊難以得到正常補充。有的社區學院走的是“以學養學”的道路,國家沒有直接撥款,只是在辦學政策和稅收制度上采取了寬松的態度,鼓勵社區學院的發展。因此,籌措資金比較困難。目前,有的社區學院資金投入不足,僅僅依靠收取學生的學費支付房租和聘用教師的酬金,校舍以長期租賃、借用為主,根本就不考慮建立圖書閱覽室,加之書刊經費上漲,又不愿在購書上多投入;有的雖然有圖書館,閱覽室燈明幾凈,但館藏圖書少,有的破損嚴重,有的內容老化過時。因此,為讀者提供最基本的文獻服務都得不到保障,發揮圖書館的教育職能和情報職能也就無從談起。
(3)工作人員素質有待提高。社區學院圖書館工作人員很少具備圖書館學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基本上只能起“看門守攤”的作用。工作人員的素質普遍不高,以致有的館連最基礎的業務工作都難以開展。
3.社區學院圖書館建設中采取的對策
(1)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應制定頒布規范性文件,使社區學院圖書館建設能夠有章可循。同時國家要給予一定的支持,提供一些優惠政策并創造平等競爭的環境。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也要積極考慮吸收這些圖書館的代表作為成員館,將圖書館建設納入社區學院的評估指標中,以加強管理。與當地高校之間建立起協作關系,使他們得到辦館所須的技術指導等方面的幫助,以利共同發展。
(2)多途徑籌措購書經費,拓寬書源,為辦館提供基本的文獻保障。教育行政部門在規范性文件中,對社區學院須從所收費用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圖書館建設的規定,要爭取得到落實。要堅持藏書補充,采取收費提成買一些、師生讀者集一些、鼓勵社會捐一些的辦法,多途徑拓寬書源。也可與普通高校圖書館取得聯系,設法從那里購買一些有相當使用價值、價格又比較低廉的舊書作為藏書補充。此外,應制定一套嚴格細致的采購程序,有計劃、有重點地采集適合社區教育的書籍入藏,并保證圖書的品種和數量,使有限的經費發揮最大效益。
(3)建立數字圖書館,加大電子文獻收藏與館藏資源數字化的力度。清華CNKI學術期刊網站的鏡像站點,擁有1994年至今出版的中國期刊全文數據,提供5300多種期刊的電子資源,以及碩士、博士學位論文數據。重慶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包含1989年以來的自然科學、工程技術、農業、醫藥衛生、經濟、教育和圖書情報等學科8000余種期刊。這兩大綜合性全文數據庫的購置就可以充實現社區學院圖書館的館藏。還可以將各種多媒體電子讀物和隨書配盤內容上傳到校園網絡服務器上,從而改變傳統圖書館的借閱方式。讀者可以不受時間、地域,以及復本量的限制進行借閱,最大限度地提高圖書利用率,滿足讀者的文獻需求。
(4)提高社區學院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素質。圖書館要實現科學管理,離不開培養和造就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隊伍。隨著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圖書館要從過去單純資料采集、編目、流通的單一型人才向如今需要掌握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方向發展。我認為:社區學院圖書館可培養兩類人員,一是一般業務人員,能解答一般性咨詢問題和在網上幫助讀者查找所需要的資料;二是咨詢人員,這是一種復合型人才,這種人才需要具有對文獻進行二次開發的能力,能對文獻知識進行分類、加工、篩選和系統化組織,不僅能向讀者提供表層知識,而且能為讀者提供深層開發的文獻信息,指引閱讀方向。圖書館學會等學術團體也應當發展他們為會員,并吸收他們參加學術活動,通過這些措施鼓勵其立足本職工作,為圖書館事業及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使圖書館的隊伍建設得到穩定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流芳.發展中城市圖書館建設[J].大理學院學報,2004,(81).
[2]賀梅萍.淺論社區圖書館[J].圖書館界,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