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標語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語篇類型,它向人們傳遞信息,鼓動人們去從事某項工作或規范言行。本文主要從系統功能語法中的人際功能角度對標語的語氣、標語交際雙方的親疏關系進行分析。筆者搜集到的標語以陳述語氣和命令語氣為主,語氣和人稱都會影響交際雙方的關系。
關鍵詞:人際功能校園標語語氣
一、引言
人際功能是指語言除了表達說話者的親身經歷和內心活動的功能外,還具有表達講話者的身份、地位、態度、動機和他對事物的推斷、判斷和評價功能(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李戰子,2005)。通過人際功能,說話者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和判斷,并對他人造成影響。
系統功能語法常被用來分析語篇的價值和性質。韓禮德是這樣對“語篇”這一概念進行定義的:“The word text is used in linguistics to refer to any passage,spoken or written,of whatever length,that does form a united whole(Cohesion in English,1976)”(王云橋,2001)。日常所見的標語是一種用簡短文字寫出的有宣傳鼓動作用的口號,往往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也可將其視為語篇的一種。標語的種類多,涉及的范圍非常之廣,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有傳遞信息的功能。標語的發起者在標語中表達了態度,并試圖使眾人接受自己的觀點和立場。
筆者在華中師范大學校園內搜集了120條校園標語,涉及環保、衛生、安全、紀律、規則、傳統美德及特殊宣傳如普通話宣傳等方面的內容。這些標語的擬定者主要是校園管理者、各級各類學生組織、商家及特殊的組織機構。本文將搜集到的120條標語作為研究對象,從人際功能角度對該語篇類型進行分析。
二、大學校園標語的語氣類型
言語行為理論認為,語段有兩種不同的意義,一是表示語段的基本字面意義的命題意義,一是表示話段對人或讀者的影響的施為性意義。韓禮德認為,在說話的行為中,說話者為自己選定一定的語言角色,同時為聽話者分配一個他希望對方扮演的互補的語言角色。標語作為一種以宣傳為主要目的的話語,是宣傳行為的發出者對宣傳行為的受眾的一種希冀和命令。在這個過程中,標語的擬定者和受眾之間形成了一種信息傳遞的關系。
根據韓禮德的觀點,功能語法將言語功能分為“提供、直陳、命令、提問”這四種功能,這四個言語功能通過語氣體現。陳述句表示“直陳”,祈使句表示“命令”,疑問句表示“提問”,而提供則可以用多種語氣。在搜集到的120條校園標語中,陳述句出現35次,占所有標語數量的29.2%;祈使出現85次,占總數的70.8%。由于搜集到的標語中沒有提問和提供的情況,故不在此贅述。
(一)陳述語氣
用來表達“陳述”這一語言功能的標題說的是一種情況、一個事實、一則信息、一個想法、一種希望、一個看法、一種想象等(黃國文,2001)。從某種程度上說,標語和廣告標題一樣,都是以宣傳為主要目的,所以標語的擬定者向受眾傳達的也是他的觀點和想法或者被社會普遍接受的一種認識。例如:
(1)普通話是校園用語
(2)等待也是一種美德
(3)您親自送回餐具就是一種高尚
例(1)是華中師范大學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制作的標語,目的是在校園內普及普通話,使同學們提高說普通話的意識;例(2)是學生組織貼在學校銀行取款機附近的為了提醒同學們在取款時自覺排隊的標語;例(3)是食堂管理部門為了提醒用餐者自覺送回餐具而設的。以上三條標語是不同的標語擬定者為了宣傳各自的立場而設計出的,內容直白樸素。可以發現,標語和廣告語一樣,也是一種“非交互性”的話語。只有話語的一方說話,而且不能馬上得到另一方的應答。在這種情況下,不同的語氣類型會對“聽話者”造成不同的影響。陳述句是陳述事實和想法,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陳述句式的標語對受眾沒有強行的要求,卻希望能通過這種形式在標語宣傳對象的心里形成一種概念、一個看法,而標語的接收者在耳濡目染中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乃至產生行動上的反應。例如:“您親自回送餐具就是一種高尚?!痹摌苏Z表明了擬定者對回送餐具行為的一種肯定,并將這種行為上升到品德層面,但是在語氣上并沒有強行要求每一位就餐者都能做到??吹綐苏Z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會對自己的行為作出審視,在這一點上,設立標語的目的就達到了。
(二)命令語氣
根據統計數據,“命令”語氣在標語中所占比例最大,“命令”語氣是用祈使句體現的。祈使句的作用是要求、請求或命令、勸告、叮囑、建議別人做或不做一件事。筆者搜集的校園標語中體現了祈使句的多種類型。例如:
(4)排隊時留意隨身物品
(5)校內禁止擺攤設點
(6)知青的年代已經過去,請勿再“插隊”
(7)手機靜音
(8)行動起來,讓我們的自習室更衛生
上文中列舉的幾條標語都是祈使句類型的具體體現。例(4)表“叮囑”,學校保衛科是這條標語的發起者。保衛科從自己的職能角度給同學們安全方面的提醒,這樣的語氣恰到好處。例(5)表“禁止”,學校保衛科和校園管理中心針對學校里有小商小販未經允許亂設攤位的行為設置這樣一個標語,從標語擬定方來看,他們是有權力說出“禁止”的。例(6)表“請求”,是學生組織設立的,原因是在學校食堂買飯的學生中存在插隊的不文明現象,這一標語旨在要求同學們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規范。例(7)表“命令”,是圖書館對讀者的“命令”。這種命令,圖書館有權發出,而且符合絕大多數人的利益。例(8)表“建議”。這一條也是學生組織擬出的標語,意在建議同學們加入保持衛生的隊伍。表命令意味的祈使句要求標語的目標對象立即做出行動,與陳述句相比,祈使句的語氣更加強烈,而且對受眾的行為充滿期待。在有些情況下,針對不同的人群,單單用命令的語氣是不合適的。例如筆者發現,在學校食堂的空調上貼著“不要動手!”的標語,但是對于大學生這一群體而言,這種強硬的語氣顯然有失妥當??紤]到種種情形,所以也就有了“叮囑、請求”等其它類型的語氣。標語的類型很多,涉及的內容廣,加之發起者和針對的對象多變、關系復雜,所以在標語這種獨特的語篇中,會存在各種類型的祈使句。
三、大學校園標語中的親疏狀況
情景語境指的是語言活動的直接環境。我們可以將語境因素分為話語范圍、話語基調和話語方式三部分。按韓禮德的觀點,以上三種因素分別制約語言的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而話語基調又分為個人基調和功能基調。個人基調指交際雙方的社會角色關系,功能基調指的是語言活動的目的。從個人基調上看,標語的發起者和接收者是交際的雙方,由于雙方的關系比較復雜,所以扮演著不同的社會角色,且在不同的環境中各自的角色會發生轉變。從功能基調上看,標語具有教育性、宣傳性和說服性的基調。
韓禮德認為,個人基調制約語言使用的正式程度,人際關系越親密,語言的正式程度越低。其中,語氣和人稱代詞是正式程度的體現方式中的一部分。
(一)從語氣反映親疏狀況
筆者將標語的擬定者分為校園管理服務部門、學生組織、特殊機構和商家。校園管理服務部門和學生組織占了絕大部分,而語氣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下面主要是從“命令”和“直陳”兩方面做出的統計。

哈德遜認為,權勢較高的一方在言語交流中會更加直接,也無需太客氣,而權勢較低的一方則會更加婉轉、禮貌,體現尊重(黃國文,2001)。學生組織設計的標語目標對象是學生,學生組織和學生之間是一種平等的關系。上表中,學生組織設計的標語以請求型的祈使句和陳述句為主,語氣緩和親切,有的標語還使用了諧音的修辭手法。如:垃圾箱上的標語——“請不要將我置之肚外”。有些標語中加入了流行語,比如:“不關門神馬的,最討厭了”“親,小心燙手,痛痛”等。這些標語生動有趣,因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在無形中拉近了與受眾的距離。
學校管理服務部門發起的標語情況比較復雜,其中祈使句最多,總數達58條。筆者搜集的120條標語中的18條表示禁止的標語全都是學校管理服務部門發起的。在學校管理部門和學?;顒訁⑴c者中間有一種權力的不對等關系。例如:
(9)校內禁止擺攤設點(學校和外來人員)
(10)嚴禁推銷(學生宿舍和外來人員)
(11)業務工作室,讀者止步(圖書館和讀者)
(12)公共場合,嚴禁吸煙(食堂和就餐者)
以上四條標語具體說明關系雙方存在的不對等的關系。在這四對關系中,前者都處于權力高處,而后者處于權力的低處。標語的發起者和對象存在不對等關系,往往語氣生硬,不容質疑,常出現“嚴禁”“不許”“勿”等
表示拒絕的詞匯。
在某種程度上,語氣生硬的祈使句標語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在有些情況下,使用表禁止或命令的祈使句是必須的,比如“校內禁止擺攤設點”這一標語的使用。學校以一種禁止的口吻對待外來商販,是出于維護校園秩序、保障學生安全的目的。若此時校方仍采取一種親切和藹的態度,則不會對商販起到震懾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有時候過于生硬的字眼會引起標語受眾的抵觸心理。比如“嚴禁摩托車、電瓶車、自行車停靠,違者放氣”“禁止泊車,違者鎖車放氣”等。看到這樣的標語,人們在感到可笑的同時也會產生抵觸心理。可以說,祈使句中的禁止、命令等語氣使用不當,會產生反作用。
在筆者搜集的所有語料中,環保類標語最為成功地將“命令”式轉化為“委婉”式。例如,“嚴禁踐踏草坪”這一命令式的標語給人以一種不近人情、態度生硬之感,有些人看到此標語可能會反其道而行之。而用一種更為生動婉轉的方式表達同樣的意思,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這類標語有“邁步留意地下草,彈指莫折枝頭花”“你來繞一繞,我來笑一笑”“芳草依依,大家憐惜”等等。它們既表達了“不要踐踏草坪”的意思,又在音韻和修辭上給人以美感,使人在心理上更易于接受。
(二)從人稱代詞反映親疏狀況
人稱代詞也是體現交際雙方親疏關系的重要體現。據筆者統計,在120條標語中,人稱代詞“我,我們”出現13次,“你,您”共出現9次。人稱的選擇會對交際雙方的距離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1.“我”還是“你”?
試將標語中的人稱代詞替換,比較下面兩條標語:
(13)珍惜華師,從我做起
(14)珍惜華師,從你做起
從這兩個句子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到人稱代詞的合理使用在標語中的重要作用。例(13)中的“我”不僅僅指標語的發起者,其實更多地指向標語的目標對象,即華師學子,即“你們”。然而,這里將“你們”換成“我”后,人們在讀標語時,就會在無意中將自己融入其中,產生一種認同感。相比之下,例(14)將“我”換成“你”之后,這句標語由一種建議號召語氣轉變為命令語氣。在這個標語所在的語境中,命令式的語氣非常不恰當,因為“珍惜華師”這一行為并不是強制性的,“從你做起”就顯得極其不禮貌且含有強迫意味。類似的標語還有很多,比如“清潔衛生,從我做起”“教室是我家,衛生靠大家”等。用“我”而不能用“你”的情況往往出現在表示號召或建議大家付諸行動的標語中。
2.“你/您”還是其他?
筆者搜集的標語中還有含有“你,您”的句子,例如:
(15)您親自回收餐具就是一種美德
(16)感謝您對校園環境的愛護
(17)用你的心去呵護電吧
以上例句中的人稱代詞“您”或“你”,沒有具體指出標語針對的對象,如“就餐者、同學們”等等。由于標語也是一種非交互式的話語,所以標語的發起者和接收者存在著時空上的差異,不能面對面地交流,雙方本身就存在著距離。而第二人稱的使用是標語的發起者企圖通過這種方式達到縮短距離的效果。使用了第二人稱,人們在閱讀這個標語時,就仿佛與標語的發起者展開了對話,標語的接收者自身的存在感也隨之增強。將標語中的人稱換成具體的行為對象,如“就餐者親自回收餐具就是一種美德”,食堂和就餐者之間的心理距離拉大,這句標語就成為了一句冷冰冰的宣言,即便是以一種陳述的語氣出現,也顯得不近人情,仿佛標語發起者就是“道德捍衛者”。
四、結語
標語是一種傳遞信息的語篇,標語的發起者和接收者是交際的雙方,二者的交流不是即時性的,主要是發起者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圖。標語的發起者通過不同的語氣來表現言語功能,從筆者搜集的語料來看,大學校園標語主要是以陳述和命令兩種語氣為主,經常使用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作為交際時的稱呼。作為一種以教導、宣傳和說服為目的的話語,不同的表達方式影響著信息接收者的接納程度。標語的發起方只有恰當地使用語氣和人稱,才能達到交流上的“合意性”。
參考文獻:
[1]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李戰子.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M].北
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黃國文.語篇分析的理論與實踐——廣告語篇研究[M].上海:上
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3]胡壯麟.語言系統與功能[A].1989年北京系統功能語法研討會論
文集[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4]常晨光,丁建新,周紅云.功能語言學與語篇分析新論[M].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5]周軍,楚軍.新聞報道英語與社論英語的功能語篇分析[J].西南
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26).
[6]胡冰霞.廣告英語的人際功能[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2007,(20).
[7]王云橋.語篇概念的意義及其相對性[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1,(3).
(葉婧雅湖北武漢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