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云龍
摘 要 臺灣的技職教育經過多年的實踐,形成了“立交橋”式的技職教育體系。為適應當前經濟和社會發展及國際化競爭的需要,臺灣的技職教育也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本文就臺灣技職教育的升學管道、特色與創新、入學制度、開放辦學、多元文憑制度、校企合作、少子化問題等方面淺析臺灣技職教育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 臺灣 技職教育 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aiw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HUANG Yunlo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Quzhou College of Technology, Quzhou, Zhejiang 324000)
Abstract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aiwan after years of practice, the formation of the "overpass" type of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meet the curren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aiwan's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lso the emergence of new trends. In this paper, Taiwan's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educational advancement, character and innov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open schools, multi-diploma system,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low birth rate problem and so on Taiwan's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trends.
Key words Taiw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trend
0 引言
臺灣的技職教育過去一直把“養成教育”作為其人才培養的定位,主要是讓學生在校期間能習得一技之長,完成學業后即可就業,因此,過去的臺灣技職教育帶有終結性教育色彩。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做法已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和民眾的需求。因此,如何建立適應21世紀經濟發展的技職教育體系,臺灣的技職院校做了許多積極有效的探索。
1 暢通技職教育升學管道
高科技人力資源是促進產業升級、維持經濟持續成長、促進現代化的主要憑借。提升技職教育的層次與規格是技職教育的必然選擇。
臺灣的技職教育將重點放在了發展大學以上層次的科技大學或技術學院。進入新世紀以來,臺灣經濟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臺灣企業對人力資源的需求結構逐漸呈“燈籠型”或“金字塔型”,企業大量需要掌握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技術人員。臺灣“經建會”等相關部門作過預測,臺灣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按4.6%和3.7%的年增加率遞增,因此技職院校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同時,通過適量增加高中入學比例來重新調整高中和中職學生的比例,使高中生和中職生的比例達到1:1,并開通技職院校升學管道,采取彈性學分制,開設技術課程和夜間制進修班,大幅度增設技術學院,在技術學院設??撇康刃聦W制是臺灣技職教育的必然選擇。
2 技職教育的特色化、創新化和國際化
在全球知識經濟的沖擊下,職技教育正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并正在經歷著新的變革,職技教育必須關注這種世界潮流的進程,以便把握職技教育國際化的發展方向。臺灣職技教育正向發揮區域特點,打造特色和創新發展方面發展。筆者參訪的幾所院校在IF國際工業設計競賽、國際微型機器人競賽、國際化交流與合作、創新國際化合作人才培養、學生海外實習等方面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近年來,臺灣職技教育不僅在觀念上不斷國際化,而且在教學內容、聲譽上國際化。培養了一批具有國際化意識和技能的學生。
3 實行多元化入學
臺灣的技職教育體系也正在向普通高等教育體系的多元化發展模式轉化。為使學生在高中階段能接受全面教育,實現培養通才能力的目標,施行了多年的普通高中教育與技職教育的分流政策也逐漸被取消。與此同時,多年來實行的大學入學分組考試模式將被打破,臺當局“教育部”規劃大學多元入學改進方案,預訂2014學年度,大學學科能力測驗與指定科目考試“二試合一”,改在每年6月下旬舉行,采取“一次考試,多元分發”,供單獨招生、甄選入學和考試分發入學之用,推動大學多元化管道入學模式。
4 終身教育、開放辦學貫穿技職教育整個過程
臺灣技職教育與終身教育相結合,將終身教育理念貫穿技職教育的整個過程。這不僅是臺灣技職教育向21世紀拓展的方向,也是世界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趨勢。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知識的爆炸及知識的半衰期的縮短,使得人們需要不斷的學習,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應對職業的變遷,保障自身生存與發展。在知識經濟時代中,終身教育將愈來愈重要。其次,學習性技術正在普遍化,高技術人員就業機會增加,低技術人員就業機會大幅度減少。再次,隨著臺灣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升級進入知識密集型產業的同時,知識密集產業也呈現出快速成長的趨勢,就業結構趨勢朝向高教育程度人員。為了使臺灣技職教育畢業生在面對不確定的未來能夠配合知識經濟的發展,必須不再強調學的一技之長,而是可以學習成長的就業能力及人文的素養。
臺灣教育行政部門對技職教育作了相應的調整:(1)采取開放式職技教育體系,提供日夜間部、不同學制及校際選課,春秋兩季均可以入學,以及不限修業年限和休學限制,使學生能更靈活地完成學業。(2)臺灣的職前教育學生畢業即可直接升學或就業;在職培訓為公民個人隨時返校進修創造條件。(3)入學方案除原有的四技二專聯考外,學校推薦、申請入學、行業推薦甄試等入學方式形式多樣,甚至免試入學,考試不及格再退學。
圖1 臺灣技職教育體系
5 實行職業證照制度和多元文憑體系
臺灣的技職教育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建立起了“立交橋”式的技職教育體系。它包括學歷教育體系和培訓體系。學歷職教教育由高級職業學校(職高)、專科學校(二年制初級技術學院、三年制初級技術學院、五年制初級技術學院)、技術學院或科技大學(二年制的專升本、四年制本科、碩士班、博士班)組成,學生不管在任何一類職技學校就讀,都有暢通的進修通道,直至取得博士學位,如圖1所示。職技培訓體系由職業訓練與第二專長培訓、職業證照培訓、終身教育構成。職業訓練與第二專長培訓即臺灣勞委會職業訓練局在各地設置訓練中心或委托民間(學校)辦理職業訓練和專長培訓。職業證照培訓即推動各種職業資格考試和培訓,提升產業從業人員專業技能和素質。
在臺灣,作為增強公民實務技職教育的一項重要措施是實行職業證照制度。職業證照分為三級,即甲級、乙級、丙級。職業證照有利于技職院校學生的升學、就業或就業后的續薪、升遷。
為構建多元化的文憑體系,臺灣政府在落實職業證照的基礎上,修訂了《各級種種學校同等學歷的措施》,明確劃定持有職業證照的人士,具有若干年的職業閱歷之后,也可以取得相應的同等學歷資格,如甲級證照加三年職業閱歷即相當于技能學院、科技大學畢業,可以加入研究所(碩士、博士)的入學考試;乙級證照加四年職業閱歷即相當于??茖W校畢業,可以加入大學附設二技或技能學院、科技大學的入學考試;丙級證照加五年職業閱歷即相當于高級職業學校結業或普通高中畢業,可以加入普通大學的入學考試或技能學院、科技大學及??茖W校的入學考試。從而構建起了職業證照和多元化的文憑體系。此外,職業證照制度的落實,也有助于公民樹立起“學力比學歷更重要”的觀念。
6 校企聯合趨勢
技職院校培養的應用型人才與企業等用人單位的需求之間普遍存在著一定的落差,而解決這些落差的策略一般采用加強“產業和學校合作”的方式來解決,臺灣高等技職教育當然也不例外。
60多年來,臺灣地區的技職院校與企業之間共同創立了多種形式多樣的校企合作模式,如階梯式、輪調式、三明治式、實習式、推廣教育等。通常將這些合作模式歸納為六大類,即研究開發模式、頂崗實習模式、員工培訓模式、配合教學模式、合作經營模式和創新育成模式。
同時,臺灣產業界也普遍認定技職教育是產業發展的助推器,非常愿意與技職院校合作。為了促進校企合作,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后,臺灣科技大學、云林科技大學、臺北科技大學、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及屏東科技大學6所高校設立了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專門負責產學合作事宜。2006年臺灣教育行政部門出臺了《技職教育推動產學攜手合作實施計劃》,以促進職業高中與技職院校的校企合作?,F在,頂崗實習模式在臺灣的科技大學或技術學院已很難見到,取而代之的主要有職場參觀、委托開發、職場體驗、專案研究、師資交流等校企合作模式。
臺灣技職教育發展的趨勢,勢必也與區域經濟聯系緊密,臺灣技職教育的發展必須校企合作,建立技職教育伙伴關系。
7 受“少子化”沖擊,臺灣技職教育將面對裁并的趨勢
近年來,臺灣出現了嚴重的“少子化”問題。所謂“少子化”是指生育率下降,造成幼年人口逐漸減少的現象。少子化代表著未來人口可能逐漸變少,對于社會結構、經濟發展等各方面都會產生重大影響。
臺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據臺灣“立法院”預算中心提供的數據,臺灣2012年初中畢業生將跌破30萬人,此后每年約遞減1萬人,至2014年時便會延燒到高等院校;目前臺灣不少大學的新生注冊率逐漸下降,其中也包含部分知名公立大學。臺當局“教育部長”吳清基近日表示,受臺灣“少子化”沖擊,整并大學是必然趨勢,未來五年會裁并三分之一大專院校;臺當局“教育部”也會積極針對整并努力,對私校設退場機制,讓私校整并或退場。臺灣技職教育將面對裁并的趨勢。
臺當局教育部高教司司長何卓飛表示,等三讀通過后,會提出包括招生狀況、學校地緣位置、教學資源分配、教育發展指標等整并相關辦法。未來包括臺大和臺北教育大學,臺灣師范大學和臺灣科技大學,臺中教育大學和中興大學等多校整并案,在“大學修正案”通過后,都能在3年到5年內進行整并。
臺灣的技職教育根據其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情況,形成了其特有的特色,有許多現行的做法和成就值得我們學習,面臨新形勢出現的技職教育發展趨勢,值得我們反思和借鑒。
參考文獻
[1] 雷麗君.臺灣技職教育的發展與啟示[J].教育與職業,2010(34):96-98.
[2] 呂鑫祥.臺灣技職教育發展歷程的探析[J].機械職業教育,2010(9):3-4,18.
[3] 陳玟曄.當前臺灣技職教育發展中的問題與因應對策[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教通訊),2009(2):77-80.
[4] 周正.臺灣技職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及其啟示[J].職教論壇,2008(7):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