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美花
摘要: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現代教育技術開始應用于課堂教學。教學實踐證明,適當地選用電教媒體,可以使教學更加豐富多彩,效果更好。它能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突出訓練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有效地縮短學生的認知過程,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對提高課堂質量和教學效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現代教育技術課堂教學愉快教學電教媒體
素質教育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它的本質所在是: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充分調動,思維得到充分發展,潛力得到充分挖掘,個性得到充分展示,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這就是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出了“輕負擔、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的要求。實踐證明:只有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集文字、圖像、聲音于一體,文形聲并茂,變抽象為形象,變微觀為直觀,化靜為動,才能有效地促進語文教學目標的實施,才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和求知的興趣,使學生愉快地學習、思考,在愉快中鍛煉動腦動手能力,在愉快中教學生“會學”。下面我就如何運用電教媒體實施愉快教學談談認識。
一、運用電教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可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培養敏捷的思維力,豐富的想象力和堅韌的意志力。能否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愉快教學的標志。恰當運用電教媒體,不僅可以加大課堂密度,使抽象的知識具有具體形象性,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強化記憶;而且符合學生思維規律,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動機,提高認識積極性。同時還可以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優化課堂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能力。
例如:《日月潭》這篇課文,文章用優美的詞句向讀者展示了寶島臺灣日月潭的美麗,學生想象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如果播放課件,直接再現日月潭早晨、中午、傍晚、晴天、雨天的美麗風光,把學生帶入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很容易就明白要熱愛祖國,熱愛祖國大好河山。這樣一來,整個教學過程趣味盎然,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氛圍中獲得了知識。
二、利用電教媒體,創設審美情境
教學,其實是一種展示美的活動。教師應該努力發掘教學內容的審美價值,給學生以美的感染和體驗,創設一種使學生產生學習需求創造欲望的教學情境,形成一種師生情緒高漲、思維活躍、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并在這種氛圍中實現愉快教學。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只有依據教材,努力創設一定的情境,并把學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使學生與作者、教師產生情感共鳴,激發學習動機,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樣才能使學生學得更好。
《十里長街送總理》這篇課文,圍繞一個“送”字,按等靈車、望靈車、送靈車的順序組織材料,結構完整。通過對人們的外表、動作和當時的環境的描述,突出表達了人們對周總理的愛戴和深切懷念。場面莊嚴、肅穆,感情深沉。如何抓住特定環境讓學生入情入景引起感情的共鳴呢?教學時,先把介紹周總理生平的資料制成課件,讓學生親眼目睹周總理的風采,再出示這樣的畫面:周總理的遺像前擺滿了花圈,并播放哀樂,從而把學生帶入那種莊嚴、肅穆的氣氛中,接著,讓學生邊聽課文錄音,邊看錄像:夜幕中,長安街上哭泣的老人,青年和孩子。學生通過視聽,看到了人民哀悼周總理的悲痛場面,激起對周總理的敬仰之情。
三、通過電教媒體,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在語文教材中,“美”蘊含于每一篇課文之中,如《桂林山水》的山川景物美,《林海》的自然風光景色美,《第一場雪》雪景的美。《我的戰友邱少云》、《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獻身精神之美,《長城》的雄偉之美,《觀潮》的聲音美,《草原》寬廣遼闊之美,等等。因此,教師應該從作品的“美”入手,運用電教媒體,再現美的內容,塑造學生美的心靈。
教學《鳥的天堂》時,我設計了一組課件,不僅讓學生很容易地理解兩次到鳥的天堂是靜態和動態的描寫,而且讓學生感到鳥的天堂無與倫比的美:第一次是黃昏時分去鳥的天堂我就展示出靜靜的茂盛的大榕樹的圖片,讓學生感知,并說出大榕樹的形態和生長特點。第二次去鳥的天堂。我根據課文意思,在課件上設計了許多鳥的景象: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飛,有的叫,有的撲翅膀……畫面熱鬧非凡,栩栩如生。同學們看了,不禁發出感嘆:“這真是鳥的天堂啊!”“真是美極了!”“我想親自去看一看。”……由此可見,學生已從畫面上感受到了難以言表的美,受到了美的熏陶。
這樣,通過電教媒體對課文的直觀展示,學生耳聞目睹,猶如身臨其境,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四、巧用電教媒體,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創造是兒童自我發展的需要,是教學成功的標志。而人的創造力并非天生,可以通過一系列創造性活動來不斷培養和發展。愉快教學可以通過鼓勵有主見、有創見的方法,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創造力,使他們創造性地學習,創造性地活動,增長創造才干。
例如,教學《海底世界》時,讓學生齊讀“海里的動物,已經知道的大約有三萬種”,教師放錄像:海底動物活動的場面。問:“你還認識哪些海底動物?把它們畫出來。”這時,同學們都用彩色筆迅速在各自的玻璃片上勾畫起來。通過投影,他們看到了一幅幅色彩紛呈的海底世界。
總之,教學實踐證明,科學地運用電教媒體發揮聲像結合的優勢功能,可以把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直接形象,活化了教材,突破了教學難點。因此,如何發揮電教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功用,促進愉快教學的實施與發展,值得我們研究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