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輝
摘要: 作業批改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像一面鏡子,能夠很好地反映教學效果。數學作業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和鞏固對概念、公式、解題的理解及應用,同時也是老師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的有效途徑。在新課改后,要突破傳統的批改方式,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為目的,嘗試新的批閱方法,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工作。小學六年級是小學生邁向初中的過渡時期,數學教師要把握該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征,把它與教學過程有效結合起來,增強作業批改的藝術性,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 小學數學作業批改教學質量
新課改后,我們往往把目光落到怎樣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增強學習興趣上,而不關注批改作業的改革創新,基本上還是以“√”、“×”、分數、“A”、“B”等級判斷學生成績。這種批閱方法缺乏生機活力,實在太古板,不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相反還會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這就要求我們創新批改作業的方式方法。根據不同的學生,批上有針對性的批語,這樣不僅能加強師生間的溝通交流,增進師生感情,而且能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一、直接指出錯誤的地方,注意語氣方式
對學生因馬虎出現的審題、計算、分析等方面的簡單錯誤,我們切記不要用以往批評教育的口氣,給學生寫上“上課不認真,這么簡單都出錯,你真馬虎”,或者命令學生撕掉重做。這些做法會或多或少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特別是六年級的小學生,心理和生理都在向青春期發展,正是需要我們好好引導,而不是一味地打擊。這樣會嚴重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產生逆反心理,不愛學習。
例如,在第十一冊第一單元學習方程式求解的教學過程中,布置的一道課后練習題作業:
一個簡單一次方程式求解:1.9x+0.4x=9.2
有的學生的解題過程如下:解: 2.3x=9.2
x=0.4
我們可以看出學生的解答過程是對的,只是最后結果因粗心寫錯了。這時我們可以在作業上把答案做個標記,在旁邊寫上:“你再仔細計算下,看看這個結果正確嗎?”讓學生通過自我查找、對比,找出作業中的錯誤,加以改正。我們要通過批閱作業,對學生進行善意的提醒,比如寫上一句“你的計算順序對嗎?老師相信你。”對于“差生”作業,我們可以寫上:“這里再想想,不懂的地方可以問老師。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做對的。”等等。通過這些話語,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改正錯誤,還可以增進師生間的交流,讓學生喜歡上數學。
二、批改作業與開發學生學習潛能有效結合起來
我們批改作業,不僅要幫助學生發現解題的錯誤,更應注重給予學生適當的啟發,拓寬他們的思路,激發學生的自學潛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批閱的評語要有一定的啟發性、針對性。比如,在錯題旁標注:“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先后順序是怎樣的,它們的運算原則是怎樣的?要加強理解,才能熟練運用。”比如,在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學習中,學生掌握不清楚,我們可以寫上:“自己試著找一個長方體的盒子和正方體的盒子,觀察怎么算表面積的。”這樣鼓勵學生多動手去操作實踐,自己去學,去尋找答案,主動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從學會運用知識到會學習、掌握學習方法,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解答以下這道習題時,“小麗和小明同時從相距960米的兩地相對走來,小麗每分走58米,小明每分走62米,經過幾分兩人相遇?(用方程解答)”。
正確解答過程應是,先設小明和小麗共同走了x分鐘兩人相遇,根據說明建立方程等式如下:58x+62x=960
120x=960
x=8
有的學生對題意理解不明,建立起錯誤的等式,或者對方程式ax+bx=c,ax-bx=c理解不夠,把方程式列成62x-58x=960,得出的x=240。這從常理來看也不可能,960米的距離要走4個小時,不盡合理了。針對這樣的問題,老師可在旁邊批注“注意相對而行和同向而行的區別”,“建議好好理解一下ax+bx=c;ax-bx=c的區別”等直接指出重點,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去鞏固、理解,加深印象。
三、運用情感策略,重視對學生的鼓勵
(一)批語的鼓勵性和啟發性
批改藝術不在于糾正學生作業的正誤,而在于激勵、鼓舞學生學習興趣,激起他們對知識的渴求。數學老師在批改作業時,要多用真誠的話語進行贊揚和鼓勵,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愛。比如,有的學生解題思路不同一般,另辟蹊徑做了解答,老師可以在旁批注:“好!”,“真棒!”,“想法不錯”,等等。即使這寥寥數語,也可讓學生受到很大的鼓舞,增添學習的動力。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我們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捕捉他們進步的點點滴滴,以鼓勵的語氣要求他們進步,表達老師對他們的殷切期盼。
我們看到結果錯誤,但書寫工整,態度認真的作業時,可以批上:“作業書寫很工整美觀,老師看著很舒服。”“今天你有進步,這道難題做對了,真不錯!”等等。
對于作業做得實在太差的,我們也盡量以鼓勵、關切的語氣對他們做一定的提醒。如“作業本就像我們的臉面一樣,能工整地書寫嗎?”“仔細審題,細心點,你一定能行的。”通過這些質樸、真誠、親切的話語,將一個老師對學生的關愛和期許表達出來,幫助學生培養學習的創新意識和發散思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運用各種各樣的獎勵方法
批改作業要跟課堂教學密切結合起來,數學老師可以制定一些小的獎勵措施,對作業完成情況進行獎勵,營造課堂融洽的氛圍。比如,實行數學作業小紅旗或智慧星制度。老師可以制定相應的規則:1.按時完成作業;2.書寫工整;3.解題方法新穎、有創意;4.堅持改正錯題,等等,達到一個要求的獲得一顆星或一面小紅旗。每周或每個學習單元結束時,進行總結統計,對獲得最多數量星星或紅旗的學生,給予口頭表揚,或獎勵一支筆、一個本子等,盡可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贊揚,受到肯定。這樣,小小的獎勵可以讓學生領略到成功的喜悅,促進他們不斷努力學習。
四、結語
總之,批改作業是數學教學的延伸拓展。我們要致力于批改作業的藝術性,大膽進行創新嘗試,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為目的,增進師生間的交流溝通,使學生真正從教師批改作業的評語中獲益。
參考文獻:
[1]龔愛峰.改革作業批改方式,提高數學教學質量[J].考試周刊,2009,(6):34.
[2]申新榮.談對小學數學作業批改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2,(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