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細會
摘?要:教師和學生是學校教育活動中最基本的要素,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保證。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生一起分享感情與認識。
關鍵詞:新型師生關系背景意義雙向交流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10(a)-0200-01
1 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背景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普斯卡婭說過:”教育新人就是形成人與人之間的新關系,教育的本質就在于建立個人與集體和社會這種實際聯系和關系的體系,以保證個人的社會化.”從社會和教育學的角度來考察,教育的基本職能就是要構建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和諧環境中學習,愉快的氛圍中健康成長.如何構建新型師生關系,解決好老師與學生之間關系是最重要的兩方面。
教師和學生是學校教育和教學活動過程中的兩個主要角色,也是整個學校內部活動中的兩個基本構成要素,因此,師生關系的狀況如何,直接會影響到整個學校活動的秩序和基本目標的實現。
教師學生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的兩個角色,前者通常被視為指導者,后者為學習者.在教學活動中看來,學校的整個教育及教學過程體現了一種師生間的互動關系,在此過程中,一方面,教師通過知識的傳授,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與此同時,教師言談舉止也潛在地影響著每位學生的學習和行為變化.而另一方面,學生的反應也會對教師教學行為產生一定影響.學生通過提問和與教師進行交流可促使教師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而學生所取得的進步,也會使教師的自身價值得以充分的實現,相輔相成。
2如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2.1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教師的高素質是基礎
在師生關系中,教師往往處于主導方面,高素質的老師往往能與學生形成良好的關系,素質包括老師的文化素養,淵博的知識,教學水平,以身作則的品格等,都會在學生腦海中樹立高大的形象,贏得學生發自內心的喜歡與尊敬。
2.2加強雙向交流培養師生情感
信任是情感產生的基礎,而信任又是建立在真誠的基礎上的,真誠則是要靠思想道德情操和誠信維系。關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用真心之犁去耕耘學生的心田,必須遵循由點到面,由淺及深的規律。若忽視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則兩者間缺少平等相待、傾心交流的平臺。尤其在當代社會,消除師生間的代溝,增強交流,可以使學校教育更有說服力。師生間的雙向交流促使每個學生既獨具個性,又在社會關系中使個性社會化。
雙向交流是師生雙方心與心的相知、相融和相通的途徑。需要全面關心和了解學生性格特征,思想動態及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掌握學生的內心世界。在彼此理解的基礎上,才能產生一種心理上的共鳴。這樣,教師的引導才會得法,教育才會有效果。如有學生性格內向,表達能力欠佳,或不善言辭。這時,教師不能輕易下結論,而要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其不善言辭的原因,讓學生明白,因此流利的表達能力是教師必備的基本功。
2.3 建立多種渠道增進師生友誼
師生之間的友誼,并非是一般意義上的朋友關系,而是建立在具有共同目標、共同價值觀基礎上的真誠關系。教師關愛學生,教育引導學生切忌只關注個別學生,片面強調扭轉某一方面的缺點、弱點,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毛病,學生就是一棵幼苗,使其健康生長,則需要老師不斷給予水分和養分。同樣,學生的進步成長,要靠教師有計劃、有步驟地授予德、智、體、的知識。教師更應該拓寬眼界,建立多種渠道增進師生友誼,開啟他們的思維匣門,使學生看問題看得遠一點,深一點,分析問題全面一點;給學生以智慧,啟發他們的求知欲,學習思索探究、旁征博引、持之以恒的學習方法;給學生以毅力,塑造他們的意志品質,學習遇事冷靜,知難而進、不畏困難、勇于進取的處事做人的工作方法,使他們在成長期不斷地得到鍛煉。
用心構筑新型的師生關系,是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對廣大教師提出的新要求,理應成為我們教師的共識和追求的目標,從而為國家培養出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備的人才。
2.4與時俱進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
在信息社會里,教師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被看作是某種知識的唯一擁有者,他只需傳授這一知識即可。如果教師不加把勁,努力追趕社會和科技的發展,很快他們會完全喪失在學生面前的優越感和權威形象,難以勝任教師角色的要求。為此,教師要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及時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以便把最先進的科學發展和研究成果介紹給學生。以計算機網絡為例,如果一位教師從未接觸過互聯網,對網上信息一無所知,那他怎么能有效地指導學生對網上信息加以選擇、分析和評判呢?如何獲得所需要的知識?因此,老師需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不法,掌握計算機相關方面的知識,才能更好的指導學生獲取所需要的知識。
另一方面,教師要和學生建立一種平等的關系。因為學生的信息可能比教師多,教師可以從學生那里學習很多東西。教師和學生之間更像一種伙伴關系,通過對話“互通有無”,共同進步。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們在讀什么、聽什么、想什么。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真正平等地和學生展開對話,達成相互理解。
3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作用
3.1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活潑開朗,信心十足
在一個師生關系和諧的班級,我們不難發現,學生無論在學習或參加各種活動中,學生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參與,大膽地質疑問難,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勇于表現自我。學生不擔心自己說不好或做不好而遭到訓斥、歧視,他們覺得老師對每個同學都是那樣親切和藹,同學之間又是那樣平等,要是它們心理有什么疙瘩,他們都會向老師傾訴,在老師那里得到解決,這些學生特別活潑開朗,信心十足,沒有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在師生關系這樣和諧的班級中,使得學生各方面健康的心理得以培養和發展。
3.2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使學生團結向上,增強班級凝聚力
師生情感融洽的班級,教師在學生中都有較高的威信。“親其師而信其道”,學生信賴老師,崇敬老師,老師說的樂意聽,老師要求做的樂意做,學生的尊敬和信任能使老師更好地團結學生同心協力為達到班級目標而奮斗,班中就會形成團結友愛、互相理解、尊重、奮發向上、集體榮譽感強的良好風氣。無論老師在與不在場,都能自覺遵守紀律,認真學習和完成各項任務。
3.3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促使學生認識和改正缺點和錯誤
老師的職責是組織、教育、管理班級,促進學生在德、智、體得到全面發展。善于建立和諧關系的老師,對學生有寬闊的胸懷,能容忍學生反復的缺點和錯誤,有足夠的熱心、耐心和關心,善于鼓勵學生,嚴格要求中不乏滿腔的愛心,讓學生受到教師教育中的關懷,使學生受到感化,不得不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