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鄉 武子雨 由寶劍
【摘 要】 公立醫院需要建立科學有效的全面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用以評價預算的執行情況和效果,確保預算循環的順利實現。文章分析醫院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現存的問題,提出設計指標體系的原則,并基于平衡計分卡思想設計綜合性的醫院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以期為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有效實施提供幫助。
【關鍵詞】 醫院; 全面預算管理; 績效; 指標
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是預算考評的核心,行之有效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是實現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有力保障。醫院應當從完整、規范的角度出發,設計合理的全面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從而確保考評結果的準確度和有效性。
一、醫院全面預算管理與預算績效評價概述
(一)醫院全面預算管理主要內容
2010年頒布的《醫院財務制度》明確指出:“醫院要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建立健全預算管理制度,包括預算編制、審批、執行、調整、決算、分析和考核等制度。”
所謂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是指醫院根據長短期目標,利用數字化、系統化的預算對醫院內部各部門、各單位的全部財務性及非財務性資源進行分配、控制、考核的過程。醫院可以根據需要設置財務預算、資本預算、籌資預算和業務預算,其中財務預算包括預計資產負債表、預計收支總表、現金流量預算等;業務預算包括醫療業務量預算、醫療收入預算、醫療費用預算、管理費用預算等。
(二)醫院全面預算管理與預算績效評價存在的問題
在一個完整的預算循環過程中,通常包括預算編制、審批、執行、調整、決算、分析和考評等過程。其中預算考評,即全面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是對預算過程以及預算結果的評價與考核,是對預算工作的肯定,是全面預算管理循環的參照,同時也是各級責任人和員工的獎懲依據。醫院在進行預算績效評價時不僅要與本期預算目標進行比較,還應該與上期預算實現情況進行比較,以確保全面預算管理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全面預算管理績效評價處于全面預算管理循環的末端,但也是下一循環的開始,考評結果的好壞,直接影響預算的有效執行,甚至是醫院的發展。
公立醫院屬于事業單位范疇,長期以來缺乏風險意識,獎懲標準不明確。從新醫改到新財務制度的頒布,盡管在一些醫院進行了試點改革,但大多數公立醫院僅僅停留在科室成本核算的層面上,沒有實行全面預算管理,更缺乏完整的預算績效評價體系,這一現狀使得醫院預算的執行情況不能有效反饋,執行結果不能應用于獎懲。
另外,有的醫院即便是開展了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預算績效評價體系設置得也較為簡單,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指標體系片面性與不合理性。即許多醫院在考評指標設計時只重視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數、病床使用率等業務收支狀況指標,涉及經濟效益等短期的年度經營目標,并沒有考慮中長期戰略預算指標。
二是指標體系缺乏全面性與系統性。一般而言,現行醫院考評指標體系不能完全涵蓋所有的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不能做到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的有效結合。
(三)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原則與新醫改要求
為確保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執行效果,醫院應當由專職部門制定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和考評辦法,通過設計合理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對醫院整體的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公正客觀的綜合考評。其內容主要包括預算目標的實現情況、成本控制目標的實現情況、資金控制目標的實現情況、資金的使用效率以及業務工作效率、滿意度等等。
一是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要以預算為基礎,這也是預算管理的硬約束。沒有以預算為基礎的考評沒有控制力,是只重形式、不重內容。以預算為基礎,就是采用科學的指標體系,以當期預算為基礎對業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
二是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在設計時應當從全局出發,以內部層面考核指標為主,適當結合外部層面考核指標;以財務性指標為主,結合非財務性指標;以定量指標為主,結合定性指標;同時在考核絕對指標時,以相對指標作為輔助。
三是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應當從時間維度與空間維度進行設計,便于績效考核部門進行季度、年度考核,及時發現問題,使滾動預算切實可行;對總預算、職能歸口預算、科室部門預算從不同角度同時進行考核。公立醫院,由于其是由政府開設、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醫院,具有非營利性、市場性、綜合性、復雜性等特點,這些特點體現在醫院管理、預算管理、業務管理等諸多方面。正是由于公立醫院的這些特點,在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的時候,必須設計行之有效的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四是現行醫院財務制度對醫院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醫院要加強預算執行結果的分析和考核”,意味著醫院要樹立嚴格進行預算考評的新觀念、新思想,靈活運用各種手段方法,有效衡量醫院的經營成果、實現醫院管理目標,使預算成為醫院業務落實的有效工具。
五是“將預算執行結果、成本控制目標實現情況和業務工作效率等一并作為內部業務綜合考核的重要內容”。醫院在進行預算考評時,不能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成績,而應當兼顧預算整體結果的提高、成本控制的成效與業務效率的提高。“逐步建立與年終評比、內部收入分配掛鉤機制”。醫院的預算考評是醫院整體績效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為整體績效考核提供依據,與年終評比掛鉤,與內部收入分配制度相結合。
二、醫院全面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
(一)從宏觀角度設計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在設計醫院全面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之前,要強調兩個前提:第一,立足于以成本為起點的全面預算管理模式,以明確績效考核的側重點;第二,立足于大型綜合公立醫院,設計較為綜合的指標體系,為各類醫院的預算考評提供參考依據。
1.從時間維度上設計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醫院應當從季度、年度兩個時間維度上考核全面預算的執行情況,之所以不選月度作為考核時間間隔,主要是由于時間間隔太短,不能準確考核預算情況、不利于做出正確的判斷(表1)。
2.從空間維度上設計評價指標體系:由于開展業務的復雜性,以及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劃分,醫院在設計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時應當分為醫院、醫療醫技科室、行政輔助職能科室三類指標,表2列示不同責任中心指標偏好。
(二)從微觀角度設計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將平衡計分卡(BSC)思想以及關鍵績效指標(KPI)運用到醫院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中,能夠有效地結合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兼顧內部業務流程的合理性,使指標能符合醫院的戰略目標,更好地反映醫院的綜合價值。
1.醫院(投資中心)預算績效評價指標(表3)
2.醫療醫技科室(收入中心)預算績效評價指標(表4)
3.行政輔助職能科室(成本費用中心)預算績效評價指標(表5)
(三)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計算方法
在實際考評時,要按照對戰略目標實現的影響程度進行二次劃分,首先將指標劃分為基本指標、輔助指標、修正指標和否決指標等類別;其次,在每一類指標中再區分核心指標和其他指標。根據重要性原則對指標進行權重劃分,原則為基本指標權重>輔助指標權重,核心指標權重>其他指標權重。下面以醫院(投資中心)預算績效評價指標表為例進行說明,成本費用中心與收入中心的指標參照此方法進行設計(表6)。
計算說明:(1)基本指標綜合分值=∑[(實際值/預算值)*指標權重]*類別權重*100%;(2)輔助指標綜合分值=∑[(實際值/預算值)*指標權重]*類別權重*100%;(3)兩項指標綜合分值=(1)+(2);(4)修正系數=∑(修正指標分值*指標權重)/100;(5)修正后綜合分值=(3)*(4);(6)否決指標分值=0或1;(7)綜合考核分值=(5)*(6)。
(四)考評結果度量標準
醫院預算管理委員會及考評小組應當設置合理的等級對考評結果進行度量,一般來說,考評結果度量標準可以分為優秀、良好、合格、較差、差評(表7)。
【參考文獻】
[1] 財政部.關于印發《醫院財務制度》的通知(財社[2010]306號) [S].2010.
[2] 朱倩,劉明華.新醫院財務制度下全面預算管理的難點與對策[J].會計之友,2011(10):71—72.
[3] 吳昌秀.企業全面預算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4] 喬愛華,劉愛汝,由寶劍.公立醫院經濟活動分析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和應用[J].衛生經濟研究,2009(1):41—45.
[5] 由寶劍.論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優化與創新[J].醫療衛生裝備,2008,29(7):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