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摘要: 有效教學是在符合時代和個體積極價值建構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時空內不低于平均水準的教學。實現有效教學才能更好地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在高中進行有效的化學教學,首先要分析和定位新教材,明確教學目標;其次,要注重課堂教學的深度和廣度;最后,要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關鍵詞: 有效教學新課程改革高中化學
一
有效教學就是指在符合時代和個體積極價值建構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時空內不低于平均水準的教學。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學習對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很有幫助。有效教學的理念,關注學生需求是重要核心,而關注的心理基礎則是尊重,尊重是人文、平等的具體體現,是社會交往中的素質要求,是誠信、關愛、協作等品質的形成基礎。
新課程改革的背景是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教師要順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的全面發展,面向學生的終生發展。在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上要有知識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發展為本。擯棄重結果、輕過程;重知識、輕方法的傳統觀念,從化學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入手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發揮化學學科的獨特優勢,使每一個學生在知識的掌握、實踐能力、道德觀念、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可持續發展等得到全面的提升。做一個化學學習的引導者、參與者、實踐者和同行者,真正地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過去在教學方式上考慮過多的是教師如何教,現在教師應重點考慮研究學生如何學,就是要淡化教師的主體性,注重教學方式的靈活性,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當務之急。解決幾個轉變:即由接受性向探究式轉變;由講解式向討論式轉變;由個體學習向合作學習轉變;由被動學習向自主學習轉變;由“齊步走”、“一刀切”向個性化發展。從化學學科的特點充分發揮化學實驗的功能,努力提高駕馭現代化學教學輔助手段的能力。充分了解學生的智力水平、個性特征及學習風格,研究學生知識基礎和心理發展水平;研究教學設計、研究教育教學資源的利用等問題,改善化學教學策略,真正實現自主化學習、愉快學習。
二
那么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怎樣才能進行有效的教學呢?
首先,分析和定位新教材,明確教學目標。新教材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老教材注重的是知識的系統性,新教材注重與學生生活環境聯系,編寫上體現化學學科的社會性。基本滿足學生素質發展的要求,更體現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動手實踐,如動手做一做、實驗與觀察、探究活動、實踐活動、實驗與設計,將老教材中教師進行演示實驗、學生只是旁觀者的狀況改變為學生設計實驗、完成實驗。增設較多探究學習內容,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給學生較大學習空間和發展空間,更能體現新課程的先進理念。新舊教材在內容的編排上有較大的差異,新舊課程在教學的要求上也有著較大的差異,這種差異直接影響著教師進行教學目標的設計,要對新舊教材進行比較,結合學校、學生實際,制定章節教學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突出重點難點,據此建立每節課課后練習題庫(包括基礎題和拓展題),使課后練習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新教材注重試驗探究及化學與人文精神的結合。在實施教材內容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化學實驗的基礎上推導、論證相關的化學概念和化學原理,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習慣,在探究的過程中學會交流與合作。通過具體事例認識化學與社會文明進程的聯系。在教學上注重科學、技術、社會三者的結合。
其次,要注重課堂教學的深度和廣度。新課程針對不同的學生將教學內容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大類。學生進行模塊學習。新的化學教材中,同一個知識點能夠在不同的模塊中出現,但要求卻不盡相同。新課程有很大的選擇性,應針對不同高考傾向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一堂課知識點過多、過難,都不利于學生接受,教學目的難以真正落到實處;反之,容量過小,過于容易,學生動機水平不高,完成了也沒有成就感,也易傷害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教學要依據學生的已有知識閱歷,可接受水平,合理地布置好課堂內容,讓學生“跳起來摘到果子”。在具體教學進程中,課堂教學的內容適當多一點,教學節拍適當快一點,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他們集中精力在學習過程中處于一定的緊張狀態,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
最后,要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課堂教學中學生積極參與是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的關鍵。聯系生產、生活實踐,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靈活地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把學生吸引到教學活動中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經過實驗、觀察、調查、資料搜集、閱讀、討論、爭辯等多種方式,把學生引入課堂,使學生不僅取得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經過學習獲得進一步學習、研討的方法,培育學生良好的情感和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樂學會學。
新課程的要求就是要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學就是指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以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活動。它要求教師要擁有有效的教學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有效地學習。教師的教學活動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更強調高中化學的學習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發展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過程。
參考文獻:
[1]崔允漷.有效教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成和群.評價學中的理論分析.中國期刊網,2004.
[3]斯特弗著.高文等譯.教育中的建構主義.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