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雅坤
摘要: 班級是學校的基本組織單位,是學校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個優秀的班集體,能熏陶每一個學生,促使集體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健康全面地成長。因此,輔導員應該從思想、學習、活動、制度四方面出發,把建設優秀的班集體提到最重要的地位上來。
關鍵詞: 高校輔導員優秀班集體四個方面
輔導員如何建設一個優秀的班集體?這是很多輔導員一直以來重視的問題。輔導員工作的最終目的是建設一個優秀的集體,創造一個良好的班風和學風、蓬勃向上的人際環境和學習環境,輔導員作為班級的領導者、教育者和服務者,應該從以下四方面建設一個優秀的班集體。
一、思想篇——以德為先,突出理念
輔導員應將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促進學生端正思想,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利用班級團支部,組織開展黨史知識的主題班會,寢室與寢室之間的黨史知識競賽,積極向學生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并大力鼓勵學生遞交入黨申請書,推薦優秀的入黨積極分子參與學院黨校培訓。此外,組織學生在課外讀報、收看新聞聯播,讓學生們了解國家大事,熱心關注時事政治,培養為國家奉獻終身的高尚情操。還要更貼近學生實際進行思想教育,組織學生開展以紅色經典為主題的寢室文化設計大賽,讓各寢室精心策劃,通過在寢室布置上張貼革命烈士的畫像、紅色名言警句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們置身于紅色傳統文化的精神中陶冶情操,凈化心靈。還可以開展紅色詩歌朗誦比賽,從而使他們在思想上擰成一股繩,產生強烈的集體主義意識,良好的班集體雛形已經基本形成。
二、學習篇——以基為主,突出專業
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學習永遠要排第一位。建設學風,在班級學風建設方面輔導員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嚴格考勤。輔導員應經常到教室清點學生人數,隨時抽查課堂紀律,對違紀學生進行及時教育,每月一次主題班會內講評,表彰好的學生,批評不良現象。
2.召開座談會。根據學生學習的不同情況,輔導員分別召開座談會,介紹學習經驗、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們的學習。要求學習好的同學和成績較差的同學結對,以優帶差、優差并進的措施來提高班級整體的學習水平。
3.加強與同任課老師的聯系,經常就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風氣等問題交流情況,及時處理課堂紀律出現的問題。
4.與學生父母保持聯系。對掛科兩門以上的學生,第一時間寫通知書寄送,并打電話通知家長。與家長共同督促孩子提前努力復習,以順利通過補考。
5.針對個別學習散漫、學習目標不明確,處于迷茫中的學生,引導他們積極參與職業生涯教育與自主創業培訓課,讓他們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并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6.舉辦一些形式多樣的專業教育系列活動,如邀請專業老師作專業主題教育講座、學長的學習經驗交流會、自我成長的主題班會和就業交流會等。通過這些來激勵學生專業學習的發展潛能,并采用目標激勵的方法,給學生定位,幫助他們尋求高效的學習方法,逐漸將學生的心鎖定在專業的學習上。
三、活動篇——為樂為標,突出趣味
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是形成優秀班集體的有效媒介。活動有利于融洽班級氛圍,能夠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從而培養“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的集體主義思想。所以適當地組織一些活動是很有必要的,輔導員可以開展一系列的活動。
1.集體外出大活動。如燒烤、農家樂、去韶山、世界之窗等,輔導員可一個學期舉辦一次,時間定在開學后一個月到兩個月之間。
2.體育活動。如班級籃球賽,羽毛球賽,跳繩比賽等,一學期可舉辦多次,時間不定,但定在期末復習之前舉行完,不影響學習。
3.生活小活動。如聚餐,一個學期1—2次,并可開展端午節、中秋節、元旦節等班級聯歡會,讓每個同學都感受到家的溫暖。
4.主題班會。展開主題班會有以下三個原則:一是結合實際,根據需要;二是采取多種形式、靈活多樣;三是豐富內容,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輔導員可每個月開展兩次主題班會,如新生入學適應教育、安全教育、誠信教育、清潔環境、征兵入伍、心理健康教育等。
5.團日活動。團日活動能夠豐富團員的文化生活,提升團員的綜合素質,使班級團組織更具有創造力和生命力。輔導員可每個學期根據學院的要求開展以學雷鋒、感恩教育、讀書月等為主題有教育意義的團日活動。
四、制度篇——以紀為綱,突出效率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必須有班規,班規必須在班級建設的前期就落實。一個良好的班規能規范學生的行為,且能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1.班規建立。輔導員要指出優秀的班集體具備的要素,并一一羅列,公之于眾,請他們共同為班級未來的發展制定共同的班級目標和條約。在征討班上同學意見后,再通過討論得出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人人都滿意并接受的班規。制定的班規要求細、少、精,且要有很強的操作性和指導性。
2.班規落實。僅建立班規還遠遠不夠,重在落實,輔導員應從兩個方面處理這個問題。首先班規建立時,條約不要死板與僵化,要根據班級出現的問題適當可做一些修改;其次以寢室為單位落實班規,充分發揮寢室長的優勢。
3.班委會明確分工。班委會成立后,輔導員要求班委會明確自己的職責。班長的責任是收集每周班委會的內容和班里同學的建議。學習委員的職責是記錄每次班級的日常工作會議和主題班會都要做詳細的記錄。考勤副班長負責記載對遲到、曠課、班會和參加學院組織活動的缺勤的情況。組織委員組織與發動班級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參加班級、校、院級組織的活動,并隨時關注活動的積極分子,在期末時給他們加相應的德育學分。
總之,大學優秀班集體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輔導員應不斷創新工作理念和改進工作方法,注重加強自我素質和能力,以適應時代發展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積極探索優秀班集體建設的模式,運用科學的管理藝術,把班級培養成一支具有高凝聚力、合作力和創造力的優秀團隊。
參考文獻:
[1]張小麗.高校優秀班集體建設的幾點思考[J].西北醫學教育,2009,(3):34-37.
[2]程海東.大學優秀班集體建設初探[J].教育探索,2010,(2):15-18.
[3]徐晶,黃鷹航.高校優秀班集體創建模式初探[J].大家,2010,(9):25-27.
[4]鄧婷婷.試論高校優秀班集體的創建[J].中國地質教育,2004,(2):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