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科宇 李小華
【摘要】預算管理是高校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校內部工作的核心環節。本文從醫科類高校財務預算管理的內容和特點入手,分析了此類高校預算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并對如何加強醫科類高校財務預算管理展開對策思考,以期促進醫科類高校財務預算管理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醫科類高校預算管理現狀對策
醫科類高校預算是醫科類高校對財務資源進行分配、調控和監管,以便有效協調辦學活動,確保人才培養和教學目標順利達成。預算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學校財務狀況和發展的能力。醫科類高校在編制預算時應充分考慮到學校醫學性質的特點,全方位調動高校內部各部門的財經積極性,有效整合各方資源,提高預算的準確度,實現學校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促進學校高速、穩健地發展。
一、醫科類高校預算管理特點
(一)醫科類高校作為非營利性的預算主體,編制預算必須按照“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基本原則
不允許出現赤字預算,撥款不足的情況必須通過自籌資金予以彌補。財務核算采用收付實現制,經營性收支業務核算采用權責發生制。
(二)醫科類高校收入渠道多,資金量大
資金收入除了與其他普通高校一樣包括財政撥款、學費收入、計劃外各層次辦學收入、科研收入、校辦產業收入等外,此外還包括附屬醫療機構上繳收入、醫療科研機構對外開展的有償服務收入等。預算管理重點要加強資金調度控制、避免資金使用出現分散性和無計劃性。
(三)醫科類高校應將單位的各項收入和支出全部納入預算管理
由于醫科類高校一般擁有臨床醫院等附屬醫療、科研機構,若附屬機構屬于非獨立核算經營主體,則其各項收支也必須納入高校預算系統統一管理。
(四)醫科類高校預算嚴格實行各級各類預算分類管理
醫科類高校除學校本級預算外,還包括附屬醫院、醫療科研機構、后勤產業集團等部門預算,具有預算層級多,執行會計制度不同,管理協調難度大的特點。建立預算資金和財務收支狀況的分類預算管理體系,對本級預算和附屬醫療機構等預算具有有效約束性。預算安排需要能夠充分反映各項資金活動和財務收支狀況,明確各級預算單位經濟責任。
(五)醫科類高校培養對象具有特殊性
醫學類學生需要大量進行臨床訓練和實驗,在教學和實驗中,實驗動物、試劑材料消耗大,醫療研究設備購置多且更新換代快,后期學生實習、見習期長,費用高,學生人均培養經費投入高出一般院校。在預算編制經費時,醫科類高校對教學、科研和實習等經費有所偏重,普遍高于一般院校定額標準。
二、醫科類高校預算管理中存在問題
(一)預算編制問題
目前,醫科類高校預算編制問題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預算編制方法不科學。由于醫科類高校普遍擁有附屬醫療機構、后勤產業集團等部門,其所執行的財務制度和會計核算方法與高校本部有所不同。在預算編制時沒有充分考慮到資金來源及安排的復雜性,容易導致預算編制欠缺科學性。二是預算編制收支安排不準確。在編制預算時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學論證,對附屬醫療機構的具體收入、支出數字模糊不準確。預算編制應當囊括高校全部收支,包括二級預算部門。但許多醫科類院校由于附屬醫療單位較多,導致這些二級法人單位通過多渠道創收的收入和相應的支出往往沒有全部納入到學校綜合預算中,資金體外循環現象大量存在,脫離了高校預算的監督管理。
(二)缺乏對預算執行考核問效
很多高校在財務預算下達之后,未能對預算的執行過程實行及時有效的跟蹤、監控以及績效考核,不利于預算的控制和執行,各部門經費有沒有花在刀刃上。二級學院或者附屬醫療單位負責人,自我為主安排資金,使部門預算執行偏離計劃的軌道,導致預算執行有章不循,使部門預算成為擺設。這種只重視結果不重視過程的預算管理缺乏合理的預算考評制度。高校的財務預算明顯出現執行“弱化”的現象,年初爭預算、年中加預算、年末超預算的現象經常發生,追加預算頻繁出現,執行過程中隨意調整,嚴重影響了財務預算執行的有效性。
(三)預算調控不到位
部分醫科類高校由于附屬醫療單位及合作醫療辦學情況較多,導致預算管理難,預算彈性大,預算經費指標的挪用及超支情況嚴重,缺乏系統的預算調配,預算結果與預算編制大相徑庭。甚至有些部門因為年底預算經費有結余,為保證下一個預算期的預算指標不被學校削減而故意浪費。許多醫科類高校在預算管理方面只注重預算的編制和執行,對預算下達后的執行情況和進度缺乏調控,使預算運行效果大打折扣。
(四)財務人員素質亟待提高
從目前財務管理的現狀來看,由于醫科類高校多重視臨床教學、醫療實驗研究和對附屬醫院的運營,甚至有的醫科高校領導認為財務部門的工作僅僅是報賬而已,不重視財務人員業務素質培訓,對人員隊伍的配置和教育相對弱化,導致醫科類高校財務從業人員整體素質相對較低。在預算管理中,高校作為一級預算主體,其預算編制均由學校財務部門單獨完成,財務從業人員的整理素質不高,對預算編制客體的了解知之甚少,與預算編制客體之間缺乏溝通、了解,使預算編制的真實性、合理性大打折扣。
三、醫科類高校財務預算管理對策思考
(一)提高預算編制方法科學性
醫科類高校在實際編制預算中,必須根據自身特點提高預算安排的科學性。一方面要認識到高校與附屬醫療科研機構、后勤產業集團等多種財務制度及會計核算方法并存的局面,做好科學、合理的財經銜接工作;此外,還要對高校各部門的收入支出情況進行準確、全面掌握,將二級法人單位通過多渠道創收的收入和相應的支出全部納入到學校綜合預算中,逐項審議預算期內各項費用的內容及其開支標準是否合理,在綜合平衡的基礎上編制預算,進而大大提高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和可執行性。
(二)加強預算考核問效
醫科類高校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年度預算執行考核問效制度,制定出合理、科學的預算考核量化指標。考核最主要的目的還在于對預算執行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分析當年預算收支完成情況,分析預算數與執行結果產生差異的原因,總結在預算執行過程中的管理經驗和問題,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和措施。政府層面建立部門預算績效評估機制,為高校預算經費績效評估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醫科類高校內部要建立和完善預算評價問效機制,對預算的執行全過程進行監督考核,同時也要對執行的結果進行綜合評價,這樣才能保證預算執行效果,促進高校預算管理水平的提高,為下一年度的預算編制打下良好基礎。
(三)建立預算調控激勵機制
醫科類高校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對各二級學院和附屬醫院的考核,制定相應的調控獎懲措施。對積極增收節支、將各項收入納入學校預算管理、預算執行情況良好的學院及附屬單位,在考核中加分并給予一定的獎勵。對隱瞞收入、虛增支出等違背預算管理規定或預算執行情況差的二級學院和附屬單位給予處分,如警告批評、取消評優資格、在下年度部門預算指標中削減額度等。通過獎懲與調控的結合,維護預算執行的嚴肅性和有效性,充分調動高校內各方面預算管理的積極性,更好地做好全面預算管理工作。
(四)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
財務預算管理涉及面廣、環節多,技術難度要求比較高,財務預算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對預算管理知識的理解程度以及財經軟件應用能力等對于預算管理的效果至關重要。要全面加強醫科類高校財務隊伍建設,鼓勵預算管理人員積極參與業務培訓和會計繼續教育,掌握現代化財經管理方法,進一步增強組織能力、應變能力、協調能力和分析能力,不斷提高高校預算管理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于春梅.關于對大學附屬醫院預算管理的研究[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1,(16).
[2]徐丹丹.高校預算管理探析[J].黑龍江對外貿易,2010,(4).
[3]于輝.普通高校預算管理研究[D].青島,山東科技大學,2008.
課題編號:11SB169
作者簡介:陳科宇,碩士,助理會計師,研究財務管理;李小華,碩士,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