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春
中小企業融資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現行金融體系的主體架構并非針對中小企業而設計,很多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評估和成本收益模式不適應中小企業的特點,僅僅依靠現有金融體系內的大中型商業銀行來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的確存在很多局限性。
小貸公司、擔保公司作為金融業的有效補充應運而生,為發展三農經濟,改善農村金融服務,緩解中小企業貸款難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業務特點,轄區內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總體運行平穩,貸款業務發展迅速,各方面指標良好。
一、基本情況
截止2012年8月末,東川區共有小貸公司3家,擔保公司4家。具體情況如下:
昆明市東川區玉泰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于2009年11月22日正式開業,成立時的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最大股東為昆明玉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30%,員工13人;2010年7月,根據市場需求及小貸公司的自身經營發展需要,東川區玉泰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將注冊資本增至4000萬元,股東8名,其中:法人股東2名,自然人股東6人。最大股東仍為昆明玉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出資額1200萬元,持股比例為30%。
昆明市東川區環宇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于2011年5月10日正式開業,注冊資本1000萬元,股東9名,其中:法人股東1名,自然股東8人,最大股東為昆明市東川環宇房地產有限公司,出資金額300萬元,持股比例為30%,員工10人。
昆明市東川區瑞成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于2012年6月28日正式開業,注冊資本3000萬元,最大股東出資金額900萬元,持股比例為30%。
昆明市裕鑫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昆明乾貫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均為5000萬元、昆明市東川區裕民融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13000萬元、昆明融流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注冊資本3000萬元,其中鑫融資擔、裕民融資公司屬于政府財政出資的國有獨資公司,乾貫融資、融流融資公司屬于自然人出資的有限責任公司。
二、業務發展情況
小貸公司貸款對象主要是轄區工礦小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村種植養殖戶,主要采用信用貸款與抵押貸款的方式,截止2012年6月末,小貸公司貸款余額5244萬元,其中保證貸款占比為80%;最高利率26.24%,最低利率6.10%;貸款主要以一年期為主,貸款利率是人行基準利率的1~4倍,在規定范圍內。貸款回收較好,無不良貸款,都未向銀行業金融機構融入資金。
6月底,4家融資擔保公司擔保金額22700萬元,無擔保違約情況。鑫融資擔、裕民融資公司是由當地的財政局牽頭組織的政策性擔保公司,其擔保項目多是當地的基礎建設,對當地的中小企業貸款相對較少。主要以支持提高當地的經濟總量起重要影響的項目建設,拉動當地經濟建設,增加當地的稅收為主要目標,出現風險由當地財政局分擔。
乾貫融資、融流融資公司屬于商業性擔保公司,按照國家的規定,擔保額度可以放大5~10倍,擔保公司的利潤主要來源于向需要從銀行貸款的企業提供擔保,收取擔保費。
三、存在問題及建議
(一)監管職責模糊,制度建設滯后
根據《云南省小額貸款公司管理辦法》規定,人行、銀
監、金融辦均負有管理職責,但對管理職責權限范圍、如何管理、管理到何種承擔缺少全面詳盡的規范性制度。
擔保公司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擔保業在我國至今沒有形成統一的監管體系,什么樣的公司可以進入擔保行業、哪一個部門對擔保行業的業務規范進行指導和管理,現在都還是空白,擔保體系自身也被諸多難點所困擾,信用擔保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滯后,擔保機構規模小、缺乏風險分散與補償機制,擔保機構內部業務操作程序不完善,風險管控制度不健全,再加上與之相對應的中小企業信用制度沒有建立起來。對于此,應加強對應的法律法規建設,建立多方聯動的協同監管機制。
(二)風險控制相對難
由于小貸公司、擔保公司尚未加入人行征信系統,加大
了風險控制的難度。根據《小貸公司管理辦法》,人民銀行要將具備條件的小貸公司納入征信系統,但未明確所需條件,因此,應當建立完善操作性強的實施細則。同時,由于監管不到位或缺失,究竟有多少擔保公司真正從事的是擔保業務,小貸公司是不是完全在從事小額貸款業務,不得而知,潛在風險不言而喻。
(三)小貸公司同樣存在融資難
按照規定,小貸公司在銀行融資額度的比例為注冊資本金的0.5倍。根據調查,少數小貸公司有向銀行融資的意向,但因其特殊的資金用途,融資難度較大,形成小額貸款公司資金短缺的根本原因是其沒有真正進入金融市由于場,不具備進入拆借市場、票據市場的資格。為了解決小額貸款公司融資難的問題,特別是規模小的小額貸款公司,除積極推進股東增資擴股以外,應該鼓勵金融機構在規避風險的情況下盡可能的為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提供便利,以緩解小額貸款公司對資金的迫切需求。
(四)擔保公司自身的發展直接影響到企業融資難
據有關資料反映,企業通過擔保公司擔保,其貸款利率是其通過直接向銀行貸款的1.5~1.75倍,承重的擔保費、保證金等費用開支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負擔。同時,由于擔保公司信用評級等制度有待規范化和標準化,導致許多當地企業無法從當地擔保公司獲得擔保,只能舍近求遠,更加劇了企業融資成本。實踐中,如果一家中小企業到銀行貸款,銀行說只要擔保公司肯擔保,就放貸。但是擔保公司所擔保的企業出現風險,100%全部轉嫁給擔保公司,銀行幾乎是無風險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