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一萌

吳新竹是位有過留學經驗的時尚白領,平時她最關注的是一個名為“英國購物站”的微博,這個微博每天都會發布很多打折信息。除此之外,“英國購物站”、“北美省錢快報”、“海淘Amazon”等微博也在她的關注范圍,因為這些微博“除了最快更新打折信息,還提供一些有用的購物小貼士。”
不過,盡管吳新竹有辦法最快了解到國外在線銷售的打折信息,有個問題卻一直困擾著她——這些境外網站要用信用卡外幣付款,操作起來非常麻煩,要付出一筆不小的換匯成本,另外還有盜刷風險。
現在,吳新竹擔心的問題已經通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境外支付得到了解決。11月下旬,騰訊旗下第三方支付公司財付通與美國運通聯合推出的財付通美國運通國際賬號上線,這是財付通在其平臺上推出的第一款虛擬支付產品,用戶開通該賬號后即可實現跨境人民幣結算,這意味著用戶將可以通過財付通賬號直接購買境外商戶的商品,真正實現“全球購”。
去海淘
財付通總經理賴智明介紹,用戶通過財付通進行境外購物,可直接使用人民幣支付,免去兌換外幣的困擾,還節省了貨幣轉換費和購匯點差等換匯成本。在安全保障上,除了設立雙重支付密碼保護、賬戶變動短信通知功能外,還具有數字證書、雙密碼保護、資金變動通知等多重安保措施。“支付步驟就和境內網購一樣。”他認為這樣最符合國內用戶的支付習慣。
財付通用戶在實名認證后,核對真實姓名、身份證號、綁定手機號無誤后,輸入密碼后進入開通美國運通國際賬號界面。隨后系統將分配一個美國運通發行的賬號和有效期。用戶在開通國際賬號后,即可進入海外協議商戶網站進行購物,這個購物平臺包括了亞馬遜在內的近百家境外電商網站以人民幣結算購物,商品種類涵蓋流行服飾、零售百貨、電子產品、護膚彩妝、母嬰玩具、航旅酒店等。在結算的時候,按照當天匯率直接結算為人民幣。
這不止是一個單純的支付產品而已,通過運通的“海外直購”(Globale Shop)平臺,國內的消費者可以在美國境內獲得一個轉運地址,在完成跨境網購后,貨物就會通過此地址直接轉送到用戶的國內收貨地,無論是那些熱衷海購還是對此一無所知的用戶而言,這都是一項有著極大誘惑力并提供方便的業務。
即便加上國際快遞費及相關手續費,這些海淘來的商品到手價格也極具優勢。比如巴黎世家的機車包,北京商場專柜售價13500元人民幣,英國專柜價1080英鎊(約合人民幣10700元),國外網站打折后只要800英鎊(約合人民幣7900元),比國內便宜了5000多元。
據公開的媒體報道顯示,中國內地奢侈品價格平均比香港高45%,比美國市場高出51%,比法國市場高出72%。不僅是奢侈品,包括食品、煙酒、嬰幼兒用品、個人護理產品等,多數發達國家的售價大都遠低于大陸市場。
隨著年初海關15號令的出臺,民間的海購市場因為政策方面的原因正漸漸萎縮下去,但是市場需求卻并沒有因此冷卻。來自萬事達卡的數據顯示,預計2012年我國海購市場規模將達180億元,2015年則將接近500億元人民幣。
截至目前,中國共有197家第三方支付機構獲得支付牌照,還有200多家企業在“等牌照”,同質化競爭嚴重。同樣處于“圈地”時期的財付通,移動支付、跨境購物都是其瞄準的新藍海。現階段目標是擴大用戶量并穩定用戶群,“交易規模暫時不是最緊迫的。”賴智明說。
在財付通和運通合作的第一款虛擬產品上線不到兩個星期前,財付通剛剛實現了和日本恒生的戰略合作,后者成為財付通境外支付業務的海外代理商。財付通意欲通過拓展全球業務來提高自身的市場占有率。這兩項合作意味著,財付通已經打通了兩個最受國內消費者青睞的海外代購市場——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消費者從美國和日本的網購交易規模超過187億元,增長率超過100%。
雙通合體
作為全球性服務公司,美國運通向世界各地第三方發卡機構推行開放其特約商戶網絡以及銀行卡產品,目前其在全球159個市場建立了146個發卡合作關系。而騰訊擁有7.8億龐大的用戶群,海外市場這一領域是其一直想要占領的高地。對于運通而言,通過與財付通的合作,將數億用戶推送給境外商戶,而財付通則成功完成了海外布局。
去年9月28日,騰訊財付通和美國運通宣布結成戰略合作伙伴,在中國市場開發創新的在線支付解決方案。時隔一年多,這項合作的具體產物才算正式落地,“財付通美國運通”國際賬號正式上線,財付通用戶可在接受美國運通卡的海外商戶網站上購物。
運通和財付通在宣布結成戰略合作伙伴之后成立了項目小組,過去一年的時間,雙方把整個的產品后臺以及商務支付平臺建立起來。美國運通環球姜大偉說,這個平臺結合了我們各自的優勢,運通在海外有全球商務網絡,有上百萬在這些物聯網的商戶。運通把這些帶過來,財付通有很強大的客戶群體,雙方整合成一個安全方便的購物解決方案。
而在合作初期,投入的成本主要是人力和系統研發,“由于接通美國運通卡的商戶本身存在,與運通合作可把成本降到最低。”賴智明稱。由于跨境支付業務分別會向用戶、商戶收取一定手續費,“只要有交易,我們就是盈利的,商戶的手續費是主要收入來源。”至于收入分成,財付通與運通方面分別以“商業秘密”為由,不愿透露。
財付通美國運通國際賬號實際上是一張虛擬的運通卡,用戶開通該國際賬號后,可在接受美國運通卡的全球商戶網站上實現人民幣結算。但在后臺運行中,過程分兩步,即運通利用運通卡先行墊資與境外商戶進行外幣結算,再與財付通進行人民幣兌換結算。此種情況下,用戶需要承擔一定匯率風險,同時需要先充值足量余額供以凍結。匯率在付款和收貨的時間段中的漲跌風險,需要用戶自行承擔。但財付通團隊稱,其設立了一個“匯率資金池”,用于平衡用戶在匯率中的盈虧。
押寶2億微信用戶
2011年,支付寶依舊當仁不讓地以超過47%的份額占據主導地位。雙十一期間,淘寶成交額超過191億元。今年第三季度騰訊電子商務取得了超過32%的同比增幅,但是也僅僅貢獻了1.8億美元不到的收入而已,并且深陷虧損困境。
而騰訊電子商務領域的競爭對手京東在支付領域動作頻頻。10月末,京東商城悄然開通了英文網站,攜40多萬種產品,借助快遞公司的物流網絡,提供面向全球35個國家和地區的服務,開始“走出去”。上線之初,京東商城英文版只能接受PayPal付款,隨后逐漸打通了與美國運通、萬事達、Visa信用卡的渠道。相比之下,今年號稱要在電商上大發其力的騰訊就有點落后了。
微信近2億的用戶,分布于中國大陸、港澳臺地區以及海外,也為財付通跨境支付提供了空間。賴的團隊稱,與美國運通合作實現線上海外購物是第一步,未來不排除三方合作開通O2O境外移動支付。“應該會從香港和東南亞地區的運通商戶開始做起。”
微信的支付功能本身具有一定可替代性。利用二維碼支付、搖一搖好友轉賬、商戶優惠信息推介三大功能在同業中都可相互覆蓋。但“微信的社交功能是比較有競爭力的,另一方面我們將努力把使用微信包裝成一種潮流。”賴智明稱。
在賴智明看來,微信包含社交、移動、娛樂、商務四大功能,為“支付”培養了良好的土壤。他認為,這種“病毒式”傳播效應已在微信用戶積累上體現。財付通監測到,平均每年有2800萬人次到香港旅游購物,“其中多數都擁有裝載了微信的智能手機。例如,購買了奢侈品第一時間與好友圈分享,微信能一次性做到。”
很明顯,借助財付通大力開拓海外市場,是騰訊給自己電商軍團找到的速效救心丸,意圖打破壓迫感十足的天花板。超過7億的QQ用戶以及迅猛增長的2億以上的微信用戶都是這份夢想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