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炳好
目前,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過程中,“應試教育”的影響依然存在,廣大教師更多地傾向于書本上知識和技能的教學,片面地強調課內學習,千方百計地延長課內學習時間,弄得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味索然。由于缺少課外活動的學習指導,學生的語言能力不能充分發展,使本富有情趣的語文教學變得枯燥無味。喜歡語文、愛好文學的學生愈來愈少,尤其在農村小學,“課堂語文”與“生活語文”相脫節的現象普遍存在。因此,加強對農村小學語文活動課的開展勢在必行,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探討。
一、小學語文活動課的作用
(一)語文活動課能使學生學習更具主動性。
語文活動課是一種通過活動方式,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其主動性、創造性,以活動促使學生各方面素質協調發展的教學形式。老師多激勵學生在自主選擇中獲得成功,以激起他們強烈的探索興趣,這種興趣所產生的學習動機是其他教學形式所不能激發的,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二)語文活動課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是“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重要區別之一。“它能根據不同學生的身心成長條件和智力發展水平的實際出發,通過因材施教,完善學生個體素質之長,彌補學生個體素質之短。
(三)語文活動課有利于鞏固課堂教學成果。
小學語文教學是訓練語文計劃基本功的主要方式,要掌握這些知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從小在語文學習的活動中潛移默化形成的。多開展活動課這種形式能讓學生有比較多的從事實踐的機會,從而鞏固課堂教學成果。
二、農村小學語文活動課存在的問題
雖然語文活動課有這么多利好的作用,但在現實教學中活動課的開展情況都不容樂觀。我是農村語文教師,根據近幾年的教學經驗發現,絕大部分同學對語文活動課表現出相當大的熱情,但在學習方法上還存在許多問題。我對農村小學語文活動課存在的問題作如下分析:
(一)教育觀念比較陳舊,教育內容缺乏。
因為對于農村初中來說,對學校的社會評價往往只有一個指標,就是每年中考升入重點中學的指標。而小學也以每學期的期末統考成績來衡量一名教師的教學水平進而實行獎懲。這就制約了語文活動課的實施,很多學校領導難以把活動課當做是真正的課程來開展,很容易造成“掛羊頭,賣狗肉”的局面。表面上是語文活動課,而實際上就是語文自修課,或者干脆就是語文課。有些學校雖然在開展語文活動課,其教學內容仍是零碎的,不系統,教學效果也不強。
(二)農村學生的素質的特殊性。
農村學生在家的唯一的愛好就是看電視。因為家里沒有課外讀物可讀,也沒有很多機會讓他們有自我展現的機會。農村傳統的家庭教育導致學生只能適應接受式的教育,很少有自己的見解。因此,語文活動課必須尋找適合他們的教學內容和形式。
三、農村小學語文活動課的開展
(一)開展小學語文活動課的原則。
1.活動課內容要有趣味性
如果不能充分調動兒童的情感,兒童就不會感到有意思。因此,首要工作就是調動兒童積極參與的興趣,有了興趣,還看需要哪一類的活動和行為來支持興趣。教師還應認真指導學生由暫時興趣變成持久的興趣。
2.活動課內容要突出“新”字
一項活動如果不把兒童的思想引向一個新的境界,無論兒童多么愉快,也無多大教育價值。要把兒童的思想引入到以前沒有探究過的問題上去,把兒童思想帶進一個新領域。
3.活動課內容要適當配合學科教學
小學語文活動課的內容應有自己的體系,但也要適當配合小學語文學科教學,這是學科活動課的特點。
4.學生活動與教師輔導相結合
(二)開展小學語文活動課的方法。
語文活動課的開展應講究科學有效的方法。語文課外寫作、聽說活動指導的方法要根據具體內容而定。一般指導方法如下:
1.認真制訂計劃
應寫明每項活動的目的、內容要求、時間和負責人等。
2.建立組織
首先應調動學生的不同興趣和愛好,讓學生自愿參加各種組織活動,其次要選拔有特長有能力的學生成為骨干,保證活動順利進行。
3.做好總結評比工作
每次大的活動和每學期結束,都要做好總結評比工作,及時表彰,積累經驗,鼓勵先進,推動后進。
(三)開展小學語文活動課的形式。
語文活動課的操作形式不能一成不變,一定要多種多樣,讓孩子們有新鮮感,使學生對語文課充滿向往。當前活動課的開展主要有以下四種形式:
1.口頭表達類活動
(1)一句話新聞
讓學生根據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濃縮成一句簡練而又能夠表達完整意思的話,向全班同學介紹。長期堅持開展此活動,不僅可以使小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水平得以逐步提高,還可達到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輔相成的效果。
(2)故事會
在學生自由或有組織地閱讀、收看、收聽他們喜愛的故事的基礎上,先鼓勵學生把故事講給親人、同學、好朋友聽,再安排到學校故事會上去講述。
2.閱讀類活動
為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應該鼓勵學生多走進閱覽室,通過閱讀類活動,閱讀有益的圖書,開闊視野,積累知識。要多讀書并互相交流讀書體會,為寫作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礎。
3.書面表達類活動
通過開展書法小組活動、寫廣播稿活動、寫觀察日記等使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的能力。
總之,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愛好,以有語文學科教學的需要而選擇。
綜上所述,針對農村小學語文活動課的開展情況,廣大教師應采取行之有效的內容和形式,真正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我對農村語文活動課的探究還只是一個初步的嘗試,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新課改的逐步深入,活動課的重要性必然會更加充分顯示出來。小學語文活動課不但應當引起教師的足夠重視,而且要想方設法使其開展得豐富多彩,只要教師積極組織、引導學生上好語文活動課,就一定會為全面開展素質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先捍.活動課程教學研究.南方出版社,1997.
[2]郭景揚.中小學素質教育論.學林出版社,1998.
[3]戴立山.活動課程教學技法.南方出版社,1999.
[4]陳春艷.試論語文活動的本質.學科教育,1999,11.
[5]張辛華.小學語文活動課教學初探.教育參考,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