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偉
“學生們喜愛音樂,卻不喜歡上音樂課”,這種現象在職高音樂課堂中表現得尤為突出。我結合多年的職高音樂教學實踐發現,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之一,是學生對現有教材和教師的授課形式不感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所在。職高學生之所以學習成績差是因為對學習缺乏興趣,只有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才能真正打開知識的大門,對音樂的學習也是如此。因此,在音樂課堂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才能開展有效的課堂教學。
一、選材抓趣——合理選材,引發學習興趣。
音樂作品必須根據職高生的知識范圍和接受能力認真選擇,做到由淺入深,由近及遠,由具體到抽象,由有情節到無情節,由比較熟悉到比較生疏。根據這個觀點,我認為所選內容應該滿足以下幾點要求。
1.選擇富有情趣和藝術表現力的能夠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和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作品。
2.作品應該是貼近職高生生活的,大多數學生都可以學會的切合實際的,即選擇那些感性、生動、寓意含蓄、結構完整、形式優美風趣的音樂作品,以使學生正確體驗不同的情感。
例如我在《靈動爵士樂》一課中,精選了兩首不同風格的《夜來香》作為開場白。這是一首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頗具影響力的歌曲,而且流傳至今,學生對其有一定程度的熟悉感,選擇這樣的作品導入,能比較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用經久流傳的蔡琴版引出了具有爵士風格的唐妮版,讓學生在回味完經典老歌之后非常自然地接受新課,并且在對兩首歌曲的旋律、節奏和伴奏樂器的簡單比較分析之后,使學生對爵士樂有了初步的認識,也有了對爵士樂進行進一步了解的興趣,為接下來整堂課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了這個良好的基礎,我發現學生的參與興趣明顯提高了,在分析節奏的時候,部分同學還會和著節奏擺動身體輕聲哼唱《夜來香》。在之后的辨別布魯斯和拉格泰姆這一環節中,我一哼《what a wonderful world》的旋律,大家都能異口同聲地回答出這是布魯斯風格的爵士樂,有效地達到了這一環節的教學目標。
二、表演提趣——發揮教師個人魅力,提高學習興趣
音樂課作為一門藝術學科,要求教師擁有廣博的知識、多方面的技能及對事物良好的理解能力和充足的信心。包括職校學生在內,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喜歡學識淵博、幽默風趣、興趣廣泛、才智過人的教師,我認為,一個有魅力的音樂教師,應該具備以下條件。
1.歌唱激趣
歌唱技能是音樂教師的重要基本功,自然流暢、富有音樂表現力的演唱是一個優秀音樂教師的基本條件之一。在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要以充滿激情的范唱讓學生體驗歌曲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創造性地、富有個性地理解和表現歌曲的情感。
2.演奏激趣
樂器演奏技能是音樂教師的重要基本功之一。音樂教師應具備基本的彈奏能力,正確選擇和編配伴奏,不斷提高即興伴奏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根據自身特長,有自己的“看家絕活”,這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參與助趣——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激發學習的興趣
世界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和掌握的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青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充分地“參與”和“體驗”可激起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更能使學生在課內外始終保持對音樂的興趣,所以,在課堂中,教師是導演,演員是學生,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要使音樂課上得生動活潑,關鍵一點是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積極能動地參與教學活動。擊打節奏,是最簡單、學生最樂于參與的教學環節之一。職高學生對于節奏的學習也是比較感興趣的。在對某班進行教學時我發現喜歡并樂于參與節奏打擊的同學占85%,這一數據表明只要是他們感興趣的參與形式,他們都樂于參與到課堂中。
總之,職高音樂課堂上,學生是能和普高學生一樣有效學習的,關鍵在于作為引導者的老師能否調動起他們對音樂課程學習的興趣,讓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莎士比亞說:“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對音樂學習來說,知識也好,技能也好,整體音樂素質也好,均離不開音樂興趣與愛好這個根本源泉。作為一名職高音樂教育者,我深感任重而道遠,應當努力、努力、再努力,上好每一節音樂課,讓學生在音樂世界里,自由翱翔。
參考文獻:
[1]曹理.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3.
[2]汪蕾.論新世紀音樂教師的素養[J].科技信息,2009,(36).
[3]李麗.讓學生喜歡音樂課[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