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兵
新課程改革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著力改變繁、難、偏、舊的教學內容,注重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初中階段要根據寫作要求收集素材,使用常見的連接詞表示順序和邏輯關系,簡單描述人物或事件,根據所給圖示或表格寫出簡單的段落,獨立起草短文。然而,在當前英語教學中,一方面部分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對寫作教學不夠重視,降低寫作要求。另一方面,學生缺乏良好的寫作習慣,詞匯量不足、不懂語法。以致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挫敗了自信心,抑制了學習興趣,造成寫作效率低下。教師要正確對待寫作錯誤,通過分析有效地調整教學策略。
一、寫作錯誤歸類
1.單詞拼寫錯誤。由于學生缺乏科學的記憶方法,不擅長采用對比記憶、聯想記憶等方法,普遍采用機械記憶、死記硬背的方法,導致單詞拼寫中出現遺漏字母、順序顛倒、單詞混淆等方面的錯誤。如along與alone、little與litter、quiet與quite不分。
2.詞性誤用。由于英語單詞存在著一詞多義、一詞多性的現象,而有些學生又缺乏正確運用詞性的方法,造成把動詞和形容詞當作名詞,名詞、介詞、形容詞當作動詞,形容詞和副詞混用的錯誤。如“她每天騎自行車上學。”學生易錯寫成“She by bike to school every day.”
3.搭配錯誤。在英語寫作的篇章組織過程中常用到詞性之間的搭配錯誤,阻礙了英語寫作活動。(1)詞組搭配錯誤。英文的搭配形式多樣,但學生易受母語的“語際干擾”,存在著漢式英語、隨意搭配的現象。如“用英語怎么說?”學生往往錯寫成“How to say?”,應為“How do you say this in English?”(2)動詞搭配錯誤。主語和be動詞使用錯誤、助動詞和情態動詞使用錯誤、實義動詞存在錯誤。如“We can held some activities.”(3)連詞搭配錯誤。學生常會出現并列連詞之間、從屬連詞之間及并列連詞與從屬連詞之間的誤用。如:“She had no sooner arrived when she fell ill.”正確的句子應為:“She had no sooner arrived than she fell ill.”
4.語法錯誤。語法錯誤主要有名詞、冠詞、形容詞、時態動詞、代詞、介詞、連詞、數詞等錯誤,如“I visited the old woman in Saturday morning.”正確的句子就為“I visited the old woman on Saturday morning.”
二、錯誤原因分析
1.詞匯干擾。漢語和英語作為兩個不同的語言體系,在詞匯、語法、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著諸多差異,學生往往受母語詞匯的影響,對英語學習產生干擾,在英語口頭和書面表達時過分依賴母語,借用漢語詞匯表達,造成漢語對英語學習的干擾。如同義詞和近義詞的干擾、介詞的干擾、代詞的干擾,常給學生帶來寫作錯誤。如在錯句“His sound is sweet.”中,學生對于表示聲音的三個詞:sound(表示大自然的聲音)、voice(表示嗓音)、noise(表示噪間)不加辨別,造成亂用的現象。
2.詞匯順序的干擾。英語句子較為嚴謹、固定,主語、謂語、賓語順序同漢語基本一致,但介詞短語、動名詞短語、不定式短語、定語從句都放在中心詞的后面,狀語一般放在句末。
3.忽略規則限制。在英語學習中,學生往往忽視語境變化死記硬背,因循守舊,遵照原來的規則,出現錯誤也在所難免。如在錯句“I dont know when will she go to school. ”中,學生只關注特殊疑問句中的主謂倒裝,而忽視了賓語從中連接詞的用法。
4.教學方法不當。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常以自我為中心,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依賴于死記硬背學習知識,通過大量練習、抄寫消化所學內容,忽視了交際情境,生搬硬套地使用語法規則,以至于出現詞匯錯誤、規則錯漏、句式不全等錯誤。
三、寫作糾錯的策略
1.建立寫作檔案。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寫作過程性評價,通過建立檔案袋收集學生作品,促進學生反思學習方法和學習成果,從而達到“以評促學”的目的。教師要指導學生選用牛皮紙自制檔案袋,并設計具有個性化的封面,把每周的練筆、錯誤匯總、對比分析表、進步記錄放入檔案袋中。學生完成寫作后,根據評價項目表要求進一步完善自我評價作品,并填寫自我評價表。評價項目表包括是否符合作文要求、表述是否準確有條理、文體是否正確、句法是否得體、詞匯是否準確、非時態動詞是否正確、單詞拼寫是否正確、標點符號是否正確等方面的內容。接著由同伴互評、教師評價,并在需要修改的地方作出記號,讓學生多次修改,以獲得較高的質量。學生根據自己的寫作錯誤進行月評,整理出錯誤的句子,歸納錯誤類型,并分析其原因,填寫階段性錯誤分析表。
2.收集錯誤資源。教師要將學生的錯誤記錄進行匯總分析,找出詞性誤用、詞匯誤用和句法誤用的典型錯誤,匯編成具有一定語境的練習,讓學生通過強化練習解決問題。(1)詞匯。教師要將學生易拼錯、易混淆、易混用的詞匯進行對比,并輔以詞匯練習,讓學生在反省、糾錯的過程中找出詞匯學習的方法。(2)語法。教師收集學生習作中的語法錯誤,通過歸納整理,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協作交流中完成糾錯。(3)結構。教師要組織學生討論學生作品,討論學生在結構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修改的意見。
3.實施共同改錯。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改變“教師批、學生改”的傳統做法,把批改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他們參與習作的批改。教師從學生的習作中找出具有典型錯誤的作品,通過自由討論讓全班同學共同糾錯,鼓勵他們開動腦筋、積極發言,共同改錯,從而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
總之,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英語教師要正確看待學生的寫作錯誤,把錯誤看作教學資源,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對錯誤的原因進行整理、歸納、分析,根據錯誤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糾錯策略,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