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宇堃 徐霞 劉賢仕
摘要: 我國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逐漸將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定義為“應用型”,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得到各方面的實踐,以實現與用人單位的零距離接軌。這就要求學校注重抓實踐教學質量,而合理有效的考核評價方法是保證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培養財務管理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為目標,分析了實踐教學考核評價的意義及現狀。在堅持整體性、科學性、可操作性、引導性和交互性原則的基礎上,提出應分別從制定教學質量標準、對學生學習效果考評和對教師實踐教學考評等三方面構建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模式。
關鍵詞: 財務管理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模式
隨著我國高等院校擴招面的逐年增大,本科教育已經全面步入大眾化教育。財務管理專業在我國高等院校形成和發展的時間并不長,但全國近400所院校開設了該專業,且其中80%以上將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確定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這里所指的應用型人才是指“以行業、產業、崗位或崗位群所需要的技術、技能為邏輯體系,培養的技術、技能性人才”,其培養目的和培養模式之根本是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在高等教育過程中,學生的專業技能及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必須通過實踐教學活動得以實現。但長期以來,許多高校對于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存在重理論輕實踐或只顧專業知識、忽視專業能力培訓的現象,這顯然與我國現代高等教育中提倡的專業素質教育培養目標不一致。因此,要完善財務管理本科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就必須在實踐教學中探索出一套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其中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模式的改進和完善是許多高校一直在討論的重點。
一、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考核評價的現實意義
考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一方面,通過各種考核手段,可以全面了解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另一方面,考評是對教師的授課水平及授課有效性的檢查。實踐教學的考評比課堂教學成績的評定復雜得多,實踐教學成績的評定是一個多因素、多目標的綜合評定過程,是一個以量化指標判定一系列邊界模糊內容的考核體系。
(一)實踐教學的考核評價有助于規范實踐教學管理
建立和完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模式,可以及時反饋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便在今后教學大綱的修訂、教學計劃的安排和教學內容的組織等方面做出有效調整。此外,考評能更加規范財務管理專業實驗室的建設、管理和使用。只有不斷增加實踐及實驗課程,教師才能發現在傳統實踐教學和實驗中存在的不足,才能進一步規范操作流程,實驗室軟硬件建設才能齊頭并進,充分發揮實踐教學的作用。
(二)實踐教學的考核評價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強化實踐教學的考核評價環節,能夠調整學生在實踐環節中的被動局面。傳統的實踐教學考評方法往往只重視學生的實踐操作結果,而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調整考評重點,可以使學生真正主動地參與到實踐學習的每一個環節中,積極思考、認真動手,培養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溝通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等,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三)實踐教學的考核評價有助于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只有強化實踐教學環節的考核,才能讓教師從思想上重視教學活動,使教師在實踐教學前主動學習,熟悉各種教學方法,充分備課;在實踐教學中發揮硬件教學設施的優勢,并積極與學生互動,進行啟發式教學;在課后及時收集學生反饋信息,做好答疑解惑工作,也為更好地改進教學質量提供直接的依據。
因此,如何科學地對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指標進行量化就成為提高實踐水平的關鍵因素。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模式的研究,對建立和完善科學、合理的考評方法、保證實踐教學質量、培養財務管理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二、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模式的現狀及問題
合理有效的考核評價方法是保證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但考評必須充分考慮不同課程類型的特點。對于理論課程,一般高等院校采用試卷考試進行考評;對于實踐課程的考評,由于教學環節多,考評形式多種多樣,考核難度較大,往往容易導致考核不規范、不嚴格的現象。現階段,常州工學院財務管理專業對于實踐課程的考核采用的是比較傳統的考核評價方法——單獨考核方式,即分別對實踐課程和理論課程進行考核,實踐課程是獨立考核,考核結果不與其他課程合并計算,而是直接計入學生該實踐課程的成績。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實踐實習(軍訓、金工實習、專業實習)、課程設計(管理信息系統課程設計、統計學課程設計、基礎會計課程設計、中級財務會計課程設計、公司理財綜合模擬、電子商務模擬實驗、工商管理綜合模擬實驗)及畢業論文三大塊。這種傳統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方式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傳統實踐教學考核方法單一
由于學校對于實踐課程進行獨立考核,因此主要以學生完成實踐報告或是以小論文的方式進行考核,實踐過程容易被學生忽視,教師也無法準確評估學生是否真實地完成實踐項目。考核項目單一,考核過程過于簡單,極易產生學生之間的剽竊現象。與其他專業相比,財務管理專業學生人數較多,教師很難及時準確地發現學生的剽竊行為,所有學生按部就班地完成同一個實驗項目,個別學生在實踐課時不完成任何任務,而是等到課程結束時抄襲同學的實驗報告或是直接剽竊其他同學的實驗結果應付了事。此外,由于考核方法的單一,很多學生只在乎實習報告或小論文的寫作,而忽視了實踐過程中各種能力的培養,如創新能力、協調能力等。學生大多被動地完成教師布置的各項任務,無法發揮其主觀性和創造性,嚴重妨礙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教學質量也很難提高。
(二)傳統實踐教學考核內容不全面
學校財務管理專業課程設計一般安排在相關理論課程結束后進行,實踐實習則是通過深入實際生產企業進行觀察和學習,了解企業生產的各個生產環節,其目的是結合所學理論知識進行實際操作和設計應用。傳統實踐教學考核方式已經凸顯出考核方式過于簡化、考核內容缺少綜合性及規范性的弊端。學生實踐成績的評定一般根據出勤情況、課程設計或實習中的表現,最后實驗報告或小論文判斷,沒有與相關課程設計或實習的內容及實踐課程的特點相結合,不能客觀評價學生的設計或實習效果,不能準確評價學生的能力和水平。在課程設計和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也缺少科學合理的考核測評指標體系,在實驗及實踐教學考核項目、內容、方式、成績劃分等環節上缺乏整體構思和設計,不利于實驗及實踐教學內容的改革。
三、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模式構建的原則
實踐教學的考核評價方法和標準應圍繞教育目標進行設置。財務管理專業應用性本科人才的培養應體現在以應用能力為核心的考核標準。因此,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模式的構建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整體性原則
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模式的建立及完善應以整體性為原則,系統全面地結合影響實踐教學質量的各個環節,對各個要素進行有效控制,以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有機整體。考核對象既有任課老師對學生實踐成績的評價,又有在課程結束時學生對教師教學質量的反饋信息和教學評價,如可以采用學生自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取代單一的教師評價,這種多角度、全方位的評價能夠避免教師單一評價的主觀性,從而保證最終評價結果的公正性與科學性;考評內容既包括對學生實踐結果的量化評價,如平時成績和總評成績,又包括其他非量化因素考評,如完成實踐或實習所花費時間、學生在實習或實踐過程中的學習態度及出勤情況等。
(二)科學性原則
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模式的構建及完善應與人才培養目標一致。其考核指標應根據財務管理專業特點進行細化分解,不能簡單以每門課程建立獨立的考核標準,而應綜合考慮人才培養計劃和教學大綱的安排,分解和建立相應的教學單元。傳統的實踐教學往往忽視了對學生的專業素養及學習能力的培養,其考評模式對此也無從下手。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目標主要體現在對于學生專業能力、專業素養和自我學習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科學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模式應綜合考慮學生能力培養目標和素質培養目標,形成全面的實踐學習評價標準。
(三)可操作性原則
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模式在實際操作中可能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實踐教學考評指標的選取時應注意取舍有度,在保證各個指標不出現重疊的同時,注重本專業特點,形成有機組合,體現出考核評價體系的指導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在考評指標設置時應清晰明確,考核操作時間合理,應避免長時間的考核實施過程或過于繁瑣的文字評判,做到指標清晰、結果明確、操作簡單。對于學生定量考核的標準比較容易獲得,而定性評價的標準就較難做到規范化。因此,定性評價可以從實踐態度、實踐收獲、實踐報告的真實度、實踐過程中對于規章流程的遵守情況等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
(四)引導性原則
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模式的構建目的是了解學生在實踐或實習階段的學習效果,但考核在教學過程中是一種手段,不是最終目的。因此,考評模式構建原則應服務于實踐教學的目的,即對學生的考核要有利于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對教師的考核要有利于引導教師的教學活動。
(五)交互性原則
實踐教學強調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應自主歸納、匯總和完成實踐課程內容,并從實踐過程中完善各方面的素質和培養各項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應體現“教”與“學”兩方面的內容。傳統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方法僅僅關注學生的實踐結果,而忽視了在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新的實踐教學考評模式的構建與完善應有助于實現“教”與“學”的有效溝通,反饋教學相關的信息、改變“教”“學”分離的狀況,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效果,加強對自主學習的監控,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四、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模式的構建
(一)制定實踐教學質量標準
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模式的建立體現了以綜合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教學考核標準,學校需要深入用人單位調研,根據財務管理專業的特點,建立客觀、全面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標準。因此,制定出實踐教學各個環節的質量控制標準就顯得尤為重要。該標準應適合于實踐教學計劃的制訂、實施及反饋等全過程,使得教師和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有規范的制度和流程,有量化的指標和考評標準。目前,在實踐和實習環節常用的質量標準有:集中實踐課程大綱;實踐實習教師行為規范;實踐課程教師備課指南;實驗室管理規章制度;實驗及實習日志管理辦法;實習報告、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資料管理辦法,等等。
(二)對學生實踐學習效果的考核評價
針對我校財務管理專業在實踐及實習教學考評方式中顯現的問題,在構建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的過程中,必須重視考核內容的層次性和考核方法的多樣性等問題。
1.將實踐過程考評與實踐結果考評相結合
學生實踐能力的形成是量的積累過程,實踐教學環節的考核不僅要重視學生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要讓學生在實踐及實習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各方面的能力。注重過程,將實踐過程的考評與實踐結果的考評相結合,使考核評價重點轉移。實踐過程的主要考核內容包括:實踐項目選題的價值、學生實踐態度、出勤率、實踐成果的意義、實踐中溝通能力、實踐規章的遵守等方面。實踐結果的考評主要是對學生整個實踐過程與實踐結果的綜合評價。教師可以通過實踐報告、實踐結果展示或小論文的形式進行成績判定,并給出最終的考評結果。
2.考核評價方式的多樣性
在實踐教學質量標準明確之后,可以根據不同實踐課程的特點,運用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全面考查實踐教學的情況。對學生既要有量化考核,如實踐報告或小論文的字數,是否準時完成實踐項目,等等,又要有質的考核,如實踐內容的真實性,實踐報告或小論文的完成質量,等等。在考評時還可以采用自評與互評相結合的方式。在有些課程設計中,實踐項目可以采用小組形式進行。教師可以在對學生進行最終考評時劃出一部分比例的成績,讓學生進行自評與相互之間的評價,這樣能夠充分調動小組成員的參與積極性,讓每一名學生都真正參與到實踐教學中,而不是坐享小組其他成員的成果。此外,考核評價也可采用多元方式。如以證代考、以賽代考,將學生取得的一些職業資格證書、國家及省級證書折算成學分,代替相關課程;現場展示,即采用現場演示的方法,讓學生進行實踐成果的介紹;現場答辯,主要用于學生的畢業設計考評,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問答判斷學生畢業論文的答辯成績,并成為畢業設計綜合成績的重要部分之一。
(三)對教師實踐教學的考核評價
指導老師是實踐教學考評的重要實施者,也在學生實踐學習中起到了引導和促進的作用,實踐教學質量直接與教師的教學相關。因此,必須在實踐教學質量標準的基礎上規范和監督教師的教學活動,實行多方監督考評制度,實現實踐教學質量監控。可采取三方教學質量考評模式,包括學校教務部門督導組及學院監督考評、學生監督考評和校內外同行監督考評,綜合對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質量、效果等方面進行考評。考評結果納入教師個人業績檔案,與教師職級評審、外出培訓和推優提拔直接聯系。最后,主管教育部門及學校教務部門定期對實踐教學資料進行抽查,對教學質量進行事后監督和評價,以確保制度的嚴格執行。
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模式的構建能提高整體教學質量,也能促進教學改革的不斷發展。財務管理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實踐教學,應結合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根據具體的實踐教學情況,建立一個考核內容科學化、考核方法多樣化、評價指標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制,堅持以學生為本,盡可能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德兵,蔡勝忠,李紹鵬,李強,左世銳.我校實踐教學及其考核評價的調查分析[J].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學報,2004,(10):42-45.
[2]王媚莎,戴玉林.會計實踐教學體系的創新分析——基于層次性與規范性的研究[J].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16):83-86.
[3]張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煤炭高等教育,2009,(27):105-107.
[4]叢昕,劉金琪,魏昭輝.本科專業實驗及實踐教學考核模式的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0,(4):137-139.
[5]程遠東.高職實踐教學“33”考評體系嘗試[J].職業技術教育,2010,(27):152-153.
項目:常州工學院教改研究立項重點課題(項目編號:J09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