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連華
摘要: 數學教學改革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和學術性很強的工作,關系到教學秩序的穩定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在教學中處于主導地位,教學改革必然要通過教師去完成。青年教師作為高校師資隊伍中的新生代,存在情緒上的不穩定和心理上的失衡性等特點,這種思想言語一旦滲透到其教學工作行為中,后果則相當嚴重。本文對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的規范措施,為高校教育教學、人才培養服務。
關鍵詞: 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數學教學改革
1.當前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現狀
1.1理論知識積累較多,實踐經驗缺乏。目前高校大部分青年教師的學歷在碩士以上,具有較豐富的理論知識,專業基礎扎實。但是由于缺乏實踐經驗,課堂講課內容集中于理論知識的傳授,導致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缺乏深度和寬度。培養的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較弱,不利于學生在今后工作崗位上的才能發揮。
1.2敬業精神不足,為人師表意識不濃厚。有的青年教師只顧完成教學任務,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聞不問,對學生的缺點視而不見,不批評教育;有的青年教師對學生缺乏愛心和耐心,片面認為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思想教育工作是學生輔導員的事,與自己無關;還有個別青年教師自由主義思想泛濫,信口開河,觀點偏激,在講臺上任意發泄不滿情緒,把一些個人成見、怨氣帶進課堂,不注意自己的言論導向性。這些青年教師師表意識淡薄,缺乏自尊自愛精神,表率作用欠缺,在學生中造成了極壞的影響。他們不關心學生的個性發展,也不關心學生的全面成才,只教書,不育人。
1.3協作精神欠佳。有的教師熱衷于單槍匹馬、單打獨斗,缺乏團結合作精神,只注重個人發展,不關心他人進步,人際關系緊張,教師的人格魅力大打折扣。
2.青年師德師風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這一問題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對青年教師思想道德教育引導不夠。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年教師,由于社會經歷簡單,缺乏社會磨煉和思想磨煉,沒有形成完整的職業道德觀念,離教師的職業道德標準有一定的差距,人們往往忽視了這一事實,而放松了對他們職業道德的教育和引導,沒能完成對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年教師進行系統的職業道德培訓,就讓他們走上教學第一線。因此現有的青年教師職業道德素質整體上不及中老年教師,這也成為客觀事實。
3.教師素質的提高是數學教學改革的基礎
在數學教學改革推行的過程中,教師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改革能否順利開展。因此要通過多種渠道加強教師素質的培養。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3.1增強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意識,規范教學理念,提高教學能力。青年教師具有扎實、系統的知識體系,對社會新事情有著強烈的敏感性,但年輕是他們的優勢,又是他們劣勢,有限的人生閱歷限制了他們的思維。增強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意識尤為重要,高校可通過會議討論或工會小組討論等形式,資深教師與青年教師以職業理想信念行動為主題互動討論,定期對青年教師進行師德師風教育,增強青年教師職業道德意識,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提高教學能力。
3.2強化青年教師的人格風范。青年教師應樹立良好的職業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保持健康積極的心態,助人為樂,與人為善,以平和的心態對待每一位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高校可通過為青年教師開設教育心理學,才藝訓練等課程,幫助青年教師走進學生的心里和生活,為更妥善地處理師生關系引導學生提供幫助。
3.3規范學校政策環境,促進青年教師的師德培養。高校應通過制定相應政策輔助青年教師恪守職責,如規范教師行為,通過下發書面文件,組織集體學習,通過評優爭先號召青年教師,樹立良好教師形象,以身作則,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人才。
4.結語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高校教師胸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才能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因此,應當抓好高校青年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使他們將自己的聰明才智全部投入到教學中去,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為國家培養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梁樑.淺談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J].甘肅教育,2010,(3):37-38.
[2]安祥仁,徐鋒.對當前高校師德建設的思考[J].學術論壇,2009,(12).
[3]張惠貞.高校師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成因及對策探析[J].教育與職業,2006,(5).
[4]袁誠琨.關于高校教師師德的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0,(2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