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炳好
摘要: 小學識字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多種新穎活潑的方法,努力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讓他們發自內心喜歡識字;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教育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把識字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從而拓寬識字途徑;通過多種途徑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識字的主人,從而使識字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 識字教學激發興趣掌握方法聯系生活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最基礎的內容。它是學生從事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文化的起點,因此,小學識字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整節課的識字教學,往往讓學生學起來覺得枯燥無味。所以,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努力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從而增強識字教學效果。
一、激發興趣,讓學生喜歡識字,提高識字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對感興趣的東西,自己喜歡的東西,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非常高,這樣就有利于提高識字效率。教育家盧梭認為:“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語文課程標準》把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列入教學的第一目標。小學識字教學本身是枯燥乏味的,因此,教師一定要采用多種新穎活潑的方法,努力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喜歡識字,提高識字效率。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激發學生識字興趣的。
1.創設氛圍,調動識字興趣。
要想讓學生喜歡識字,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首先要讓學生覺得識字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因此,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是非常重要的。教師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
2.運用直觀教具和動作演示,激發興趣。
低年級學生特別好動,上課時總愛走神,教師僅靠干巴巴地講述,很難充分調動他們的識字興趣。如果恰當地運用直觀教具和動作演示,便可以使復雜、抽象的識字教學變得簡單、具體,變枯燥乏味為生動有趣。鮮明的形象、有趣的動作一定能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而且能讓學生很快領悟字詞的意思。
(1)圖片。直觀教具中圖片是少不了的,當我們打開低年級的教科書時,就會發現不僅有文字,還配有彩色圖畫,這些好看的圖畫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調動他們學習的興趣。因而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圖片幫助學生識字。這樣學生不僅能理解這個字的意思,而且印象特別深刻。
(2)實物。實物在直觀教具中是不可缺少的,實物比圖片更能吸引學生,因為它不僅可以用眼睛看,而且很多能用手去摸。所以小學教師不應忘了把實物帶進課堂輔助教學。在教學“筆”字時,我告訴學生古人寫字用的是毛筆,然后拿出一支毛筆,告訴學生上面筆身是用竹子做成的,筆頭是用毛做成的。所以“筆”字上面是“竹字頭”,下面是“毛”字。這樣既簡單明了,又很容易記住,從而強化了教學效果。
3.把游戲領進識字教學。
識字教學的單調反復、枯燥無味,很容易讓學生感到厭煩,從而影響識字效果。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所以,教師應把各種新穎活潑的游戲引進識字教學,讓學生在好玩、有趣的游戲中輕松、愉快地識字。“找朋友”是我常用的一種識字方法。如,在教學“鴨”時,我事先準備了一個鴨子的頭飾和一張生字卡,上課時發給學生,然后請一個學生戴著頭飾走上講臺說:“我是‘鴨,誰和我是朋友?”另一個拿著“鴨”生字卡片的學生馬上走上講臺和他合在一起。這時,請全班齊讀:“鴨。”這樣讓學生在玩中學,既鞏固了生字,又玩得非常開心。
二、拓寬識字途徑,聯系生活識字
不僅要在課堂內識字,生活中也要學會識字。生活中到處都有漢字,到處都可以學漢字。如:商店的名字、食品的名稱、廣告招牌等,這些都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特別是其中有許多學生不認識的字。因此,教師應教育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學會在生活中識字。在課堂上識字是非常重要的,但還遠遠不夠,要真正讓學生做到主動識字,鼓勵他們課后到生活中去識字。首先,教師可以根據班級現有的條件為學生開辟識字天地,如:板報、墻報、小圖書角等,鼓勵學生閱讀、認識新的字。課間學生自己可以做一做“詞語接龍”的游戲,比如“家長—長大……”這樣,班級變成識字樂園,學生的識字興趣也就濃厚了。其次,聯系家長,讓家長配合老師,共同引導孩子識字,利用家庭中特殊的環境,幫助學生盡可能多識字。比如,和孩子們一起給家中的物品、擺設做標簽,在指導孩子認識生字后,和孩子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戲,把認識事物與識字相結合。讓識字與生活同步,這樣學生識字的才能更強,方法才能更活。
三、盡快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
教是為了不教,教給學生方法遠比教給知識更重要。低年級學生在短短兩年時間內要認識一千多字,這就要求老師盡快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由淺入深地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學生掌握了方法,識字的興趣、能力就會有顯著提高。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如下。
1.根據生字特殊規律識字。
學習關鍵要掌握方法,有了方法還要學會應用。為了讓學生們都想學、都會學,教師應指導學生掌握學習生字的特殊規律。如教學“江、河、湖、洋”這一組字,我們除指導學生憑部件組合記憶外,還要引導學生發現這組字的規律,意思都與水有關,所以都是三點水旁,學生正確區分了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帶有“三點水”旁的生字。
2.學會查字典,促進識字。
初入學的兒童識字不多,經常會遇到不會寫的字或不會讀的字,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會查字典,利用字典認識更多的字,不斷提高識字能力。因為字典是我們學習的最好工具,它不僅能教我們如何拼讀生字,還能告訴我們生字的含義。這樣更有利于學生識記漢字,提高識字效率。
總之,小小漢字,奧妙無窮。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結合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把游戲領進課堂,讓學生們積極參與,真正成為識字的主人,進而使枯燥無味的識字教學變得生動、有趣,使“苦學”變成“樂學”。
參考文獻:
[1]佟樂泉,張一清.小學識字教學研究.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68-70.
[2]胡寅生主編.小學教育學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63-265.
[3]王振宇主編.心理學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