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十七世紀提出來的班級授課制,一段時間內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促進了學校的教學工作。但是每個學生的先天素質、教育影響和主觀努力程度不盡相同,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在化學學習上也存在知識水平、認知能力的差異,面對客觀實際采用傳統班級授課制的教學方法,很難顧及不同層面的學生。這就要求化學教師從實際學情出發,面向全體學生實施分層教學,力求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互相促進,共同發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一、了解差異,動態分層
首先,要深入學生群體,全方位考察,劃分層次依據的參數。筆者以為,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A層次:智力基礎好,測驗成績優秀且穩定,學習態度好,能自主學習,有良好的學習方法,觀察思維能力強,對化學有濃厚的興趣及學習動機。B層次:智力基礎居中,測驗成績中等,有一定的上進心,學習方法上得過且過,雙基不夠扎實,有一定的自主意識。C層次:智力基礎差,測驗成績低,學習態度消極、被動,基礎知識差,自信心及學習興趣不足。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和學習成績劃分成A(優)、B(中)、C(較差)三個層次是分層教學的前提,教師必須深入了解和研究全班學生的共同特點和個別差異,綜合考慮每個學生的智力與非智力的因素。
其次,把三個層次的學生再劃分幾個小組。每組4—6人,并且從中選出一名能力較強的學生作為組長,各組學生總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基本上處于同一層次。
當然,分層不是給學生貼標簽,更不是格外地善待優生,歧視學困生,我們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使學生了解分組意圖,消除顧慮,對C層次學生多給予關心和愛護,有了進步及時表揚,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明確各自學習目標,積極上進。學生分組的成員不是一成不變的,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測試,如果發現A層中的某些學生成績下降,還不如B層中的某些學生,就把A層中成績下降的學生調換到B層,而將B層中成績進步的學生調換到A層。同樣,C層學生經過努力成績進步了,也可以調換到B層,B層成績退步的學生也可以調換到C層。分組分層后有利于教師的組織教學,采用的策略因人而宜,調動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學科素養都得到相應的提高。
二、分層備課,求同存異
目標分層指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教學內容及班中各層次學生可能性水平,制定與各層次“最近發展區域”相吻合的分層教學目標。筆者以為,低層目標:理解教材最基本內容,從培養識記能力入手,達到大綱的基本要求;中層目標:能將所傳授的知識進行靈活運用,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理解能力;高層目標: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依據,在課堂上將教學目標告訴學生,讓師生都明確學什么和各層次學生學到什么程度,可以更好地發揮教學目標導向和評價功能。例如初三化學“質量守恒定律”這一知識點。低層目標可以是記住質量永恒定律內容,大致了解其實質,能進行簡單的應用;中層目標是不僅要記住內容,還要說明其實質能進行一般的應用;高層目標還要達到熟記其內容,理解其實質,能進行復雜、綜合的應用。
目標分層既對老師,也對學生指明了方向,既導教也導學。在具體實施中,教師要注意,學習目標雖有差異,但目標之間有密切關系,可鼓勵低層次學生向高層次目標邁進,在各自完成原有目標的基礎上積極進取,取得最佳效果。例如《金屬的化學性質》一節,要求C層次的學生基本掌握幾種金屬(鐵、鋅、鎂)的性質,背誦金屬活動順序,能夠書寫課本中出現的化學方程式;B層次的學生掌握較多的金屬與酸、鹽、氧氣反應的性質,能夠用實驗證明活潑金屬能與鹽酸反應放出氫氣,較熟練書寫化學方程式;A層次的學生除了掌握以上一些知識外,還要求學生自己通過實驗,排出金屬活動順序,如用鐵、銅、鹽酸、硫酸銅溶液、硝酸銀溶液來驗證鐵、銅、銀的金屬活動順序。通過不同的教學要求,使不同層次學生都有所得。
三、因層施教,共同發展
一是課堂提問分層。課堂所提的問題有易有難,如果將容易的問題給層次較高的學生思考,他們會覺得過于輕松,有“吃不飽”的可能,反之,將有點難度的問題給C層學生,若是答不上來,會顯得尷尬,打擊他們學習的自信心,所以,選擇提問對象的前提是對學生的充分了解,問題對回答者而言要有一定的難度,這樣可以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積極的思維,但又不能太難,讓他無所適從。“跳一跳,摘桃子”的問題,對學生的發展是最有利的,可以促使他們通過回答問題產生成功的快感,激發其學習化學的自信心。
二是課堂練習分層。學生知識層次不同,練習和作業不能“一刀切”,應精心編排設計分層練習,使各層次的學生都有適合他們的練習,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分層訓練中,C層學生做基礎題,練習時教師要多輔導,多鼓勵,幫助他們掌握雙基知識和基本解題方法;B層學生繼續完成提高題,A層次學生在完成提高題的同時,還要適當進行一些高難度綜合性技巧性練習。
如學習“有關相對分子質量計算”時,可設計如下練習題:
1.維生素B2可以用于防治舌炎、口角炎、角膜炎和溢脂性皮炎,其主要存在于牛奶、動物內臟、蛋、瘦肉、麥胚、黃豆、花生等食物中。請回答下列問題:
(l)維生素B2由_________種元素組成;
(2)維生素B2中各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________________;
(3)維生素B2中碳、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____;
⑷維生素B2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寫過程);
2.鋅是人體生長發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質,被人們譽為生命之花。葡萄糖酸鋅口服液是以葡萄糖酸鋅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品,具有補鋅功能。請默讀產品說明后計算:成人保健每天需服用兩支,可補鋅多少毫克?
3.某市場銷售的化肥硝酸銨,經檢測知道其含氮量為34.3%,則該化肥含硝酸銨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____。(設其它成分不含氮元 素)
可以要求C層學生完成第1題,試做第2題;B層學生完成1、2題,試做第3題;A層學生完成2和3,鼓勵B、C層學生沖刺高層次練習。這樣,每個學生都受到必要的訓練,在練習中體會探索與成功的喜悅,各層次學生都“吃得飽,吃得了”,人人有收獲,個個有提高。
四、分層評價,增強信心
評價分層也是分層施教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基本做法類似于分層練習。它是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差異,實施分層考核辦法,測驗時試卷設計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兩類,必做題屬檢測達標的基本要求,選做題則屬較高要求,為加分題。這種設計方法可使C層次學生有更多的成功機會,也使A、B兩層學生不易滿足,激發其求知欲。
實踐證明,針對班級學生的“和而不同”,教師進行“求同存異”的分層次教學,使得學生的化學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學生的心智得到了協調發展,真正做到了“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共同成長。但是,在課堂教學的實踐中也有不少困惑,比如分層數學的課堂設計較為繁雜,課堂教學中各層次學生的授課時間不易把握等等。但我們相信在不斷的探索與實踐中,分層教學將逐漸趨于完善,真正讓教育的陽光溫暖著每個學生的心靈,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獲。
(朱紛,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2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