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娜
摘要: 學具形象、直觀、易操作,迎合了小學生直觀、形象的思維特點,在英語教學中讓學生利用學具在玩中把具體的感知和抽象思維聯合起來,有助于他們掌握抽象的英語單詞和奧妙的英語知識,使教學內容直觀化,使教學過程活動化,從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關鍵詞: 小學英語教學學具操作學習興趣記憶力創新思維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中國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腦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改革的對策是使手腦聯盟?!睂W生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和興致參與課堂活動,使英語課堂教學呈現出豐富性和多變性。尤其是在素質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師與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眼、耳、口、手、腦并用,充分調動多種感官,提高教學效率,加強直觀教學和實際操作,已經成為當前小學英語教學的改革趨勢。學具操作是優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益和質量的一種重要手段。所以,學具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是一種重要的學習資源。
一、運用學具操作,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具不能僅僅是展品,只起到靜態和平面的視覺效果,還應盡可能發揮動態和立體的作用,如教師發揮創造性制成的Flashcards,具有運用簡便、靈活、新穎的特點,學生除了能看到聽到之外,還可以去觸摸,去操作,使英語教學變得生動有趣,也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更多的有利條件。如在進行PEP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有關天氣情況及選擇穿衣的教學內容時,因為課堂上是很難將一年四季不同的氣候及穿衣狀況較真實地展現出來的,所以我自制教具,把天氣情況做成下雨、下雪、刮風、多云和晴天等五張插入式卡片,小女孩的上身做成襯衣、夾克衫、毛衣、T恤衫等五張插入式卡片。新課學習時的操練、運用環節都用該教具。如請五位學生(A、B、C、D、E)進行如下活動,A學生說:“Its hot today.”B學生立即將相對應的天氣圖插入版圖窗框的位置。C學生問D:“Mum,Can I wear my T-shirt?”D學生答:“Yes,You can.”E學生立即選出相應的著衣圖并插入人物頭像中。其他學生在這一活動中當裁判,對五位同學說的、選的是否正確作出判斷。隨著卡片的翻動,我猶如魔術師,學具如同萬花筒,而學具通過學生的親自操作,變成了他們的學具,一下子把課堂氣氛推到了高潮。這樣教學,既激發了學生對學習英語的熱情,令他們學得興趣盎然,躍躍欲試,大膽表現,又使學生牢固靈活地掌握了英語知識,效果好,效率高。
二、運用學具操作,提高學生的記憶力。
在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是每位教師都頗感頭痛的熱點,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學得快,忘得快”的這一大特點,更給英語教師提出了挑戰。小學生在同一學習形式上不斷地重復讀,拼某些單詞,會學得枯燥無味,也會讀得毫無滋味,影響他們注意的穩定性,從而降低記憶力,影響學習興趣。從這一角度出發,運用多種學具開展詞匯教學,加深句子的熟練程度,使小學生不僅可以在學習中獲取知識,尋找樂趣,而且可以在樂中學,在樂中提高記憶力,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在鞏固詞匯教學中,我先準備好學習卡片(不出現文字),卡片中只畫圖,每四人一小組發一套卡片,讓成績好的學生來當組長,讀單詞,其他學生一聽單詞,便以最快的速度把卡片搶到手,又快又多者為勝,勝者可獲得一顆紅星。在這個游戲中,要學生不僅記住單詞的發音,達到熟練的程度,而且反應敏捷,才可以獲勝??ㄆ粌H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訓練了學生的聽力能力,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記憶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運用直觀的教學手段,對各項復習內容恰到好處地處理,這樣,舊課就會像舊房子改造一樣,令人耳目一新,自然會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重新點燃他們的學習熱情。
三、運用學具操作,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江澤民指出:“創新能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迸囵B創新精神是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所以,我們必須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教師要通過學具,給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更大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把操作與思維聯系起來,從而讓操作成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源泉,通過操作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我通常鼓勵他們:“Come on! You are the best one!”同時注意學生智力的開發和能力的培養,設計一些富有創造性和挑戰性的游戲。如讓一個學生在黑板上畫出幾個抽象的圖形,讓其他學生猜。T:Whats this in English?學生的想法多種多樣,有的把方形猜成一塊田,一塊黑板,一扇窗,等等;有的把圓形猜成一個球、一個蘋果、一個橘子、一個鐘,等等。學生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運用所學的詞語來表達。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實踐中,教師讓生動手操作學具,自主探索,獲取知識,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悅,也盡力給學生創造實踐的機會,能讓學生說的,教師不說:能讓學生用學具動手操作的,教師不動,因此,學具教學更能表現出它們的能力、興趣和態度,更容易表現出他們的特長。根據這一優勢,英語教師可以采用學具作為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以最好的精神狀態接受新的語言知識,從而使學生由“學得樂”而“樂于學”,持續地保持英語學習的興趣,使英語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參考文獻:
[1]宋金月,金鶯.英語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黃碧霞.教具的自制和運用.中小學外語教學,2006.06.
[3]段繼揚主編.創造性思維.湖北科技出版社,1994.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5]朱智賢.兒童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