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提古麗 黃富凱 馬佳萍
[摘要] 目的 了解我院門診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為進一步規范臨床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據。 方法 隨機抽取2012年第一季度門診處方14 995張,統計抗菌藥物使用情況,評價門診抗菌藥物使用合理性。 結果 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為12.7%;口服抗菌藥物處方數為1 714張,占總數90.1%;注射抗菌藥物處方數188張,占總數9.9%。單用抗菌藥物治療處方數1 791張,占數94.2%;聯用抗菌藥物治療處方數110張,占總數5.8%。 結論 我院門診抗菌藥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使用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應引起重視。
[關鍵詞] 抗菌藥物;門診處方;合理用藥;使用頻次
[中圖分類號] R95[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24—0015—02
Clinical analysis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used in our outpatient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12 year
Patiguli HUANG Fukai MA Jiapi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Jimsar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Jimsar 8317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tibacterial use in outpatient department in our hospital in order to further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standardized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14 995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and evaluated the rationality of outpatient antibacterial use. Results The outpatient antibacterial use rate was 12.7%; the number of oral and injection antibacterial prescriptions was 1 714, 188 respectively, amounted for 90.1%, 9.9% of total prescriptions; the number of single and combination antibiotics was 1 791, 110 respectively, amounted for 94.2%, 5.8% of total prescriptions.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 in outpatient in our hospital is basically reasonable, but there also exist irrational using drugs problems, should be pay more attention.
[Key words] Antibacterial drugs;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Rational use of drugs; Frequency of use
為了解我院門診貫徹執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的工作成效及存在問題,進一步完善合理用藥檢查和指導的工作制度,有效地持續提高合理用藥水平,隨機抽查2012年1~3月門診處方14 995張,對使用抗菌藥物的處方進行審核、統計、分析和總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本院2012年第一季度門診西藥房處方14 995張作為調查分析使用。
1.2方法
自行設計調查表,內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齡、科別、診斷、抗菌藥物品種、用法用量、給藥途徑、聯合用藥等,根據處方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抗菌藥物使用率
在抽取的14 995張處方中,抗菌藥物處方數為1 902張,門診處方抗菌藥物使用率為12.7%,其中1月、2月、3月抗菌藥物處方數分別為537、639、726張,處方抗菌藥物使用率15.4%、12.4%、13.3%。
2.2 抗菌藥物給藥途徑
門診處方抗菌藥物治療主要以單用口服治療為主,在1 904張抗菌藥物處方中,口服抗菌藥物治療處方共1 714張,占總處方數90.1%;注射抗菌藥物治療處方共188張,占總處方數9.9%。
2.3 抗菌藥物聯合使用情況
單用抗菌藥物治療處方數1 792張,占總處方數94.2%;聯用兩種抗菌藥處方數110張,占總處方數5.8%
2.4 抗菌藥物使用頻次
抗菌藥物處方中使用頻率從高到低排列前5名依次是阿莫西林分散片、頭孢氨芐甲氧芐啶膠囊、阿奇霉素分散片、阿奇霉素糖漿和替硝唑片,見表2。
3討論
3.1抗菌藥物使用分析
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為12.7%,符合衛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及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活動方案的要求,使用阿莫西林、頭孢氨芐甲氧芐啶及阿奇霉素較多,與門診上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患者較多有關,而阿莫西林屬于非限制使用抗菌藥物,屬于氨基青霉素,其口服生物利用度高,主要用于呼吸道、泌尿生殖道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與克拉霉素或替硝唑合用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頭孢氨芐甲氧芐啶是頭孢氨芐與甲氧芐啶的復方制劑,對青霉素酶、酸/堿穩定,適用于敏感菌所致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和軟組織感染。
3.2 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情況分析
3.2.1 無指征用藥或預防用藥指征不強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明確規定,抗菌藥物使用必須具有明確指征。本次抽查無指征使用抗菌藥物或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指征放寬的處方占總處方的1.5%,如臨床診斷“上呼吸道感染”處方使用抗菌藥物明顯違反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如屬病毒、細菌混合感染或繼發細菌感染,婦科月經失調、軟組織損傷等使用抗菌藥物,臨床診斷應注明清楚。這既有患者夸大抗菌藥物效果,思想上強烈要求使用抗菌藥物的因素,也有醫師自信心不足盲目使用抗菌藥物的因素。
3.2.2 選擇抗菌藥物不適宜衛生部頒發[2009]38號文件規定:氟喹諾酮類藥物的經驗性治療可用于腸道感染、社區獲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區獲得性泌尿系統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療要在病情和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逐步實現參照致病菌藥敏試驗結果或本地區細菌耐藥監測結果選用該類藥物。而我院選擇抗菌藥物不適宜占總處方4.2%,如診斷“陰道炎”使用阿莫西林或頭孢氨芐甲氧芐啶。陰道炎可分為細菌性陰道炎、念珠菌性外陰陰道炎和滴蟲性陰道炎。細菌性陰道炎的最常見病原體為陰道加德納菌、各種厭氧菌和動彎桿菌屬,念珠菌性外陰陰道病的病原體80%以上為白念珠菌,滴蟲性陰道炎的病原體為毛滴蟲,可同時合并細菌或念珠菌感染。因此細菌和滴蟲性陰道炎治療宜選口服甲硝唑或替硝唑。
3.3總結
我院為縣級二甲醫院,由于不同的病情需要,抗生素應用品種相對較多,所涉及種類主要為β—內酰胺類、大環內酯類、硝基咪唑類及合成抗菌藥喹諾酮類等。門診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現在無指征使用抗菌藥物及選用抗菌藥物不適宜兩個方面。本次調查顯示,頭孢菌素及其復方制劑特點是抗菌譜廣、不良反應小,但價格較貴,此類藥已成為我院臨床醫師抗感染用藥的首選藥物之一,可能與細菌對喹諾酮類的耐藥性逐步升高等因素有關,應引起我們的關注。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使用量在逐步提高,可能與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多發季節有關,而呼吸道感染主要致病菌除病毒外,還包括肺炎鏈球菌和肺炎支原體、衣原體,而大環內酯類對以上病菌都有很好抗菌作用,因此用量在明顯上升。
我院按照衛生部抗菌藥物相關規定要求,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制定了抗菌藥物有關制度及考核標準,嚴格執行相關規定制度,使我院抗菌藥物使用逐步規范、合理,但在藥物的適應癥及選擇方面存在不合理現象,應引起醫院及相關醫務人員的重視,并制定解決措施。
[參考文獻]
[1]賈來喜. 談談阿莫西林的合理和正確使用[J]. 中外健康文摘,2011,8(43):394—395.
[2]高貴平. 淺析西藥阿莫西林在臨床上的應用[J]. 中國實用醫藥,2010, 5(24):150—151.
[3]肖青. 應用蘭索拉唑聯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療消化性潰瘍臨床觀察[J]. 中外健康文摘,2012,9(7):258.
[4]楊紹珍. 甲硝唑和替硝唑不同給藥途徑治療滴蟲性陰道炎的療效觀察[J]. 中國醫藥導報,2012,9(9):52—53.
[5]王琰. 311例陰道炎患者病原菌培養結果分析[J]. 醫學檢驗與臨床,2010,21(6):128.
[6]李贊東. 2008—2009年我院抗菌藥物應用情況分析[J]. 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0,10(8):713—715.
[7]章道華,吳菁. 阿奇霉素治療支原體肺炎療效觀察[J]. 中外醫學研究,2010,8(6):26—27.
[8]曾凡軍. 阿奇霉素用于下呼吸道感染轉換治療80例臨床觀察[J]. 中國實用醫藥,2010,5(24):127—128.
(收稿日期:201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