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月紅 徐月美 涂新穎
[摘要] 目的 對75例PICC置管盲穿后產生機械性靜脈炎的發生率進行觀察比較。 方法 將75例行PICC置管盲穿的患者隨機分成兩組,以選擇貴要靜脈穿刺的患者為實驗組,共38例,其余行頭靜脈穿刺,為對照組37例,兩組患者置管時體位擺放、導管型號選擇、置管時機選擇、置管后護理方式均相同,無統計學意義。 結果 觀察兩組機械靜脈炎的發生率,實驗組發生機械性靜脈炎5.26% ;對照組發生機械性靜脈炎為21.6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結論 與頭靜脈穿刺相比較,貴要靜脈穿刺能大大減少靜脈炎的發生。
[關鍵詞] 貴要靜脈;盲穿;PICC;機械性靜脈炎
[中圖分類號] R472.9[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24—0079—02
經外圍靜脈中心置管因其留置管時間長,能夠安全地輸注刺激性藥物,保護患者血管,減輕患者痛苦,在臨床已被廣泛應用。目前國內PICC置管多利用肉眼觀察或超聲引導[1],但由于各方面條件限制及影響,在我院主要以肉眼觀察(即盲穿)為主要方法,故仍存在一些并發癥[2]。尤其是機械性靜脈炎的發生,總發生率達17.0%。常發生于穿刺后48~72 h[3],好發于穿刺點至上方8~10 cm處。我科于2005年1月~2009年6月對75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進行觀察,發現選擇貴要靜脈穿刺能降低機械性靜脈炎的發生率。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75例,男39例,女36例;年齡46~81歲,平均71.36歲;乳腺癌12例,腸癌16例,胃癌12例,肺癌15例,肝硬化失代償期20例;PICC置管留置時間為6~189 d,平均86 d。置管患者選擇的穿刺靜脈為:貴要靜脈38例,頭靜脈37例。方式:住院護理53例,居家護理22例。
采用德國貝朗公司生產的經外周中心靜脈導管,規格:0.8×1.4 mm/18G,均按BD無針密閉正壓按頭,敷料貼用1V3000,規格:4007,封管方式用脈沖式。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PICC置管產生機械性靜脈炎的因素很多,為探討其主要因素而采取防范措施提供借鑒,我科將75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分成兩組,以選擇貴要靜脈穿刺的38例患者為實驗組,另37例行頭靜脈穿刺的患者為對照組,將兩組發生靜脈炎的比率進行比較,其中置管時體位擺放、導管型號及置管時機選擇、置管后護理方法均相同,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2 機械性靜脈炎判斷機械性靜脈炎判斷,發生于置管后1~7 d,按《護理學基礎》中的診斷標準[4]評價。穿刺點及上方出現紅腫、痛或出現穿刺靜脈呈條索狀,觸摸有硬結,此并發癥的出現給患者帶來痛苦,并干擾了正常的臨床治療,護士應熟悉靜脈炎的分級標準。采用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靜脈炎程度判斷標準[5]。Ⅰ級:穿刺點疼痛、紅和(或)腫,靜脈無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Ⅱ級:穿刺點疼痛,紅和/或腫,靜脈有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Ⅲ級:穿刺點疼痛,紅和(或)腫,靜脈有條索狀改變,可觸及硬結。
1.3 統計學方法
對兩組方法發生機械性靜脈炎的比率進行比較,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χ2檢驗,P < 0.05為統計學差異顯著。
2 結果
兩組發生機械性靜脈炎的比較見表2。實驗組發生機械靜脈炎5.26%,對照組發生機械性靜脈炎21.62%。
3 討論
PICC置管產生機械性靜脈炎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置管時若導管抵著瓣膜或血管分叉處而不能插管到位。當輸注高濃度藥物時,導致血漿滲透壓改變,血管內皮細胞因脫水而變得粗糙,血細胞易集成血栓及藥物刺激局部靜脈,使靜脈痙攣收縮變硬導致局部組織的缺血、缺氧、壞死,形成機械性靜脈炎。其次導管尖端緊貼血管壁,如化療可使血管上皮細胞壞死,管壁變薄,彈性下降,肌性增加,靜脈萎縮變細,特別是腫瘤晚期患者食欲差,全身出現衰竭現象,機體抵抗力嚴重下降,一些患者極度營養不良,血容量不足、血管塌陷的患者血管痙攣、扭曲畸形[6],此時用力送管,將可能出現導管穿出血管外或血管內膜受損。而解剖學示貴要靜脈在肘窩處置斜行,位置較深,不利于穿刺,故可在肘窩上2 cm處進針,肘上血管直,路徑較長,便于送入送導鞘[7]。且其管腔由下至上逐漸變粗,血液流速快,置管時導管隨血流快速達到上腔靜脈,減少導管刺激血管內膜。且貴要靜脈靜脈瓣少,可以減少導管抵著瓣膜或血管分叉處,從而減少血管內膜受損,避免操作后血管內膜受損釋放組胺、5羥色胺、緩激肽、前列腺素及前列環素等炎性介質,這些物質能擴張細小血管,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從血管中滲出,形成局部炎性水腫并產生紅、腫、脹痛,從而亦可避免炎性區域的代謝產物刺激局部組織增生形成硬結,大大減少機械性靜脈炎的發生[8]。因此本文實驗組選擇貴要靜脈穿刺38例,發生機械性靜脈炎5.26%,對照組選擇頭靜脈穿刺37例發生機械性靜脈炎21.62%,兩組機械性靜脈炎發生率比較,統計學差異顯著。當然PICC置管對操作步驟及護理方法等要求規范,置管都是本作者及責任組長操作,多次參加省級PICC操作規范課程培訓,置管時嚴格無菌操作,選擇合適的置管時機,避開化療期,盡量選擇在化療前2 d及患者基本情況較好時,避開穿刺的遠端有損傷的皮膚、皮下組織有感染壞死處,送管時動作輕柔,避免快速送管反復牽拉,以免造成靜脈痙攣而無法送管[9]。切忌反復硬插且導管,尖端應達上腔靜脈中、下段位置。置管后避免置管側肢體負重,可做手指屈伸鍛煉。一旦發生機械性靜脈炎,應及時采用局部治療。武秀芹等[10]報道冰片乙醇液濕敷治療靜脈炎2~3 d有效率為96.07%。
PICC在臨床廣泛應用,要求專科護士及患者的共同配合參與。
[參考文獻]
[1] 鮑愛琴,聞曲,劉為紅. 超聲引導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術行PICC置管效果觀察[J]. 護理學雜志,2010,25(1):57—58.
[2]萬詩燕,鮑幸蘭,徐雪琴,等. 拔河式大角度快速穿刺在腫瘤患者靜脈穿刺中的應用[J]. 護理學雜志,2008,23(7):27—28.
[3]王春妹. 護理操作對PICC置管后并發癥的影響[J]. 護理研究,2004,18(6B):1099.
[4]殷磊等. 護理基礎[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56.
[5]付春華,趙雁,于瑩,等. 靜脈輸入硫酸鎂預防諾維苯所致靜脈炎的研究[J]. 中華護理雜志,2002,27(11):816—818.
[6]馬冬萍. 介紹一種應對PICC置管受阻的方法[J]. 護士進修雜志,2003,18(2):1084.
[7]馬姍,馬容莉,林靜,超聲引導和改良塞丁格技術置入PICC的研究進展[J]. 護理學雜志,2010,25(9):89—91.
[8]沈建英. 經外周插管的中心靜脈導管臨床應用探討[J]. 中華護理雜志,2001,36(10):786.
[9]高玲. PICC置管致機械性靜脈炎相關因素分析與對策[J]. 齊魯護理雜志,2009,16(5):75—76.
[10]武秀芹,吳明杰,趙立格. 冰片乙醇浸泡液濕敷治療甘露醇致靜脈炎[J]. 護理學雜志,2010,25(9):79.
(收稿日期:201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