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忠
【摘要】 在煤炭企業資源整合步伐的全面推進中,財務風險防范是重中之重,為了盡可能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問題,必須認真研究和防范整合過程中出現的資金風險。文章分析了煤炭企業資源整合中的主要資金風險,并針對性地提出了有效的應對辦法。
【關鍵詞】 煤炭企業; 資源整合; 資金風險; 防范
近年來,隨著山西省大力推進煤炭企業資源整合工作的全面進行,各大煤炭企業第一階段的整合工作基本結束。在整合重組過程中,企業支付了大量的出讓金、并購款、資源價款、前期投入等巨額資金,這部分資金在給煤炭企業帶來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同時,占用了企業大量的流動資金,并且隨著復工復產、技改、基本建設等的進行,企業還必須源源不斷投入資金。如何管理好前期及后續資金,防范資金風險,是值得決策層和經營者深思的課題。
一、資源整合中投入資金所面臨的主要風險
(一)前期為了占有資源盲目投資,付出的成本巨大
資源整合前期為響應山西省政府大力推進煤炭企業兼并重組的號召,各大煤炭企業集團按照劃定的區域全面收購,在收購的過程中為了迅速占有資源,通過和對方協商、談判,簽訂協議,企業付出了大量的出讓金。這部分資金來源于企業的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資源整合占用資金巨大與企業融資渠道單一的矛盾日益突出,巨額的貸款到期還本付息,面臨很大的財務風險。
(二)資源整合礦井巨額的投資,短時期內很難見效,會影響企業經營資金鏈
眾所周知,資金鏈是現金——資產——現金(增值)的循環,是企業經營的過程,企業要維持正常運轉,就必須保持這個鏈條的循環良性。企業作為經濟活動的載體,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資源整合礦井投資巨大,建設之初效益效率低下,沉淀了大量的資金,嚴重影響企業正常運行。此狀況若不引起企業管理者足夠的重視,隨著市場變化及企業擴張,問題就會暴露出來。一些資金鏈的斷裂導致企業經營陷入困境,表面看是問題的直接反映,其核心是企業缺乏管理財務風險和控制現金流的能力。
(三)缺乏資金風險預警機制,只考慮當前支出,未進行合理的風險預警與評估
企業面臨的風險是多方面的,諸如:安全風險、戰略風險、財務風險、市場風險、運營風險、法律風險等。就財務風險而言,資金風險是財務風險中的首要風險,應當重點防范。風險管理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化解風險,把風險的危害降至最低。因此,風險管理重在“防范”,預警是有效防范的重要手段,企業在這方面嚴重空白。
二、資源整合中資源風險應對措施
(一)建立重大事項聯簽制度,嚴格付款比例和時點,最大限度地控制資金流失風險
重大事項聯簽制度是指公司的有關重大經濟事項須按規定經董事長、總經理、財務總監(總會計師)中的二人或多人聯合簽署,方為有效并可支付的制度。重大經濟事項主要是指涉及公司重大資金支出、財務運作和可能對公司財務狀況等產生重大影響的經濟活動(固定資產投資、股權集權投資、投資性資金貸款、提取壞賬資金準備、資產處置、資產抵押、關聯交易以及擔保等事項)。資源整合投資符合企業經營活動中的重大事項,款項的支付應嚴格按照中介機構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審計報告,經相關上級部門審核后,實行領導班子聯簽制度,按規定比例支付價款,特殊事項的價款支付,必須經過董事會通過方可支付。企業接收后前期復工復產投入,企業應按《公司法》要求對方股東按股比出資,企業自行投入的材料、人工費等支出必須經對方股東認可。通過建立資金支付制度和重大事項聯簽制度,有力地制衡對方股東承擔自己的資金支付義務。
(二)樹立成本效益原則,對項目進行充分的評估分析,算好投入產出賬,杜絕無效投入
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大的經濟效益。資源整合的目標要社會效益與企業效益相結合,重點突出企業效益,樹立成本效益觀念。所謂成本效益原則就是要從“投入”與“產出”的對比分析來看待投入必要性、合理性,對項目進行效益分析與評估,通過分析顯現效益的快慢程度來決定投入的輕重緩急,堅決杜絕無效投資。
(三)建立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是資金風險管理的一條途徑
加快符合條件礦井的投產速度,通過全面預算將企業的經營方針、經營目標轉化為詳細的經營計劃和財務計劃,以數量化形式加以表達,通過全面預算進行事前籌劃,評估可能產生的財務風險,并采取相應的風險策略,控制和緩解風險,以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目標確定后通過定期召開財務預算執行分析會議,分析各預算執行單位的財務預算執行報告,全面掌握財務預算的執行情況,研究、落實解決財務預算執行中存在問題的政策措施,糾正財務預算執行的偏差。分析預算執行情況也需要綜合有關財務、業務、市場、技術、政策、法律等方面的相關信息資料,根據不同情況分別采用比率分析、比較分析、因素分析、平衡分析等方法,從定量與定性兩個層面充分反映預算執行單位的現狀、發展趨勢及其存在的潛力及危機。
(四)建立有效的資金風險管理預警系統,防患于未然
資金預警系統是企業內部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構,通過對國家政策的研究、判斷,收集相關的資料信息,監控風險因素的變動趨勢,評價資金風險狀態偏離預警線的強弱程度,向決策層發出預警信號并提前采取預控對策,回避和防范資金風險。
建立健全資金風險預警系統就是把風險預警機制引入企業內部,使企業、管理者、員工共同承擔風險,為使預警分析組織體系的功能得到正常發揮,企業應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的組織機構,由具有現代經營管理知識的管理人員組成,同時聘請金融機構專家進行指導,借助財務軟件和模型,以信息化為平臺,通過信息的收集、傳遞、整理、分析,運用模型和專業指標分析,對資金的風險程度量化,并設定不同等級的資金預警狀態,這個量化過程需要有資金預算作支撐。完整的資金收支預算可以提供資金收入總量及來源構成、支出總量及支出構成等信息。同時制定本企業正常指標區間和風險預警指標區間,然后通過一系列指標控制,既充分利用財務杠桿收益,又避免財務風險,使企業效益最大化。在建立了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后,企業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制定相應切實可行的資金風險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資金鏈是企業不斷發展的源泉,企業只有建立有效的資金風險防范機制,才能獲得預期的收益,最大限度地促進煤炭資源整合整個過程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