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宏亮
【摘要】 根據《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我國會計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山西省財政廳于2011年制定了《山西省會計信息化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這意味著在山西省轉型跨越發展中,會計信息化工作將全面推進,會計工作將發揮更為巨大的作用。按照規劃綱要內容,充分利用學歷教育、繼續教育、實踐鍛煉、交流培訓等途徑和方式培養會計信息化人才,以完成會計信息化人才建設任務,確保會計信息化人才建設與全面推進會計信息化工作的要求相適應。伴隨信息化進程的全面推進,“山西省會計電算化應用技能大賽”這一品牌賽事將持續以全新的模式全面推進,與此同時,會計信息化技能大賽作為孵化器,培育了大量的會計業務全面精通的會計人員,涌現了大批成績優秀的選手,為會計人員隊伍建設、會計人員培養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作為曾經參賽選手,作者就會計信息化大賽培養人才的模式進行研究,對全新培養模式提出見解。
【關鍵詞】 會計; 培養; 模式; 信息化; 大賽
一、會計信息化大賽基本情況簡介
會計信息化技能大賽主要基于全面信息化環境下的仿真企業展開,考核參賽代表隊網絡環境下信息化實務綜合應用水平。各參賽隊由五名選手組成,分別承擔會計主管、總賬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出納五個崗位職責。參賽隊涵蓋了省內各個行業企業以及行政事業性單位。
比賽過程中以生產型企業一個月的會計全部業務為基礎,主要包括外部銀行業務、市場業務、稅務業務,企業內部憑證編制、材料核算、報表編制、財務分析等業務。比賽過程中所需的外部市場單據及資料,全部以仿真企業、稅務、市場部門提供,部分內部單據通過遠程互聯方式,由真實企業直接采集并交給各參賽隊進行賬務處理。現場的成績全部通過計算機自動評分,選手和現場觀眾可以實時看到選手的成績和答題狀態。
二、培養模式分析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1年末先后已有5 000余人次參與到各級各類會計信息化培訓中來,近1 000余人次參與前期的選拔賽,一批業務骨干和優秀選手脫穎而出。另據統計,在之前參與歷屆山西省信息化會計競賽的選手中,已經有近50名選手走上了各級領導崗位,競賽已經成為煤炭行業會計優秀人才的孵化器,以下是按照參加大賽的整個過程,對模式的具體分析。
(一)崗位設置促進會計領域專業人才的高精尖
信息化技能大賽的崗位設置分為財務主管、總賬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出納。不同的崗位在實際工作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這就為組隊參賽的選拔、培訓人員提出了較高要求,財務主管負責在比賽中的整個隊伍協調與指揮,客觀上要求主管必須具有較高業務能力的同時具備領導能力;總賬會計負責串聯整個比賽過程,記賬速度及準確性將最終影響比賽的走勢和成績;成本會計負責材料、產成品的核算,自身業務水平要求較高;財務管理崗位設置較為靈活,準確完成自己業務的同時,還要盡可能在團隊中承擔更多的任務;出納負責與外部市場、稅務、銀行的銜接。
五個崗位各司其職,但在整體中相互依存,這就要求在自身領域保持較高的業務能力和團隊意識。臺上競賽的兩個小時的正常發揮需要賽前無數次的配合與練習,配合與練習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學習的過程。會計業務的結合性、聯系性較為緊密,這就客觀上要求每個人都要在自身領域保持較高水平的同時,對其他人的業務也必須了解掌握。這個完善的過程無形中推動了各個崗位業務水平的提升。
(二)培訓教學、競賽考試模式促成學術培養與應用實踐的有機結合
傳統會計人才培養的基本模式為教師課堂講授,這種“一言堂”式的教學,只是注重了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知識的應用和實踐技能的培養。市場導向培養模式是指會計人才培養應著重于滿足社會和市場的需求,培養會計人才從事會計專業實際工作的能力,這種市場導向源于以社會為中心的價值觀,是“功利主義”的“工具論”教育價值觀,它把市場需求作為會計人才培養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認為會計人才培養的價值首先是滿足社會和市場對會計人才的需要。它以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有效途徑,表現在很多問題上都以是否有利作為衡量的標準。比如對學與術的關系問題,從教學上看,學是認識世界的范疇,解決是什么和為什么的問題,而術屬于改造世界的范疇,解決的是如何去做的問題,是重術而輕學,而按照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學與術應當是相互促進,緊密聯系的。
會計信息化教學、培訓模式一方面側重對學術教育的培養,通過聘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等學術專家,先將會計制度、財務管理、電算化等有關知識進行全面總結與梳理,在師資力量上保證了業務學習的較高水平。而在培訓方式上,采用現場教授、模擬比賽的方式進行培訓,首先參賽隊具備了參賽的基本業務能力和基本知識,了解比賽的流程后,每個環節都按照比賽來進行培訓;其次,在模擬比賽的過程中,無論針對業務還是技術應用上的問題,現場進行指導講解,同時針對崗位業務中的疑點、難點進行分析研究;最后將每次培訓進行總結歸納,從而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增強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提升實踐應用的能力。
(三)有序的競爭機制推動行業整體水平的全面提升
會計信息化大賽是一種全新的比賽形式,而比賽歸根結底就是一種競爭機制。競爭機制是市場機制的內容之一,是商品經濟活動中優勝劣汰的手段和方法。在會計人才培養模式中,這種機制的引入,主觀上為比賽帶來豐富的內容、刺激的視覺效應;客觀上為參賽隊之間、參賽隊員之間、參賽隊內部之間全方位的比較提高起到推動作用。競爭機制對推動行業整體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競爭必然有勝利者,勝利者的價值體現在行業內就是一種業務能力與水平的認可,這種競賽機制充分使會計人員的個人價值在團隊中、行業內得以體現。競爭機制推動行業間內部比較,排名的危機意識會使會計人員更加增強進取心和敬業精神。
2.參賽隊員之間的個人競爭機制實際是“鯰魚效應”的正效應作用。會計信息化大賽的會計人員往往都是在企業中有較高業務能力,經過嚴格選拔的代表,也就是說五個崗位選手都是來自各企業的會計精英,通過競賽機制,發現與同行業領域中的不足,從而進一步彌補差距。這個發現問題、尋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無形為會計人員提升水平起到推動作用。
3.競爭機制為參賽隊內部帶來個人成績與團隊榮譽的問題,參賽隊內部具有合作觀念,形成優勢互補成為在競爭中獲勝的關鍵因素。團隊的綜合成績依靠五個崗位的個人成績,個人成績又取決于其他崗位的合作。以競爭機制為背景的團隊共同愿景,是以團隊學習、團隊協作、發揮個人崗位才能、重視他人意見為基礎的。可見在競爭機制、競爭型團隊構建中,不僅會計人員的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得到強化提高,而且職業道德、職業修養方面同樣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會計信息化大賽逐漸成為一種全新的會計人員培養模式,在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等方面對會計人員進行教育培訓,通過引入競爭機制提高了會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職業道德水平和實踐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 山西省會計信息化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2011.
[2] 徐雙榮.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熱點及發展趨勢[J].現代教育科學,2006(5).
[3] 王虹.論以企業為依托的會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0(3).
[4] 張立恒.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模式選擇研究[J].財會通訊,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