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小瓊
摘要: 在英語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下,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的意義日益重要。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zhì),面向全體學生,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英語的興趣,提高課堂的參與程度,讓英語課堂“活”起來。
關鍵詞: 新課程英語課堂“活”起來
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具有生命力的、開放的、發(fā)展著的活的系統(tǒng)。如何運用合乎語言性質(zhì)、合乎自身特點的教學方法,使英語課堂“活”起來,是英語教育工作者理應探討的問題。我認為教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活化英語課堂教學,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一、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zhì)
教師作為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應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我素質(zhì)。
(一)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關愛學生。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把培養(yǎng)學生能力放在首位。教師的勞動對象極其特殊,他們?nèi)际强伤苄源蟆⑸硇纳形闯墒斓闹袑W生。教師的言談舉止、待人處世,乃至氣質(zhì)、性格等,都對學生起著熏陶、感染和潛移默化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自身執(zhí)教自律、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教育、關愛每一個學生。
(二)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英語教師必須是終身學習者。未來的社會是一個學習化的社會,教師應該終身學習并不斷進行自我提高,自動調(diào)整自己的知識結構,開闊知識視野??茖W進步日新月異,新生詞匯不斷涌現(xiàn),諸如時下流行的網(wǎng)絡用語“限時搶購——scare buying”,“時尚達人——fashion icon”,娛樂業(yè)流行的“主打歌——title track”,等等,如果教師不能做到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發(fā)展潮流,就很容易在知識面上出現(xiàn)落后現(xiàn)象,就不能把學科的前沿知識及時地輸送給學生。所以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知識并努力投身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踐中,利用多媒體教學,更新自己的教學手段,提高英語教學質(zhì)量。
二、面向全體,注意激發(fā)后進生的學習興趣
一節(jié)完整的課堂學習是由全班來完成的,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班上一部分學生知識欠缺太多,這常常會給整體教學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如果放棄少數(shù)后進生,只注重另一半,我們的課堂氣氛就會毫無生氣。為此,我們要對這一部分同學投入更多的精力。
(一)從多方面關心愛護他們,和他們建立情感。因為情感是內(nèi)在動力的發(fā)源地,沒有情感就不可能有學習動力。所以教師應深入了解他們在學習中存在的障礙,有目的、有計劃地幫助他們克服,鼓勵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在課堂上有意識地讓他們回答一些較容易、簡單的問題,表揚、鼓勵與糾正相結合,如他們回答問題對時,應說:“You are great,thank you.”他們說錯時,不要責備他們,而要說:“Dont worry,try again.”使他們感覺到成功的歡樂和喜悅,逐漸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在小組表演或練習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將這一部分同學與其他程度的同學編在一起,同學之間的幫助與配合也能更好地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
(二)將競爭機制引入英語課堂教學,激發(fā)后進生的進取心。中學生具有很強的進取心和榮譽感,學生的競爭意識強烈。將競爭機制引入英語課堂中,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形式。為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各種各樣的競賽活動,如單詞競賽、課文朗讀比賽、英語作文比賽,等等。例如在學習“Whats your favorite food?”這課時,我設計了一個類似“幸運52”的游戲,每組3個學生,背對屏幕站好,其余學生用英語描述屏幕上出現(xiàn)的水果、食物,同時計時,最先猜對該食物名的為優(yōu)勝者。這樣使學生反應熱烈,在競爭其間感受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并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豐富多樣的競賽活動激起了后進生的進取心,使后進生也樂于參與,樂于學習。
三、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提高課堂的參與程度
課堂應是學生學習、發(fā)表思想和觀點的自由天地。尤其是英語課,要在輕松、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中,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拘一格,綜合學生、教材、方法及自身的特點,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使學生們保持高昂的情緒,使英語課堂氣氛濃郁、生動活潑,從而使學生樂學英語。
(一)重視感情投資,讓課堂教學充滿情感。新課程旨在培養(yǎng)在校學生成為完整的人,師生互動的主體是人。“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英語課堂教學不僅僅是認知信息的交流過程,更是師生間情感交流的過程,是師生兩個角色之間情感交融、共鳴的過程。情感互動在師生互動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英語教師應重視情感投資,善于運用感情感染學生的情緒,使一些不感興趣的學生因教師富有感情的講授而產(chǎn)生興趣。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師生情感交融需要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寬容和理解,需要學生的“敞開”和“接納”。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首先應該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尊重學生。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熱情鼓勵學生質(zhì)疑辯論和勇于發(fā)表意見,盡可能鼓勵學生,寬容學生,如課堂上經(jīng)常說:“Great.”“Interesting.”“That is a good idea.”“I am glad to hear that.”當學生出現(xiàn)錯誤時應引導其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矯正。此外,教師要克服自身的消極情感,不沮喪、不氣餒;要張揚自己性格、情感中良好的一面,善于以自己的熱情溫暖學生,以自己積極的情感感染學生,轉化學生。如上臺精神飽滿,面帶微笑,講課抑揚頓挫,生動有趣,使學生如沐春風,時時給學生以美感。
(二)課堂上精心設疑,適時點撥,引導發(fā)散思維,開創(chuàng)“用英語思維”的教學模式。實踐證明,新課程英語課堂教學呼喚發(fā)散思維和英語思維,而學生的小組合作、探究、討論、質(zhì)疑并提出新異問題是訓練發(fā)散思維的最好活動形式。因此,教師要充分地讓學生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積極探索求異,堅持獨特見解。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蘊含創(chuàng)造性的因素,通過巧妙的創(chuàng)設情境,給予每個學生積極參與的機會,讓他們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開展創(chuàng)造性的對話交流活動,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如在教學“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一單元時,不應該直接地用Yes或No結束話題,而要讓師生互動起來。我先從電影的類型出發(fā),用“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提問,學生作出多種回答:“I like action movies/cartoons/documentaries/thrillers/comedies/tragedies/romances.”提出了一系列他們感興趣的影片。這樣,既擴大了學生的詞匯量,又豐富了他們的發(fā)散思維。我再問:“Why do you like them?”學生躍躍欲試地答:“I like them because they are interesting、exciting/scary/funny/romantic/successful/wonderful.”說出了許多描繪性形容詞。我又問:“Whos your favorite star?”這個話題剛好切中學生的興趣點,他們爭搶回答各自的心中偶像,表達各自的情感和理由。可見教師的靈活誘導和創(chuàng)新教學是活躍課堂氣氛的關鍵。
(三)教師要堅持快樂式教學理念,多鼓勵,少批評。英語教師教學態(tài)度要親切、自然、大方,在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的基礎上進行積極溝通、交流,這是做到快樂式教學的第一步;第二步便是要想盡辦法把課堂變得生動又有趣。因此,教師必須全身心投入,精心安排,布置好每一堂課,切忌模式單一、教法老套。不然的話,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不起來,教學就不能引導進一步的思考,更談不上快樂了。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通過“Free Talk、Asking &Answering、Discussing、Sentence-making、Dialogue Performance”等教學模式讓學生們多說多練,并加以更正、補充和講解,力求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實現(xiàn)學生互動和師生互動,對學生進行能力訓練和培養(yǎng)。注意把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和教學手段引入課堂,運用多媒體,使用課件教學,為學生提供形象、直觀、逼真的教學環(huán)境,這樣,學生會興趣濃厚,思維活躍,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知識,增長能力。此外,教師應做到時刻鼓勵那些有進步的學生,哪怕只是一丁點兒進步,也要抓住機會,多鼓勵,少批評,激發(fā)每一名學生的表達欲望,增強表達能力的自信心和自覺性。
總之,要讓英語課堂充滿活力,就一定要把它變成學生樂于學習的場所,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課程改革呼喚全新的英語教學,只有讓我們行動起來,共同努力,多作嘗試,敢于標新立異,才能推動英語課堂教學的改革。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
[2]張奕奕.互動式英語課堂教學創(chuàng)建策略.中學外語教育學,2005,(3).
[3]喬國紅.怎樣讓英語課堂活起來.世紀橋,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