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翠英
我在講七年級(上)思想品德課第五課第二節“發現我們的潛能”一課時,課后安排了一節實踐活動課。
一
活動方案如下。
全班分四組,每組10—11人。每組同學各自討論嘗試挖掘自己的潛能,看哪組做得更好,經過同學們課前的精心準備,每組中選出四個人為代表展示本組的成果。
有展示圖文結合顏色鮮明的手抄報,有展示悅耳動聽的歌曲演唱,有展示基本功雄厚的軟筆書法,最讓人意外的是第四組推出四個人分別推銷不同的四種小商品。這一組的實踐目的是發掘自己的語言表達潛能。組長說:“我們都不會做買賣,也沒做過買賣,但我相信將來我們這些人中一定有能做買賣的人,就從推銷這幾款小商品開始吧。”這一組引起了我的注意。針對這一組的展示情況,同學們一致推出我們班的學習委員是今天最優秀的推銷員。我原計劃四組展示后,做總結選出優勝組就結束這次活動課,但看到第四組有所創新,臨時決定活動課改變一下方式。
就剛才的推銷小商品活動,我倡導同學們全員參加。我們班的學習委員推銷的商品是505膠,大家一起把這位同學的推銷語給予補充,把這一小商品更好地介紹給用戶。最后我們一致認為推銷商品要包括這款商品的性能和用途,使用時注意的事項、售后服務等內容。這時讓剛才我們選出的優秀推銷員重新按照補充后的內容再推銷一次,同學們發現比原來介紹的內容好了很多,并且在我的倡議下,共同鼓勵一位平時話很少的男同學做推銷商品的主要發言人。讓這個同學嘗試著說,這位同學在同學和老師的鼓勵下,很靦腆地站了起來,認認真真地重復了一遍。后來這位同學在日記中寫道:“通過這次活動的實踐體驗,我對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了信心。如果在未來的道路上,我信心不滿的時候,就讓這次推銷商品的情景鼓勵我。”這說明這次活動發掘了他的語言表達潛能,增強了他的自信心。正如小寒涅卡說的那樣:“一個人只有在實踐中運用能力,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
二
針對這一教學案例我有如下思考。
1.這一活動的實踐過程,深化了思想品德課的新課程理念。
新課程理念有“初中生逐步擴展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堅持正確價值觀引導與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實踐相統一是課程的基本原則”。這四組學生的展示素材都源于他們的生活實際。在展示過程中學生進行了思考,并且積極參與活動,特別是讓不喜歡說話的學生推銷商品,注重了課內課外的結合,鼓勵了學生在實踐中積極體驗,幫助了學生樹立自信心,體現了新課程理念。
2.遵循課程標準中的教學原則。
這次活動課及教學過程和效果,體現了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遵循了“強調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等教學原則。面對豐富多樣的學生生活,利用初中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同組合作,異組競爭。通過討論、情景分析等方式,在合作和分享中豐富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在自主探究和切身體驗的過程中提高學習能力,使學生在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中獲得多方面的感悟。
3.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充分利用了學生資源和實物資源。學習委員精彩的推銷過程和不喜歡說話的學生做主要的推銷商品發言人是學生資源,需要推銷的小商品就是很好的實物資源。
4.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首先,這次推銷商品的實踐活動,在“發現我們的潛能”這一課時的教學中可以應用。它的作用是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認識商品的功能用途的能力。
其次,如果把推銷商品的廣告語做一下改動,夸張商品的性能,就可以用在講八年級上冊第十課的第二課時“做誠信的人”這一課了。這樣的商品推銷違背了誠信守則,從而走向誠信的對立面,即虛偽。實事求是地介紹商品的本來面目,還是夸大其性能呢?學生自然會有正確的選擇。這樣的實踐活動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發揮了思想品德課的德育作用。
最后,如果把推銷商品的廣告語做一下改動,夸張商品的性能或者改一下推銷其他產品的形式,如商品打折,售出商品概不退換,再如買一張郵票必須搭買一個信封等。這樣的商品推銷,這樣的實踐活動就可以用在講八年級下冊的第八課“維護消費者權益”這一課了。這樣的商品推銷,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5.這次實踐活動的不足。
(1)從活動的情況來看,商品的推銷語可以再精辟一些。
(2)從課堂教學的內容來看,一組、二組、三組展示的是自己的特長,這只是發掘潛能,特長還能有待提高,潛能還能繼續發掘,但特長不等于潛能。
(3)即使是分組活動,每個小組中也有學生不積極參與活動的,所以以后要努力使學生都參與,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所收獲。
(4)在這次實踐活動中,還可以有更廣的課程資源,如在宣傳商品的性能時可以利用網絡查一下產品的性能,還可以在同類產品中做一下簡單的比較,突出本產品的獨到之處。這次活動由于老師沒有事先介入,指導不夠。
愛因斯坦說:“一切關于實際的知識,都是從經驗開始,又終結于經驗。”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在注重知識掌握、能力培養的同時我們應注重實踐體驗,充分發揮德育課堂的作用,為把學生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