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坤倫
物理教學中的分組實驗是在教師和實驗員的指導下,主要由學生獨立完成的實驗活動。學生分組實驗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形成技能,加深知識的理解與運用不可缺少的關鍵環節。長期以來,不少農村學校和教師受中考影響,片面追求升學率,教師為應付考試,不顧教學目標,隨便刪減分組實驗課時,挪為高強度的習題訓練,既加重了學生的負擔,又嚴重地影響了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因此,我們必須解放思想,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變升學教育為素質教育,還分組實驗探究的真面目。
近年來,隨《義務教育法》和新課改的實施,各地掀起了物理課改的熱潮,課改成果不斷出現,取得了不少成績,很令人振奮,但是在取得課改成果的同時,由于很多主觀和客觀的原因,物理課改未能全部按計劃進行,以達到預期目的。在課改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引起物理教師重視的困惑,這些困惑不從根本上加以解決,新課改便難以走上正軌。這些困惑在農村初中的實驗教學中更加突出。
一、分組實驗教學的困惑
分組實驗是培養學生動手探究能力,養成科學探索精神,使中國物理與科技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然而近年來農村初中分組實驗的實踐活動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如下一些使人感到困惑的現象。
1.教師放不開,未引導而包辦。物理分組實驗是學生通過親自動手,積極思索,去發現問題,對有關物理概念、定律進行檢驗,從而進行理論思考的升華的動態過程。實驗時教師必須善于引導,讓學生積極動腦思維,大膽動手實踐。從了解實驗原理,準備實驗器材,設計實驗步驟,到進行實驗操作,測出實驗數據,得出實驗結論這一全過程都應充分體現學生在實踐中的主體作用。特別是學生在實驗中碰到儀器裝配不上,數據測量不準,實驗出現故障等問題時,教師切莫自己動手,包辦處理一切。然而,很多教師擔心農村學生笨手笨腳損壞器材,特別是精密儀器更不讓學生摸一下,同時又怕學生缺乏探索精神,很多環節教師包辦代替,問題雖然很快得到了解決,但大大扼殺了學生思維和探索的勇氣,很不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只顧進度而不管效果。物理分組實驗教學目的在于通過學生的親身參與使某一現象發生或重演,促進學生對物理理論知識的消化和擴展,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有的教師在學生做實驗時,不管學生是否明白其中道理,只重視學生獲取實驗結果,忽視讓學生通過實驗結果加深對有關物理原理和概念的理解;部分教師擔心時間不夠,做實驗草草收場,使實驗成為“玩花頭”。
3.過程不完善,操作不嚴謹。上分組實驗課時,一部分教師存在重實驗操作和獲取數據,輕數據分析和實驗報告的錯誤傾向,未嚴格按照實驗程序,對于學生實踐操作的熟練程度,數據分析的準確程度,以及實驗報告的完整程度等各方面不聞不問,不去指導學生認真完成各個實驗環節。實驗結束的實驗記錄和實驗報告,未進行及時批改。對于儀器儀表的使用,不去指導學生。這樣虎頭蛇尾的做法使分組實驗教學流于形式,既浪費時間,又浪費財力。
4.農村學生缺乏探索精神。他們受先天條件的制約,和城市、工廠接觸較少,對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儀器從未見識和聞聽,不敢接觸實驗,只知道聽老師的說教,而教師一個一個輔導時間又不夠,使教師左右為難,增加了教學難度。
5.器材嚴重老化陳舊,資源不足。農村初中經費來源渠道少,開支入不敷出,對實驗器材的新購幾乎少見。很多學校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普九”時購置的,甚至還有七八十年代過時的產品,與現行教材大相徑庭。由于時間久,損毀也相當嚴重,不少分組實驗器材就拼湊不齊,少數農村初中沒有一間像樣的實驗室,學生學了幾年物理,還不知實驗室在哪里。
以上便是分組實驗過程中使人感到困惑的現象,要使教改達到預期的目的,有必要通過對以上困惑現象作些探討,以尋求課改的出路,使物理課改得以順利進行,從而達到預期的目的。
二、分組實驗教學的對策
要使課改能順利地按計劃地進行,達到預期的目的,必須尋求實驗發展的出路,可以從如下幾方面著手。
1.有關方面為分組實驗提供和創造條件。分組實驗是一項極為艱巨的工程,它關系到教育事業的興衰。因此,學校、主管部門、財政應多給實驗室提供條件,積極支持實驗工作,使教師能安心于教學,且無后顧之憂。合理利用時機,開放實驗室,讓更多的學生獨立探究。對實驗成果的鑒定,要較為客觀、公正而科學地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能力培養情況,智力開發情況等各方面作全面而具體的考查,不能以分數論成敗。
2.物理教師必須加強理論及業務的學習。對教師而言,加強理論及業務學習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定義、定律的模糊必然導致實踐的盲目,教學中的無效勞動主要是由于理論上的偏頗所致。對器材使用要規范,不得隨意。
首先,教師要加強新課標新教材的學習,實驗過程中要以準確的觀點提出問題,選擇器材要因地、恰當,過程要精辟實用、簡明扼要,收集數據真實,對出現的誤差及錯誤要指正,幫助尋找出現問題的原因,及時小結各組情況。
其次,教師要加強教育心理學的學習,要使分組實驗取得成功,必須在教育科學理論的指導下才能得以進行,否則便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在業務學習方面,教師要不斷地加強本學科的學習,同時還應了解物理學科的最新發展與動向,這樣才能與教材同步,與學生同步,與時代同步。
3.教師應加強對教學法的研討。要使分組實驗教學取得成功,教師必須熟悉各種物理教學法及其特點,并在教學中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一般的分組實驗是對物理規律進行探索,應該先落實目標,按照學生設計自行操作,而后統一到整體認識。愛因斯坦說:“真正可貴的因素是直覺思維。”分組實驗可培養學生的探索思維能力,幫助學生認識未知規律,先做后啟發講解,符合初中生的學知要求。在探究“串聯和并聯的電流”時,教師先布置目標,學生親自實驗后得出結論,最后歸納小組情況,統一串聯電路的特點與并聯電路干路和支路電流間的關系。
4.教師必須端正思想,提高認識。分組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頭戲,關系到學生的能力發展,社會的進步,它需要教師付出的不僅僅是一年或幾年的勞動,而應當是十幾年、幾十年甚至是終身的求索和奮斗,教師要有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知難而進。同時教師的方向要明確,目標要具體,要通過分組實驗使學生在較少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獲取知識,促使學生的各項能力得以全面發展。
5.同科教師通力協作。教師要合理安排時間,調劑時間,最大限度利用實驗室,要不等不靠,爭取各年級每位學生有操作機會。必須杜絕和防止個別教師長期霸占實驗器材的現象。自制器材不保守,相互借用、提供。
當然,分組實驗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影響分組實驗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教學觀念的更新,變升學教育為素質教育;教學內容的全面改革,教學內容的適當增減;教改教材的合理選擇,教改實驗教材的編寫,選擇與配套;教學方法的恰當運用,以啟發式為主,著手于學生興趣的培養和學習積極性的調動;教學成果的科學評價,不以分數論成敗;農村學生的社會關注,等等。我在此只是提出一些認識,期盼能引起教育界對農村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