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娟
摘要: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作者認為在教學方式與手段上可以嘗試以下措施:構建快樂課堂;具體學習策略的指導;培養學生信息獲取的能力;展開良性競爭;進行心理激勵。
關鍵詞: 初中生英語教學積極性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我認為在教學方式與手段上可以嘗試以下措施。
一、構建快樂課堂
(一)音樂前奏。音樂能讓人放松。快樂課堂從上課前開始,播放好聽的英文歌曲讓學生從上一節課的疲勞中放松下來,也提醒他們為下一節英語課做好準備。
(二)巧妙地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詞匯教學時, 可以用多種方式呈現,比如設計動畫效果,在教Titanic用 Flash 設計一個一些人掉入大海的動作情景,播放后引出新詞 “fall into” ,接著播放一個很驚恐的面部表情畫面,問學生:“How are they feeling?”學生會說:“They are frightened .”這種方式生動形象,讓學生印象非常深刻,對比較復雜的生詞在特定的情景中留下印象。這些幻燈片除了教生詞之外,還可以重復使用,把他們按照先后順序排列在同一平面上,叫學生用這些畫面及提示詞照句,然后引導他們把句子組成一篇小文章,達到復述課文的目的。反復操練,學生對課文內容很快便掌握了,覺得背課文原來是如此簡單的一件事,從心理上獲得無比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讓他們越來越喜歡英語,因為從中他們能獲取快樂。用幾張幻燈片就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不需要像放電影一樣用幾十張,太多會給學生造成視覺負擔,影響效果。
(三)營造生動、活躍的課堂氣氛。情景教學法是英語課堂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把將要教授的內容或部分內容以情景的方式展開,鼓勵學生特別是“中下生”在情景中學習和運用。這樣不但學到了知識,鍛煉了膽量,而且讓學生開心了,愉悅了, 并把這種良好的狀態引申到課外,課余時間也會積極主動并快樂獲取知識。
如“see a doctor”一課,創設看醫生的情境。首先,為了讓活動進展順利,課前準備必要的道具,展示前把要用的句子和短語鋪墊好,如“Whats wrong /the matter with you? I have a fever/headache/stomachache/toothache/backache.How long have you been like this?Nothing serious.Take this medicine three times a day. Drink more water and have a good rest. ”表演的方式是多樣的,師生表演,分小組,分男女,用英語表演看醫生的過程,有些學生非常有表演的天分,能在這樣的情景中演得入木三分,像模像樣,很精彩,英語說得很好,贏得陣陣掌聲,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 在這樣的氛圍下, 每個同學都躍躍欲試,積極參與表現,平時成績較差的和膽小的學生也舉起手,在老師的鼓勵下順利完成對話。經常開展組織這種活動,學生開口說英語的積極性提高了,興趣也濃了,膽子也大了,讓每個學生都快樂地參與英語活動中,充分展示自我并多渠道給學生提供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機會,激發其興趣。
(四)英語課堂教學方式的多樣性。在英語課堂上多利用游戲英語歌、簡筆畫、實物和圖片等教學手段,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環境,可增進美的情趣,提高學習興趣。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充滿友好合作的氣氛,學生就會心情舒暢地參與教學活動,注意力集中,思路開闊,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使雙邊活動和諧自然,師生之間密切配合,在愉快的氛圍中實現教學的共振。
二、具體教學策略的指導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會發現這種現象,有部分中下生成績不理想,他們想學但不知如何下手,時間久了逐漸失去興趣,因此必要的學習方法與策略的輔導也很重要。
(一)夯實詞匯。生詞是英語的基礎工程,無詞不成句,無句不成文。因此必須抓好詞匯教學,不斷擴大學生的詞匯量。一方面抓好語音知識、讀音規則和構詞法的教學,指導學生按照讀音規則記憶單詞,加強意義記憶,減少機械記憶。另一方面必須經常聽寫、朗讀和背誦,強化記憶,利用遺忘曲線規律記憶單詞。另外,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引導學生歸納和區別一些同義詞,同義詞和反義詞,引導他們與日常交際運用結合起來記憶生詞,避免死記硬背。
(二)經常造句。 在教學活動中經常引導學生盡可能多地造句,因為句子是語言表達的核心,口語交際、閱讀文章,寫信寫作文全都離不開句子,因此,如果學生能造出準確的句子,其他環節就容易多了。可用一個單詞造一個獨立的句子,而且可以用幾個生詞造出幾個句子,然后把各個句子再連起來組成一個小短文。這樣不但掌握了單詞,而且提高了學生的造句能力,作文水平也水漲船高了。如 “The sound of music” 一課,出現的生詞有:“cry, lonely, lively ,cheer up, mad , at first.”可以把各個詞造一個句子, 然后連成短文:“The little boy was crying loudly. He felt very lonely because he couldnt find his mother. He almost went mad at first. But the lively songs cheered him up. He was happy again.”把單詞融入故事情節中,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效果比死記硬背好很多。多些鼓勵學生特別是中下生在課堂上造句,由易到難, 由短到長,不斷給他們信心,說錯了也沒關系,先讓他們養成敢說的習慣, 練多了自然就熟了。
(三)提高書面表達的能力。初中英語書面表達式考試的重要題型之一。 雖然不要求寫出高難度的、詞匯華麗的大作, 在老師看來很簡單, 但是有些中下生一看到作文就害怕, 甚至頭痛。有時作文題目雖然很簡單, 但是拿不到高分。其實作文能力的高低不但取決于平時積累的多少,而且是一個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體現,除了平時多看多練之外,掌握一些常用的技巧也很重要。(1)注意審題。 審題不清,哪怕你功底再好也沒用,有一次期末考試八年級英語作文是以 “My hobby” 為題寫一篇80詞左右的作文, 題目下方有一個表格,里面有三個必須包括的要點( go fishing,go skating, go shopping),以及各自的原因。但是有一部分學生一看到這個標題就很高興,也不看清楚具體的要求,覺得很簡單, 因為是平時練過的題材。結果就開筆大寫,寫出他們自己的愛好,句子很標準,也很流利,時態正確,用了不少學過的短語,字跡工整,看似是一篇優秀的作文,只可惜沒有審清楚題,沒有寫出作文的要點,無法按要點得分,滿分15分的作文才得了3分,很可惜。(2)確立時態。 一篇文章在寫之前應先確立用什么時態。學生寫作文時時態混亂、錯誤時常見的現象,嚴重影響作文質量。 比如: Maria 來自英國, 她非常熱愛京劇。有一天,她想去看京劇卻買不到票, 很失望。后來在Miss Zhang 的幫助下拿到了票。請寫一篇80詞左右的作文。重點寫出Maria 得到票前后的心情。這篇文章前面幾句介紹Maria的句子應用一般現在時, 后面從 “有一天”開始,描寫 “一件具體的過去的事情”是應該用一般過去時。但是部分學生的作文從頭到尾都用了一般現在時,有些人兩種時態交替著出現。如: Maria is from England. She likes Beijing Opera very much. One day, she goes to buy the ticket to Beijing Opera, but there was none left. She is very sad and disappointed. Luckily, with the help of Miss Wang, Maria got the ticket, she was happy and says thanks to Miss Wang. (3)分析要點,編制提綱。審題后列出可能要用的句型、短語,依綱據點,拓展成文。(4)檢查。寫完后要養成自我檢查的習慣,注意名詞單復數、人稱時態和單詞拼寫。
三、培養學生信息獲取的能力
現如今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不局限于課堂上,他們可以從網絡、報紙、廣播電視、電影、書籍等途徑獲取信息。如課文內容出現的“The history of Christmas, Beijing Opera”等題材,可以提前布置學生通過網絡觀看,獲取信息的知識,或布置學生搜索資料的作業,為課堂作好鋪墊。更值得關注的是,雖然英語作為互聯網重要的信息和傳播媒介,為學生學習英語文化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但是英語教師很有必要引導學生合理利用網絡資源,設置英語文化信息交流平臺,指導學生收聽網絡電臺或參加網絡英語交流活動,充分調動其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使其最大限度地接觸實際運用中的英語文化知識。
四、展開良性競爭
學習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有效手段之一,并且常在教學中被采用的學習模式。在教學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活躍了課堂氛圍。課堂上,教師通過適當緊張的競賽思維活動讓學生興趣提高,思維開闊。由于競爭是在合作的前提下進行的,因此他們在課余討論,課上爭論得相當熱烈,在這樣的良性競爭環境下,他們會互相監督,互相幫助,你追我趕,學習熱情高漲。學生在參與競爭中,在享受到成功的愉悅的同時,培養了競爭意識和不甘落后,不怕困難的進取精神。
五、進行心理激勵
“中下生”普遍心理比較脆弱,對挫折和失敗較為敏感,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中下生”進行心理激勵。大多數“中下生”成績并不理想的原因并不是他們存在智力差異,更多是個人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及青春期的情形問題。教師要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存在的問題,幫助找出并克服學習中的障礙,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心理特點,給予“中下生”適當機會發揮其所長,讓其體驗進步與成功的喜悅。如在課堂上給他們講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他們經歷了困難的歷程,歷經了磨難,最終克服困難,有所成就。教師要鼓勵中下生,暫時不如別人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恒心、鼓起勁、往前沖,就一定能做到“后來者居上”。
以上只是闡述了調動“中下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的一些措施。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是知識的容器。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善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有進行深入細致思考的機會、自我體驗的機會。教學中教師要盡最大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當學生真正愛上學習,并把學習作為汲取知識的一種樂趣時,我們的教育才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