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忠
摘要: 任何成功的英語教育必須充分考慮學習主體的個性特征,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
關鍵詞: 現(xiàn)代英語教學素質教育現(xiàn)代網絡信息技術
一、英語已經從一種單純的工具變成了一種資源庫
現(xiàn)代英語教學不僅僅局限于教學生課本上的東西,而是要通過教課本上的知識讓學生了解這個世界上正在發(fā)生著什么。通觀當下的初中英語教材,具有詞匯量大、題材涉及面廣等特點。就題材來說,它不僅涉及藝術、科技、音樂、天文地理的知識,還涉及許多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例如急救、健康飲食、肢體語言、文化遺產和未來生活等,由此可見其涉獵面極廣。這對英語教師的要求就提高了很多,要想將課本內容知識淺顯易懂地教給學生,在教學之前就要先把這些內容了解透徹。
二、教學的主要工作就是將知識內化、外化
英語教師通過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開發(fā)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改進學習方法,從而達到增強學習效果的作用。教師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音像和網絡資源等,增強情景的真實性和趣味性,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增強課堂教學效果;也可以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軟件,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個性化學習,幫助學生了解英語國家文化,不斷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加深對本族文化的理解,培養(yǎng)他們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總之,適時恰當?shù)剡x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創(chuàng)造教學,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用這些現(xiàn)代化網絡多媒體教學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定的英語環(huán)境,增強了語言交際的真實感,提高了學生的求知興趣,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興趣盎然,有助于學生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思考,更好地培養(yǎng)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英語教師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腦,進行豐富的英語課件制作,以便更好地為英語素質教育服務。
三、英語教學必須“以人為本”
樹立主體意識、造就獨立人格已成為現(xiàn)代國際教育思想變革的一個重要標志。在各個教育領域,人們越來越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人們意識到對學習的最終結果起決定作用的是學習者本人。任何成功的教育必須充分考慮學習主體的個性特征。各學校應重視培養(yǎng)英語教師以學生為本的英語教育思想。
興趣和信心是推動人從事某種行為的基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人們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學生對英語越有興趣,學習積極性就越高,自覺性就越強。英語教師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這是以學生為本教育思想的關鍵。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是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息的培養(yǎng),具體包括幫助他們認識自主學習的作用和必要性,轉變他們的學習觀念,幫助他們意識到學習成功的關鍵在于學習者本人,使學生學會主動承擔學習的責任,成為自主獨立的英語學習者,自我管理英語學習,培養(yǎng)良好規(guī)律的英語學習習慣等。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語言實踐的機會,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用英語做值日報告,情景會話,教唱英語歌曲,做游戲,英文短劇表演和組織英語競賽等。通過讓學生用學過的詞語或句型表情達意,充分滿足他們的表現(xiàn)及創(chuàng)造的欲望,使他們享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從而產生強烈的學習要求和持續(xù)飽滿的學習熱情。另外可以通過介紹英語背景知識、講英文笑話和國外趣聞等,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引起學生閱讀的愿望,使學生想讀、愛讀,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課堂教學效果。
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學習者之間存在著差異。教師的職責一是教給學生知識;二是教給學生如何獲取知識,即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教師應灌輸更多如何學習知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將知識教給學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是“魚”,二是“漁”。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漁”就是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外語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習者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這遠比簡單地“授之以魚”要重要得多,對學生也有用得多。
四、改革英語教學模式
英語是一門技能,必須根據(jù)不同的培養(yǎng)目標更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教師應轉變傳統(tǒng)難破、習慣難改的定型論觀念,樹立標新立異的創(chuàng)新觀念;把聽、說、讀、寫、譯能力的培養(yǎng)有機地貫穿整個教學活動中,課堂內外多采用啟發(fā)式,通過機械和模仿的語言技能訓練啟發(fā)和引導學生;采取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題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斷進行新的教學實踐,重點提高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還可以把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如游戲式、小組討論、報告會、演講、競賽、辯論,以及角色扮演、模擬對話,等等,使教與學更加生動有趣,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造性運用語言的機會,培養(yǎng)和提高應用語言的能力。
板書設計要文字精練,一目了然,運用和諧的色彩,圖形、表格等構圖清晰。創(chuàng)造板書的形式美可以強化課堂教學效應。板書形式的美,順應了學生喜新、好奇心理,能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感知,激發(fā)美的思索。科學實踐證明,人對不同色彩的注意程度是截然不同的。色彩搭配合理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單調的色彩使學生心理上產生厭倦情緒。精心設計的色彩搭配、和諧美觀的板面,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創(chuàng)造意識,也是課堂美育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在平時授課時我通常用黃色筆強調某一詞,用同一色筆書寫同一規(guī)律的知識。這種習慣有利于加強記憶,要進行及時有效的復習和測試。德國哲學家狄茲根說:“重復和復習時記憶之母。”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強調說:“應用不斷的復習來防止遺忘,而不是在忘記之后再重復記憶。”這都說明及時有效的復習是防止遺忘的重要辦法,必須做到在記憶消失前強化記憶,使遺忘降到最低程度,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也是極其重要的。
總之,英語教學應貫徹素質教育精神,緊扣培養(yǎng)目標,注重英語思想的熏陶和英語素養(yǎng)的提高,加強英語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領會英語教育的精髓。
參考文獻:
[1]包天仁.當前我國英語基礎教育的十大人點問題與對策[J].外語教學研究:基礎教育,2006,(1):28-35.
[2]劉道義等.新高中英語教與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3-125.
[3]劉碩.關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幾點思考[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