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悅 張大地
〔關鍵詞〕 賞識教育;學生;教育者;潛能
〔中圖分類號〕 G6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20—0033—01
賞識教育是給予學生尊重和愛的教育。賞識教育符合現代教育心理學理論,通過賞識教育可以使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更多地關心學生的學習態度,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
自我認知包括自我感覺、自我觀察、自我概念、自我印象、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評。如果一個人在自我認知的發展中,有正確的自我感覺,善于自我觀察,有清晰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印象,有自我分析的能力,能夠自我批評,那么,這個人的發展一定是積極的、向上的,不斷進步的。
一、賞識教育是能讓教育者和孩子共同快樂成長的素質教育
賞識教育是愛的教育,是充滿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賞識、尊重、理解和愛,賞識教育的特點就是注重孩子的優點和長處,讓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態中成長。
我曾經教過兩個男生,上課經常搗亂,還滿口臟話,很讓老師們頭疼。我接上這個班后,首先給他們以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不論他們怎么想辦法跟我對著干,我都努力克制自己,對他們以禮相待,認真聽取他們的抱怨,幫他們分析,使其認識到這種錯誤行為造成的印象是不好的,是不受歡迎的,同時告訴他們什么行為受人尊敬,什么印象令人贊賞,應該賞識什么,厭惡什么,并對他們提出相應的要求,他們做到后立即加以贊揚和肯定。半學期后,他們和各科老師的關系都有了明顯改善,也獲得了自身的良好發展。
二、賞識教育是一種能開發學生潛能并促進其可持續發展的教育
賞識教育可以助推學生自我概念的形成,對認知、情緒和意志行動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自我概念分為現實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投射自我是個人想象他人對自己的認識。現實自我和投射自我不一定是相同的,當兩者之間的距離相差大時,個人便會感到別人不理解自己,因而造成隔閡,甚至產生沖突。針對現實自我和投射自我產生的沖突,針對理想自我追求目標的樹立,批評的方式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賞識教育可以幫助學生緩和現實自我和投射自我產生的沖突,樹立理想,如對表現優秀的同學加以肯定和贊揚,不但能使這個同學重建信心,再接再厲,而且在班里也起到了端正班風的作用,其他同學也會自覺地檢查自己的錯誤,使大家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可見,賞識教育在解決個人問題的同時,也帶動著集體的發展,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賞識教育是可以助推學生走上成功之路的教育
目前,很多中小學生甚至成年人都不能正確地進行自我分析,使得自己的學習或工作走了許多彎路,與成功的機會擦肩而過。賞識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形成不斷進行自我分析的習慣。自我分析對自我認知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教會學生進行自我分析,賞識教育不失為一個良好的方法。
因此,教育者有責任從小培養學生的自我分析能力。遇到錯誤分析它的危害性,發現優點,分析它所帶給我們的益處;當機會來臨時,分析自己的優劣,確定正確的努力方向,培養學生朝著適合自己的、正確的方向,一步步走向成功。對于這一過程,相比說教、批評、懲罰而言,賞識教育可能會更容易讓學生接受,更能深入人心。
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不可避免地有著“唯我獨尊”的思想意識,這種行為習慣阻礙個人發展,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教育者應該注意從小培養學生自我批評的能力。老師、家長每天都會面對孩子們的錯誤,但訓斥容易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因此,可以試試賞識教育的方法,面對面地、平等地、心平氣和地讓學生自己說出對錯,引導他們對錯誤行為進行自我批評,逐步培養起學生遇事進行自我批評的習慣。這種方法改變了教育方式,減少了對抗,增加了交流,避免了居高臨下,多了心悅誠服和知錯改錯,使教育目的更容易達到。
由此可見,賞識教育是學生自我認知良好發展的催化劑,是學生自我認知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是人性化教育的好理念,也是實現自身和諧、班級和諧、家庭和諧、親子和諧、團隊和諧的秘方,我們可以用賞識教育來促進和諧自我的形成,以期進一步建設和諧相處、和諧共進的人類家園。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