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國
摘要:企業競爭本質上是人才的競爭,學習能力的競爭。疏浚企業要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學習。結合A企業培訓現狀,提出構筑終身教育體系建立學習型企業的必要性,并就如何構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終身教育體系;學習型組織;知識經濟;施工企業
中圖分類號:F2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2-0269-02
一、構筑終身教育體系建立學習型企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是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發展的需要。當前,企業競爭十分激烈,主要表現為知識的競爭、科技的競爭,歸根結底是勞動者素質的競爭、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競爭本質上說是學習的競爭。置身其中的任何組織和個人要想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順應形勢,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將企業學習力和競爭力有機結合,從根本上決定了企業長期競爭優勢和持續發展。要應對科技迅速發展的挑戰,就必須構筑終身教育體系建立學習型企業。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組織賴以生存的外部環境和組織內的管理方式也正在進行著悄無聲息但卻影響深遠的變革,傳統的教育體系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在組織工作方式團隊化、組織結構扁平化的發展趨勢下,存在類似新技術新知識的廣泛應用與當前教育培訓體系相對滯后的矛盾、培訓內容與實際工作相脫節等諸多問題。由于歷史的原因和認識的局限,以往的教育培訓工作存在明顯的不足,主要表現在教育培訓工作缺乏系統性、完整性以及有著較大的隨意性,這種狀況難以滿足企業長期的人才發展戰略。A施工企業是一家大型疏浚企業,組織結構為三級管理模式,分別為公司總部、二級單位、項目部。A企業非常重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逐步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終身教育培訓體系,每年開展分層次、立體式培訓,為提升員工素質、推動企業戰略升級以及提升競爭能力起到重要支持作用。
2.是應對新技術應用與當前知識陳舊的需要。有關資料顯示:目前大學生到畢業時,學過的知識中60%~70%就已經“老化”了,到2020年人類需要的知識,有90%還沒有產生,呈現出知識老化周期縮短、新知識與新技術應用速度越來越快等特點。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知識勞動者將越來越多地取代體力勞動者成為勞動者主體。而同時新技術新知識的不斷涌現,面對知識老化周期縮短,終身職業不復存在的挑戰,以職業教育為主的終身教育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并將成為企業教育發展的主流趨勢。為了解決新技術應用與知識陳舊的矛盾,企業個人都必須不斷學習,把企業建設成學習的企業,把學習變成工作的一部分,才能適應將來企業與個人共同發展的需要。
3.是企業組織形態變革的需要。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組織結構將呈扁平化趨勢,學習型組織將成為組織形態的主流模式,加上全球經濟一體化及文化多元化的沖擊與挑戰、新管理理念、方法在企業中的不斷應用,都要建立在終身教育的基礎之上。未來企業的組織結構將是根據員工的專長組成的各種工作小組,以完成組織的特定任務,不再是對員工具體任務明確規定的傳統的金字塔式的結構。A企業的項目部具有這種組織結構的特征,項目部人員不再是一個分工非常明確的組織,而是形成以項目經理為核心的以完成工程任務為目標的工作小組,是一個學習型工作團隊。
總之,面對世界經濟的國際化,施工企業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以項目管理、船舶管理等人才為主的疏浚企業必須構筑適合自己企業的終身教育體系,才能應對激烈的疏浚市場競爭。
二、構筑終身教育體系建立學習型企業的探討
1.人力資源規劃與員工職業生涯管理。構筑終身教育體系建立學習型企業,首先要結合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制定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規劃。航道疏浚是一個特殊的行業,人才的形成周期較長,例如將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培養成一級建造師最少需要五年時間,培養成船長或輪機長最少需要六七年。在制定人力資源規劃的時候必須做到:一要根據企業的發展規劃;二要依據崗位分析;三要結合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通過企業和個人的兩級規劃,保證選用人才的有效性和人才的成活率。在制定員工發展計劃時,應采用強調組織作用與個人自主發展相結合的模式,實現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A企業的培訓需求分析主要從組織分析、工作分析、工作者分析等方面入手制定,并以培訓需求分析為依據制定培訓計劃,但在職業生涯的整體設計上仍需改進,需加強職業生涯管理。
2.學習型企業終身教育體系的構筑。(1)終身教育體系制度的建立。組織的活動要取得預期的效果,就必須建立起相應的制度,企業教育培訓工作也不例外。以制度促規范、以制度求發展,使企業教育培訓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終身教育體系制度的建立為企業教育培訓提供了依據。企業的高層要充分認識到終身教育的重要性,并以制度形式加以規范。將終身教育體系以企業正式文件的形式加以規定:一是制定完善的終身教育計劃,二是建立固定的培訓場所,三是確保企業培訓經費。可供企業選擇的教育方式主要有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繼續教育等,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或多種,也可以組合選擇。A企業的培訓體系,主要分為新員工入司教育培訓、崗位取證及職務晉升培訓、繼續教育培訓等。對新員工進行三級教育:總部入司教育、二級企業的入廠教育、部門或項目部的班組教育。崗位取證及職務晉升培訓,主要是崗前取證與職務晉升時所進行的培訓。繼續教育培訓,則是對崗位新增知識方面的培訓,如會計人員繼續教育、項目經理繼續教育等。從而建立了包括從新員工入司到老職工崗前取證、職務晉升以及綜合業務水平提高在內的全方位培訓體系。(2)終身教育體系的實施與管理。學習型企業建設的效果如何,主要看它的終身教育體系的執行程度。要執行好企業制定的終身教育體系,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對于企業內部培訓,首先要做好培訓師的選擇,最好是專業培訓師與有著豐富專業經驗、具有可操作性實用技術的專業技術人員結合的方式;其次在培訓過程中,注重實用性,宜采用案例培訓為主、理論傳授為輔的方式。對于外部培訓,適合才是最好的,并不一定非要選擇知名度高的培訓機構及培訓師,而要綜合考察培訓師的人品、個人素質、知識結構、能力、曾經培訓企業等因素,當然,收費合理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3)終身教育體系培訓效果的評估。把企業真正建設成學習型企業,取得培訓預期的效果,對培訓效果的評估同樣是重要一環,必須建立起與終身教育體系對應的評估與獎懲制度,建立健全培訓考試、考核、激勵和約束機制,對培訓效果進行跟蹤和反饋。首先要了解受訓者受訓前的知識、能力和技能狀況;其次選擇培訓內容與受訓者實際需求相符的培訓;最后對培訓結果進行評估。做好對受訓者培訓前、培訓中、培訓后三方面的監控和評估,才會取得較好的效果。A企業為了規范培訓,提高職工的素質,出臺了以《職工教育管理辦法》為主體的培訓制度,對企業培訓機構與職責、規劃與管理、內容形式、經費管理、考核與獎懲及外部培訓管理等都作了規定,為構筑終身教育體系,建設成學習型企業做了很好鋪墊。
3.學習型企業的建立?!皩W習型組織理論”是美國當代杰出的新管理大師彼得·圣潔(Peter.M.Senge)創立的。學習型組織是企業全體組織人員能全身心地投入并持續增長學習力的組織、是能讓人們體驗到工作中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的組織、通過學習創造未來能量的組織。學習型企業是指通過培養整個企業的學習氣氛,充分發揮員工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而建立起來的一種有機的、高度柔性的高效組織。建立學習型企業,須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使學習型理念在企業中樹立起來。要在企業中營造不斷學習的理念,通過建立適合企業自身學習的機構,要讓員工明白,只有在不斷學習中才能取得進步,才能實現企業和個人的雙贏。為此,企業應當在內部建立競聘制度,競爭上崗是最好的學習動力。優勝劣汰是市場經濟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則,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挑戰,任何企業未來唯一持久的生存發展優勢只能是學習能力更強、技術創新更強。培養企業和個人善于學習的習慣,在學習的內容上要結合市場競爭和企業發展的需要。注意“全”、“新”、“專”。所謂“全”,就是不僅要學技術,而且要學理論,學文化等;所謂“新”,就是要追蹤市場前沿、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所謂“?!保褪亲⒁鈱I對口和實效性。其次,要在企業中營造學習的氛圍。通過大力開展各種學習型活動,進一步提高全體員工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專業技術素質、崗位職業技能和創新能力,逐步“形成一個體系、建立四支隊伍“,即形成全員崗位學習終身教育體系;建設一支素質高、具有現代經營理念、掌握科學管理知識、富有創新精神的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一支掌握高新技術、善于研究開發、創新能力強的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一支知識面寬、適應性強、市場經營能力強的經營人才隊伍;建設一支愛崗敬業、文化素質高、熟練操作先進設備的技能人才隊伍。最后,要在企業中促進學習型團隊的建設。團隊化將是未來企業工作的主要方式。在團隊工作方式下,團隊的效率取決于整個團隊成員之間的相互協作水平。工作靈活、彈性化、溝通橫向化和網絡化、管理方式變為輔導式是團隊化工作方式的主要特點。整個企業呈學習型,以共同愿望為基礎,共同目標為導向。在組建團隊時,不僅要考慮團隊成員的個人素質,還要考慮團隊成員的能力互補及年齡、性別、人格的最佳組合。
總之,構筑終身教育體系建立學習型企業,將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組織發展的必然選擇。一個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構筑終身教育體系建立學習型企業,否則,將會被淘汰出局。
參考文獻:
[1]加里·德斯勒.人力資源管理[M].曾湘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3.
[2]徐芳.培訓與開發理論及技術[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3]劉寶祥.對創建學習型企業方法步驟的思考[EB/OL].學習型組織研修中心網,2004-06-08.
[4]徐明祥,李興洲.構建中國終身教育體系的難點及對策[J].教育研究,2001,(3).
[責任編輯 陳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