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興
【摘要】在我國璀璨的歷史文化中,文言文無疑是其中一份偉大的遺產(chǎn),在華夏幾千年的文明傳承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語文教學自古以來就承擔著保持這一傳承的偉大使命。但就目前的文言文教學情況而言,并不樂觀。文言文的教學正處于一個脆弱的發(fā)展時期。本文分析現(xiàn)在文言文教學出現(xiàn)低效的原因,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作引玉之磚,供大家交流使用。
【關(guān)鍵詞】文言文教學自主學習誦讀積累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2-0038-01
文言文以其獨特的魅力在我國的文化中占有著重要的地位。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對物質(zhì)生活的追求,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漸漸地疏忽,學習心理日漸浮躁。體現(xiàn)在語文文言文教學中則表現(xiàn)為:學生對文言文不做正確理解,往往見字生意,或者是一知半解,甚至出現(xiàn)常識性的錯誤,貽笑大方。筆者作為初中語文教學工作者,深刻認識到學習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文言文的教學。經(jīng)過一些學習和經(jīng)驗的積累,對文言文這一塊的教學有了一些粗淺的看法。現(xiàn)在總結(jié)出來,希望和大家交流,共同進步。
一、初中文言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偏重字詞的理解,忽略了文章的朗讀
文言文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現(xiàn)代的學生們感到十分生疏,學習起來也是十分的不容易,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們就把大量的時間用在讓學生們理解字、詞、句的翻譯和解釋上。上課的時候逐句講解,而且講解的很細致,給學生們朗讀的時間十分少。慢慢的,學生們逐漸的受到了影響,內(nèi)心深處認為文言文的學習基本上是掌握字詞,然后死記硬背下來,考試就能拿高分了,學生們不愿意花大量的時間去朗讀和閱讀文言文。
2.偏重文章解析,缺乏對文章整體的感悟
在文言文的教學中,教師們中普遍有著這樣一種做法,那就是和現(xiàn)代文的教學方法走一樣的路線,也就是從段落的大意到中心思想再到寫作特點對文言文進行十分細致的分析。這樣的方式很可能把一篇優(yōu)美的的文言文分析的“七零八落”、讀起來毫無“味道”可言,造成這樣的原因是沒有把文章中的人文因素表達出來,從而無法引導學生走進作品的深處,去領會文章中所描述的歷史和文化知識,這樣會對學生們理解文言文的能力造成一定影響。
3.偏重課堂講授,缺乏自主學習
老師們通常使用一種僵化,并且呆板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從而導致學生談到文言文就臉色大變,從心里抵觸。老師們應該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去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在內(nèi)心深處喜歡文言文,并去理解文言文。如果教師們對文言文只是一味翻譯和介紹,就會導致學生的積極性降低,會被動學習。周而復始,學生就失去了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二、關(guān)于初中文言文閱讀教學的相關(guān)策略
1.注重誦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
文言文語言生動凝練,節(jié)奏富于變化,最適宜于誦讀。朗讀過程中學生能感受語言的奧妙,品味語言的技巧,領悟語言內(nèi)涵,積累語言知識。教師們指導學生朗讀是講方法的,在誦讀中要訓練準確的發(fā)音,同時也要認清字形。其中讀準字音是文言文誦讀的最基本的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積極的糾正學生朗讀發(fā)音的錯誤。抓住語言特色進行誦讀也是十分重要的。
《口技》一文寫的惟妙惟肖,讀起來令人身臨其境,引人入勝,并沒有枯燥乏味之感,這需要老師正確的指導學生去朗讀,否則會適得其反。朗讀過程中老師們一定要注意對學生文言文整體認知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要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運用。這樣才能慢慢的培養(yǎng)學生們對文言文的喜愛,才能逐漸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2.巧妙利用信息資源,增加學生對文言文的感悟
文言文的學習的難度在某種程度上不亞于英語,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特別是對于剛剛升入初中的學生來說,文言文就是一門外語。很多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已經(jīng)接觸過英語,但是文言文中的“之、乎、者、也”與小學課文中的古詩完全不同,學生不但要懂得斷句,還要學會從語法上去分析語氣詞和各種句式。學生對文言文的好奇心早就被陌生感沖淡,文言文的生澀拗口更是把求知欲嚇的無影無蹤,一篇文言文讀下來,即使理解了詞句和語法,但是整體感悟方面無從談起。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信息資源,比如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文言文的誦讀賞析,讓學生聽一些由古詩詞改編而來的歌曲,比如徐小鳳的《相見時難別亦難》、王菲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等等,也可以播放一些與文言文有關(guān)的圖片,讓學生通過視覺感官去加深對文章的感悟。
3.增強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一直以來最好的老師就是興趣。擁有一定的閱讀興趣可以促使某些閱讀活動更加深入的展開,這也是構(gòu)成一定閱讀能力的最活躍因素。一般的課外閱讀可以說是課堂教學的一種延伸和加固以及補充。除了可以讓學生能有一個明確的閱讀目標,同時還使同學們對閱讀間的規(guī)律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們的閱讀能力也可以有所提升。教師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定的情景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引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但是教師在注重課外閱讀的同時,不能只注重現(xiàn)代文,對于文言文的閱讀也要有所訓練。如果只是依靠課堂,課外不閱讀文言文是很難培養(yǎng)能力的。即使可以在課堂上很好的掌握,缺少課外的拓展也是無濟于事的。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必須有目的的加強課外的文言文閱讀,規(guī)定學生對文言文的課外閱讀量必須占總閱讀量的10~20%,使用這一標準時必須選擇一些與課本難易程度相近的文章讓學生進行閱讀。必要時進行注釋,教師給予點撥幫助。學生在將課堂中的知識運用其中的同時也使得知識的掌握變得更加牢固、熟練。學生在精讀、博覽的基礎上使得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可以不斷得到提高。
文言文的學習在中學階段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作為語文教師必須重視,利用各種科學有效的方法加強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提高他們的古文素養(yǎng),讓祖國的燦爛文化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熠熠生輝。
參考文獻
[1]王文珍 給文言文教學注入新的活力[J]. 中學教學參考, 2011,(22).
[2]鐘春曉 試談文言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 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 2006,(10).
[3]邵秀珠 診斷式教學在文言文復習中的實踐[J]. 中學語文園地(初中版), 2009,(06).
[4]濮鳳林 關(guān)于初中學生文言文學習優(yōu)化策略的探討[J]. 天津教育, 2006,(12).
[5]孟凡秋 合理推斷是提高文言文閱讀水平的關(guān)鍵[J]. 教育實踐與研究,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