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洪霞
在日常的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班級是學校的重要核心。在班級中,班主任工作是核心,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是學校領導實施教育教學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學生、家長、科任教師之間的橋梁,在學校工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是彈撥學生心弦的藝術家。每一位班主任都應根據學生的能力、特長、性格、心理、原有基礎等不同情況,提出不同的要求,提供最適合學生的教育方式方法,因材施教,引導和促進學生身心的發展。
由于我國教育發展不均衡,各地的情況不一樣,有的地區中考競爭極為激烈。為了進入重點高中,有的學生和家長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初中畢業班的學生面對升學壓力,又正處于青春期,他們的成長精神狀態、成長智慧、審美價值觀和生存能力更需要教師用自己的熱情、聰明才智和人格魅力感染、激勵和培養。
針對初中畢業班學生的特點,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很重要。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們應該堅持以鼓勵為主。鼓勵會使學生的心態更加積極,更加開放。鼓勵的方式多樣,一句熱情的話語,一個贊許的眼神,一次親切的撫摸,都能讓學生心蕩漣漪,如沐春風。學生在老師的鼓勵下,更傾向于作積極的嘗試。如果在嘗試中體驗到成功,從此就有可能努力前進。老師對學生的鼓勵及對學生通過努力后取得成績的肯定,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起點,而學生也有了自己前進的動力。另外,班主任要幫助學生樹立目標,有了目標學生前進就不會迷失方向,更能夠以積極的心態邁出堅定的步伐。班主任不但要幫助學生樹立目標,而且要讓學生自己學會制定目標,讓學生學會激勵自己,隨時調整自己。班主任要以他人事例和自身體驗為參照,現身說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平等民主談心的方式和學生推心置腹,與學生互動共鳴。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針對初中畢業班學生的思維特點,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學生。不要吝惜贊美之詞,有了問題要及時處理,有了進步更要及時表揚。學生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更渴望得到表揚,這會調動學生強大的學習動力,增強學生的自信,也會成為班主任融入班集體,與學生交流溝通的契機。工作中要抓住機會及時進行有效的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笨梢娬嬲慕逃切撵`的對話。從事教育工作決定了我們的工作對象是鮮活的人,人有思想、有感情。我們對學生做思想工作的主要途徑之一就是找學生談話,目的是修正和彌補學生行為或思想上存在的偏差和不足,使學生能在談話中接受我們的觀點或建議。所以,如何與學生有效地溝通就顯得至關重要。班主任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尤其是和學生談心的時候,應該盡量謹慎地使用語言。要注重情感交流,不要拒人于千里之外。班主任既要把談心看做心理溝通的過程,又要把談心看做感情交流的過程。談心不是教師單方面的說教,而是為了達到教育目的和學生的一種互動。談心要交流思想,但首先要交流感情,只有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才能營造良好的談心氛圍,才能談得好。班主任在批評學生時,若帶有自己個人的情緒,學生則會難以接受。即使班主任苦口婆心,也只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要想使自己的話能夠深入學生的心靈,班主任應該首先學會接納學生。班主任在與學生談心時要接納學生、關心學生,有愛心的自然表露。要注重引導,不要命令訓導。引導是以討論為基礎,以啟發為目標的積極的思想過程。班主任要學會引導學生積極認識當前的問題、思考其成長中的挫折與障礙,主動地剖析自我,承擔責任,協助學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長,而不是包辦代替,為其安排一切。談心時,我們可以多提問題,少加評論;多做啟發,少做說教;多鼓勵對方講話,少講個人意見,以共同分析代替強制的說理和武斷的定性。我們要培養學生自主的管理意識和責任心,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是教育最終的目的。
針對畢業班的升學壓力,班主任要加強心理疏導,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和焦慮心理。面臨升學的壓力,有的學生的心理壓力極大,主要表現為自卑、焦慮、冷漠、無望。很大一部分學生對自己的知識、能力、精力產生了懷疑,尤其是那些底子薄、基礎差的學生,他們怕見到自己的老師和同學,怕見到自己的家人和鄰居,認為他們隨時都會問起自己的學習狀況,不敢面對;由于家長的期望值較高,與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遠,難以逃脫焦慮的困擾,就以冷漠的態度對待周圍的一切。他們有意或無意地對老師和同學產生不滿,造成對老師和同學的不信任,甚至對該學科失去學習興趣。此時班主任的工作重心是了解學生消極心理產生的原因,并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心理疏導,引導學生正確面對現實,正確認識自己,平靜地面對每一次考試,平靜地面對每一種挫折;幫助學生確立自己恰如其分的目標,使學生學會通過積極的、健康的、合理的方式宣泄情緒和釋放壓力,如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和文娛活動;要開展一些班級活動,如主題班會、師生聯誼、學習交流等,增進同學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交流,營造和諧融洽、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對學習態度不端正、紀律觀念淡薄的學生,要嚴厲,要用紀律進行約束,更要寬容和有耐心。
后進生的教育轉化工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對于初中畢業班的后進生,班主任需要傾注大量的愛,細致耐心地做工作,使其轉化。在生活上要多花些時間接觸他們,走入他們的內心世界。在學習上要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碰到的困難。與他們談心時,特別注意不要急躁,不要以為一兩次談話就能解決所有問題;更不能因為談了一兩次就失去了信心,要繼續談,直到談通為止。只要學生覺得你是真心實意地幫他、為他好,他們就會被感化,并最終接受你的幫助和教誨。班主任還要積極動員優等生與后進生進行交流,主動關愛幫助他們,讓他們體驗到來自同學和班集體的關愛和溫暖,自覺地融入集體當中,主動地轉化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有人說:“要給人以陽光,你心中必須擁有太陽?!卑嘀魅问墙逃?、領路人,只要心中擁有太陽,洞悉學生的心理,對學生的教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風細雨,就定然潤物細無聲,找到打開每個學生心靈的鑰匙,快快樂樂做個優秀的班主任。
參考文獻:
[1]易連云著.走進心靈的教育——班主任工作優秀案例選編.重慶出版社.
[2][美]簡·尼爾森.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理孩子.京華出版社.
[3]林格著.教育是沒有用的:回歸教育的本質.北京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