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葵花
【摘要】本文首先介紹了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之后文章對如何以培養能力為導向的初中英語教學思路的設計進行了分析,包括:關注學習興趣的培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豐富和創新課堂設計思路,提高學生的主體性;創造英語學習環境,注重實踐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培養能力導向初中英語教學思路設計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2-0066-01
1.引言
初中學生的英語課程學習能力,是一種潛在的能力,通過合理的培養和發掘,讓學生的英語學習潛能有效的釋放出來,這對于學生英語成績的提高、素質的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而我們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關注的主要是學生可以量化的成績提高了多少,甚至不少教師還采取絕對比較、相對比較、內差比較法等不斷的強化對學生成績的觀察,以此來做為教學思路設計的主要依據。但其實,成績的提高只不過是學生學習過程的一個目的,而且提高成績也不是我們最終的結果,因為新時期的英語教學培養的是具有多元化能力、具備更高綜合素質的學生,所以英語教學應該更多的是圍繞學生“會學”,而不能單純的落實到“學會”的層次上。本文擬通過對初中英語教學中以能力為導向的教學方思路設計模式的分析,構建新時期適合初中英語教學的能力教學新模式。
2.以培養能力為導向的初中英語教學思路設計分析
2.1 關注學習興趣的培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生才會愿意去學英語,也才能談的上形成學習能力。很難想像,如果一位教師講課,學生根本沒有興趣聽,何談能力培養?所以,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首先就要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學習英語的內在驅動力[1]。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豐富課堂組織形式、多元化作業設計等多種方式來調動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比如學習湘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7 :A birthday party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一個學生過生日的情景為背景,讓學生們自己組織,用英語把文章的內容加以豐富并自編自導地展現給班里同學;或者讓學生們通過英語歌曲比賽、單詞大接龍、朗誦比賽等,讓學生對英語課程不再“恐懼”,而且還逐步產生興趣,慢慢的就有了學習的積極性,能力自然也就會潛移默化的形成了。
2.2 豐富和創新課堂設計思路,提高學生的主體性
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地接受外在信息。學生的主體性就是建立在建構主義理論基礎上的,主要指在教學活動中,作為主體的學生在教室引導下處理外部世界關系時所表現出的功能特征[2]。而以往的教學過程很多都是把學生當成存儲知識的“容器”,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接受知識,以期取得好成績。其實,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不會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有效發揮,反而會使用學生對知識失去了敏感性,進而判斷力降低。所以,新時期初中英語的課堂教學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通過不斷的豐富和創新課堂設計思路,使學生感覺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是課堂的核心,其學習的主動性便會產生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課堂設計思路有很多,比如小組合作教學、角色互換法、參與式教學法、學案導學法等都可以融入到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設計的思路中,用于調動學生的主體性。以角色互換法為例,每堂課的最后10分鐘交給學習小組輪流主持,每組的代表上去講課,“小老師”講課時,教師要坐在學生中間,“小老師”可以提問其他學生,也可以提問教師,當然,大家也可以提問“小老師”。這種情況下,學生會非常興奮,因為真切地感覺到自己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尊重,也愿意學了,潛力也被激發出來了,所以能力也就逐步形成了。
2.3 創造英語學習環境,注重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過去我們的英語基本上屬于“啞巴”英語,學生的能力更多的只能在考試中體現出來,但是不敢表達。其實,英語做為一門語言類課程,書面表達是一方面,語言表達是不容忽視的另一方面,而且隨著我國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英語的語言表達越來越重要,成為新時期個人能力的重要體現。所以,初中階段的英語,更是要注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口語表達的能力跟學生學習英語的環境有很大關系。一個適合英語表達的環境對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具體教學實踐中,可以通過舉辦英語角、聘請外教講座、舉辦英語交流Party等一系列活動,給學生說英語創造條件,通過這些活動不斷地強化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進而影響書面表達,并最終使學生的英語能力全面提高。
3.結語
總之,以能力培養為導向的初中英語教學思路的設計,是新時期素質教育發展下的必然要求,并且必然逐步的成為未來初中英語教學改革的主流方向。因此,初中英語教學工作者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需要大膽的突破傳統思路,勇于創新,逐步形成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教學思路,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 周迎春. 如何有效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J].發展學術縱橫, 211(1).
[2] 陳淑會,王勤英.課堂教學中如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J].陜西教育(行政),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