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峰
一節公開課、示范課、優質課結束后,教師們總要在一起議論一下本節課的優點、缺點和亮點。怎樣小議體育課呢?多年來我們以小議教法、學法為主線,以學生參與度、掌握運動理論、技能和方法為內容,以規范教師授課細節和課堂行為為目的,收到明顯實效。
案例:
1.本節課內容:學習彎道跑(新授)小學三年級(水平二),運動技能目標:通過學習,90%以上學生能夠初步做出彎道跑技術動作,發展速度、靈敏、協調等素質,提高彎道跑能力。
2.課的設計:(1)本節課的基本部分教師用學生早已掌握的直線跑做引領,以游戲“十字”接力作為導出內容,讓學生通過以上兩種活動的體驗,比較快速跑與彎道跑,兩種跑法的不同,做出動作,說出體會。(2)教師做出彎道跑的正確動作,精講動作要領,并肯定學生的有意發現。(3)學生鞏固彎道跑技術動作。(4)學生展示彎道跑技術動作。(5)增加難度的彎道跑技術動作練習。
分析:
(1)議主線:教法——該教師用對比教學策略,即直線跑,游戲(十字接力,彎道跑的雛形)兩種活動進行比較,從而引出彎道跑教學。學生通過嘗試練習,做出彎道跑的動作要領:身體向內傾斜,內側臂曲肘小擺,外側臂大擺;左腳外側、右腳內側著地的跑動姿勢。
學法——學生在教師教法的預設下,練習、嘗試、體驗、展示、模仿、鞏固技術動作,掌握彎道跑技術的學習方法,在練習中做到自主、探究、合作,從而達成課的目標。
(2)議內容:本節課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啟發下,積極參與活動,大膽思維與踴躍嘗試、敢于展示相結合,課堂氖圍活潑、熱烈、有序。教師先講明動作內容、方法與要求,學生在游戲(內容)的誘惑下,認真聽講、積極發言,樂于體驗動作。如,“十字”接力游戲,教師問:“同學們,你們現在站成的隊形像什么?”學生答:“大寫的十字”。教師再講明游戲活動方法、要求并給學生留下問題。如,“在游戲過程中,你們有什么感受?”學生嘗試練習。學生的感受是:“身體好像向內倒”“兩腳用力的部位不一樣”“兩臂擺動的大小不一樣”。學生一系列的感受,在教師的肯定下,悟出了彎道跑的動作技術方法。學生通過彎道跑練習,90%以上能夠說出動作要點,做出彎道跑技術動作。
(3)議教師授課行為:一個優秀的教師,首先要注重自身教學細節。如,口令的準確,動作的標準,站位的合理,授課節奏的快慢以及教師語言的啟發性、鼓勵性和幽默感及專業術語的規范性與隊形變換的合理有效性,都是影響教師授課質量的因素。
結論:
1.體育課的教研過程一般要經過說課、上課、評課、議課四個環節。評課多指領導、專家對本節課教學目標的確立是否正確,教材選擇是否合理,教學過程是否高效,教學手段是否科學,教學評價是否有效等,進行修正性意見的評價,并最終提出指導性方案。而議課,多指所有聽課教師,對本節課教法、學法選擇有效性、合理性、針對性,學生參與活動、情意表現以及目標達成度等方面的議論,最終聽課教師找出上課教師的難點、滿意點和亮點,并為自己今后的教學提供幫助。
2.在議課過程中,聽課教師一定要關注本節課的教法策略與學法指導。很多上課教師一節課下來,不知道用了什么教法,學生用了什么學法,教學法運用很不明朗。聽課教師更是看不出上課教師用了什么教學法,或者說不去從教學法方面去聽,缺乏對教學法的深度思考。
3.議課要議出閃光點和精彩?!按缬兴L、尺有所短”。再優秀的教師上課也有不足和遺憾;再平凡的教師上課也有優點和精彩。不管是什么人上課,我們要捧著一顆謙虛、好奇的心來聽課,尋找授課人在課堂設計、教學過程、語言邏輯、動作示范、隊形調動、學生評價等方面的閃光點,學會了就是自己的,掌握了就是提高了。
(山東平度市教學研究室26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