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越



綜合各機構預測,到2015年,國內汽車銷量預計接近2800萬輛,其中乘用車銷量預計1980萬輛左右,市場潛力巨大。
“十二五”期間我國整體經濟仍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年均增長目標預計為7%。國家“十二五”規劃指導思想是以經濟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化改革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成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意義的基礎。
在宏觀經濟條件指引下,2012年我國經濟仍將整體向好,雖然2011年CPI值走勢偏高,迫使貨幣政策緊縮,GDP增幅減緩,但預計2012年CPI值會好于2011年,預計2012年GDP增長將為9.5%。在國際經濟再平衡和國內經濟完善的背景下,未來幾年我國經濟將呈現高速增長、高波動、多元化的增長特征。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國際化滲入發展,“十二五”期間對汽車工業來說也是加快發展重要的戰略機遇期?!笆濉逼陂g我國汽車市場將進入第二個快速增長期,乘用車將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增長。
根據乘用車發展階段理論,2002年我國乘用車市場進入孕育期;2008年前后我國乘用車千人保有量突破20,已進入第二個增長期——起飛期。根據其他國家經驗,進入起飛期后,乘用車市場在較長時期內仍將保持較快增長。
綜合各機構預測,到2015年,國內汽車銷量預計接近2800萬輛,其中乘用車銷量預計1980萬輛左右,市場潛力還很大。
汽車消費多樣化趨勢日益明顯。在“十二五”期間,人民消費結果仍以首購為主,但增購、換購比例將不斷增加。發達地區汽車消費升級趨勢比較明顯,在增購行為中,小型車和中高級車比例將有所增加,在換購行為中,小型車比例將有所下降,中高級比例將有所上升。
在2011年中,乘用車整體市場總量預測為1300萬輛,同比增長9.4%。相比于2009和2010年增速放緩。這歸結于車輛購置刺激政策轉為抑制,部分城市限行、限購,緊縮的貨幣政策是增長放緩的主要原因,2012年乘用車整體市場總量預測為1360萬輛,同比增長8.4%。
在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過程中,面臨著四大機遇:第一,區域發展差異化決定不同消費階段并存。區域經濟差異造成了一線城市的汽車消費領先三、四線城市5年~10年,為我國汽車市場的持續增長提供了足夠的戰略縱深;第二,汽車消費多樣化趨勢日益明顯。十二五期間消費結果仍以首購為主,但增購、換購比例將不斷增加;發達地區汽車消費升級趨勢比較明顯,增購行為中,小型車和中高級車比例有所增加;換購行為中,小型車比例下降,中高級車比例明顯上升;第三:消費群體年輕化促進汽車消費個性化。隨著80后、90后新興消費群體崛起,汽車消費年輕化、個性化的趨勢更加明顯,贏得年輕消費者,就贏得未來;第四,汽車服務貿易(后市場)潛力巨大。到2015年末,中國汽車將超過1.5億輛,汽車服務市場規模大。汽車服務內容領域不斷拓展和深入,發展機會和空間可觀,潛力巨大。
面臨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挑戰。首先,要面對汽車快速普及所引發的社會問題。由于部分城市的規劃和管理水平相對滯后,國內一些城市交通擁堵問題較突出,近期出臺的各種治堵措施將抑制短期市場需求的釋放。從長遠來看,考慮到目前中國車輛密度仍遠低于發達國家,因此,還有較大的市場發展空間;其次,汽車快速普及所引發的能源和環保問題。未來五年,中國的高速汽車化進程將會加大對能源的需求,因此,隨之而來的環保、能源供應等問題將日益突出;再次,渠道資源爭奪愈發激烈?,F階段,我國的經銷商集團正由形成期向快速發展期過渡。經銷商集團的形式逐漸成為汽車流通市場的重要力量,單店經營的經銷商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二級網點以投資小、經營靈活的優勢,占據了很多三、四線城市的市場,但二級網點在服務以及品牌形象上較4S店有一定差距。在廠商力圖渠道下沉的當下,加速整頓、控制二級網點,已成為眾多廠商注意的焦點;最后,渠道投資的爭奪也是汽車行業面臨的挑戰之一。汽車經銷商幾近一致地認為:誰占據了渠道優勢,誰就有更多的話語權。于是,經銷商中的強者由于無法忍受與車企之間摩擦升級的局面,而通過資本市場尋求更大談判籌碼。隨著優質經銷商集團的上市,資本將給經銷商集團帶來更多的優勢,除了對單一經銷商有競爭優勢之外,某些城市對弱勢的品牌也將會產生克制作用。在硬體投入方面,保守估計經銷商硬體投資在3000億元,自主品牌硬體投入大約在580億。
汽車服務貿易市場巨大。到2015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5億,整體汽車后市場規模將達到1萬億。發展機會和發展空間客觀,整體潛質巨大。我們說有機遇就有挑戰,由于部分城市的規劃和管理水平相對滯后,國內一些城市交通擁堵問題較突出,近期出臺的各種治堵措施將抑制短期市場需求的釋放,從長遠來看,考慮到目前中國車輛密度仍遠低于發達國家,因此我們還有較大的市場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