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微
摘 要:財政支出與經濟增長之間有聯系,那么,財政支出結構的變化是否會對經濟增長起到顯著的作用,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何,就值得研究。可運用單位根、協整及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等計量方法,分析中國財政支出結構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關鍵詞:經濟增長;財政支出結構;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
中圖分類號:F812.45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02-0105-02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保持了高速增長,這得益于政府長期以來的大量投資。新時期,中國經濟如何持續健康發展,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單純依靠政府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已經是“窮途末路”。而關于財政支出結構如何改變才能適應新的經濟形勢,本文通過實證方法分析中國財政支出結構中基本建設支出、科教文衛支出、社會保障支出及財政對科學研究支出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并根據實證結果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一、數據的選擇與處理
政府的財政支出包括很多方面,大致可以分為經濟性支出和社會性支出。本文選取基本建設支出、科教文衛支出、社會保障支出及財政對科學研究支出四個指標進行研究,其中科學研究支出是科教文衛支出的一部分。這里把科學研究支出從科教文衛支出中提取出來,再單獨研究其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主要是基于國外已有的研究顯示科研支出能夠促進經濟增長,在此可以檢驗科研支出在中國的作用。基本建設支出屬于經濟性支出,科教文衛支出和社會保障支出屬于社會性支出。經濟增長選取的代表性指標是國內生產總值。
考慮到GDP等受物價影響較大,為消除這一影響,所有數據均以1978年為基期,通過物價平減指數進行了處理。
本文選取1990—2006年的樣本數據,所有數據均來自《中國統計年鑒》,并經過了對數化處理(見附表)。上述五個指標分別記為LNJBJS、LNKJWW、LNSHBZ、LNKXYJ、LNGDP。
二、實證分析
(一)平穩性檢驗(ADF單位根檢驗)
經濟時間序列首先需要進行平穩性檢驗,本文運用ADF單位根對五個指標序列進行了檢驗。結果顯示:在5%的置信水平,不帶趨勢項和截距項且滯后兩期的情況下,五個序列均是平穩序列。這意味著可以進行協整檢驗。
(二)協整檢驗
由于LNJBJS、LNKJWW、LNSHBZ、LNKXYJ、LNGDP均是同階單整,用LNJBJS、LNKJWW、LNSHBZ、LNKXYJ分別與LNGDP進行OLS回歸,將所得到的殘差項分別記為REJBJS、REKJWW、RESHBZ、REKXYJ。對這四個殘差序列進行ADF檢驗,得到結果如下:
檢驗結果表明,在5%的置信水平下,基本建設支出、科教文衛支出、社會保障支出、財政對科學研究支出與GDP之間存在協整關系,但還無法確定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還需要進行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
(三)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
Granger因果檢驗的前提必須保證兩組序列為平穩序列,這在文章前面已經通過檢驗。同時,對序列取對數并不影響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在滯后兩期的情況下,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結果如下:
從輸出結果看,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LNGDP是LNJBJS的格蘭杰原因,LNJBJS不是LNGDP的格蘭杰原因;LNKJWW不是LNGDP的格蘭杰原因,LNGDP也不是LNKJWW的格蘭杰原因;LNSHBZ不是LNGDP的格蘭杰原因,LNGDP是LNSHBZ的格蘭杰原因;LNKXYJ不是LNGDP的格蘭杰原因,LNGDP也不是LNKXYJ的格蘭杰原因。
三、結論分析與政策建議
(一)結論分析
文章利用1990—2006年的時間序列,通過平穩性、協整、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等計量方法對樣本數據進行了實證分析,得出如下結果:
1.從整體上來看,基本建設支出、科教文衛支出、社會保障支出、科學研究支出與經濟增長之間都存在著長期和穩定的關系。
2.經濟增長是基本建設支出的格蘭杰原因,而基本建設支出卻不是經濟增長的格蘭杰原因。這也就是說,經濟增長會導致國家對基本建設支出增加,但實證結果顯示不存在基本建設支出促進經濟增長的通道。所以說,在現階段單純依靠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并不能很好地促進中國經濟的增長,現有經濟增長方式必須轉型。
3.科教文衛支出與經濟增長彼此之間不存在格蘭杰原因。這可能是由于科教文衛支出對經濟增長有比較長的滯后效應。科學研究支出與經濟增長之間也不存在格蘭杰原因,這表明,我國財政對科學研究的支出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不明顯,經濟增長的科技含量低,整個社會創新能力不足。
4.經濟增長是社會保障支出的格蘭杰原因,社會保障支出不是經濟增長的格蘭杰原因。這與當前的現狀是吻合的。近年來,伴隨著財政收入的增加,政府在社會保障方面的支出逐年增加,增幅也較大。現有的樣本數據顯示,社會保障支出不能促進經濟增長。我國的社會保障還處于初級階段,保障水平低,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
(二)政策建議
1.加大對教育和科研的投入。在知識經濟時代,科技、教育是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基礎教育是公共產品,可以提高全民素質。繼續加強對基礎教育的投入,將轄區內教育水平納入官員的政績考核中。教育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有明顯的滯后效應,防止地方官員的“短視”行為。繼續加強落實企業創新活動的政策優惠,提高全社會的創新能力,以創新促進經濟增長。
2.增加社會保障和醫療衛生支出。繼續完善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障水平較低,應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應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進一步提高參保率,提高財政補助標準。
3.縮減直接經濟建設支出。經濟建設的主體應進一步由政府轉向企業,財政要退出競爭性、生產性的經營領域,只進行涉及國計民生的公益性投資及基礎設施建設,改變與民爭利的局面。
參考文獻:
[1]韓遠迎.財政支出結構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J].科技和產業,2007,(2).
[2]孫文祥,張志超.財政支出結構對經濟增長與社會公平的影響[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4,(6).
[3]曾娟紅,趙福軍.促進我國經濟增長的最優財政支出結構研究[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5,(4).
[4]何繼善,汪東華.轉型期我國財政支出結構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6,(6).
The Granger causality 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financial expenditure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GUO Wei
(Economy college,Beijing industry and commerce university,Beijing 100048,China)
Abstract:Of the public finance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have connection, so, whether the variety of the public finance expenditure structure will rise to show thenotable function to the economic growth or not, how their relation is, deserve the research.Can make use of the unit root and help whole and the Granger cause and effect relation examination etc. calculates the method, analyz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hina public finance expenditure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Key words:economic growth; financial expenditure structure; Granger causality relation check
[責任編輯 張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