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松利,孫美楠
摘 要:廣東省作為領先全國的工業大省之一,其制造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由于風險意識淡薄、財務管理不完善,沒有建立有效的財務預警系統,因此,無法及時制定預防性方案和措施,使中小制造業企業生產經營遇到了招工難、貸款難等諸多問題。以廣東省制造業中小企業為研究對象,運用系統化的方法進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現金流量;制造業;中小企業;財務預警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3-291X(2012)02-0134-02
廣東省作為領先全國的工業大省之一,近來其制造業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遇到了招工難、貸款難等諸多困難,正面臨極大的困難和考驗[1]。
一、廣東省制造業中小企業財務特征
廣東省中小企業面臨經營效率不高、訂單減少、資金緊張、成本高等壓力,存在過高的資產負債率,現金流不夠充沛,有的更因經受不住沖擊而倒閉。
二、財務預警狀況
國內外在企業財務危機預測方面以及結合實際行業進行具體財務風險預警模型的構建方面的研究并不多。據筆者了解,針對我國制造業進行財務預警研究的很少,尚未找到針對廣東省制造業進行財務預警研究的。
三、以現金流量為基礎構建制造業中小企業財務預警系統
(一)現金流量指標選取
根據預警原理,要求的是“安全”而不是“最優化”。大多數中小企業規模小、業務簡單,決定企業變數的指標很有限,不用面面俱到。因此,下面著重分析償債能力和支付能力兩個方面[2]。
1.償債能力分析
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企業本期所取得的收入應首先來償還各種債務。該指標顯示企業償還即將到期債務的能力,是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動態指標。
經營凈現金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流動負債
2.支付能力分析
支付能力是指企業除了用現金償還債務外,還可以用現金支付其他各項開支的能力[3]。
可用于投資、分派股利的現金比率=(本期經營活動的現金收入+投資活動的現金收入)/(償還債務等的現金支出+經營活動各項支出)
(二)廣東省制造業中小企業財務預警實證分析
1.財務預警比率臨界值的確定
本文采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廣東省制造業小企業板的數據,隨機抽取42家公司為研究對象來研究。判斷企業警度的關鍵是確定企業有警與無警的報警點。選用了系統化方法中的多數原則、半數原則和均數原則進行研究[4]。
(1) 多數原則。表示42家企業中大多數公司應該是處于無警警限的。
將這42家企業數據重新由小到大排列,從最大值向后選總數的 2/3 處止,這個數據區間作為安全警限(無警警限)。即取表1中的第 14 個數據“經營凈現金比率”為0.086 28,“可用于投資、分派股利的現金比率”為0.751 64,作為分界線。
表1 42家中小企業財務預算比率排序表
(2)半數原則。研究對象一半是處于無警的,因此,無警與有警的分界線可取中位數所對應的財務比率。即排序表中第21個數據與第22個數據的平均值“經營凈現金比率”為0.173 14,“可用于投資、分派股利的現金比率”為0.907 04。
(3)均數原則。研究對象的總平均數代表整個行業的平均水平。在計算均值時還要去掉兩個最高與最低的特殊情況值,求出“經營凈現金比率”為0.335 99,“可用于投資、分派股利的現金比率”為0.885 65。
2.財務比率警限的設置
以無警與有警的分界線作為基點,在此基點上以減少20、40、50個百分點分別作為輕警與中警、中警與重警、重警與巨警的分界點[5]。
以多數原則為例,對于“經營凈現金比率”來說,有警與無警的臨界值為0.086 28,經計算得出:輕警與中警的分界點為0.069 02,中警與重警的分界點0.051 77,重警與巨警的分界點0.043 14;而對于“可用于投資、分派股利的現金比率”來說,有警與無警的臨界值為 0.751 64,輕警與中警的分界點為0.601 31,中警與重警的分界點為0.450 98,重警與巨警的分界點為0.375 82。
同理,可以求出半數原則和均數原則各警度的警限,然后根據系統化的要求把這三個原則所確定的警限加以綜合調整,求得一個較可靠的平均值,如表2所示。
四、財務預算比率警度的預報
由表2計算得出的最終警限結果,即可得出制造業42家企業的現金流量警度情況(見表3)。
以“眾生藥業”為例,根據“眾生藥業”2010年末的財務報告,由財務比率公式得:經營凈現金比率為1.018 182;可用于投資、分派股利的現金比率為1.096 543;預警指標綜合值為0.904 924。
經營凈現金比率為1.018 182,處于無警狀態,說明該公司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能夠滿足公司的需要,公司償債能力強。可用于投資、分派股利的現金比率為1.096 543,處于無警狀態,說明該公司的投資基本正確,能取得很好的回報。該公司的預警指標綜合值為0.904 924,總體上處于無警狀態,這與“眾生藥業”的實際經營情況相符。
結語
以上結論只是為某些企業發出預警信號,作為建議供參考。在進行實證研究時,可考慮以這兩個指標為主導指標,其他指標為輔助指標,根據本企業的具體情況確定各指標的權重,求出綜合值來判定警度。完整的財務預警系統應該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面監控的財務預警系統,對企業財務狀況進行綜合判別。
參考文獻:
[1]胡楠.中國制造業中小企業群體的發展趨勢和機遇[J].中國輕工企業投資發展,2007,(4).
[2]巫蓉,吳君民.現金流量預警在船舶行業上市公司中的運用[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2006,(2).
[3]韋敏.論財務預警系統的設置與實現[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6,(6).
[4]陽智.基于現金流的財務預警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09.
[5]高紅海.現金流緣何成為財務預警核心指標[J].經理日報人才策略,2011,(4).[責任編輯 李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