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賢愛
【摘要】本文從當前汽車維修行業的發展現狀,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兩個方面進行分析,結合我校汽修專業教學狀況,對汽車維修專業教學內容、方法和實踐訓練等方面進行闡述,提出見解,最終為培養專業人才服務。
【關鍵詞】汽車維修人才培養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2-0122-01
一 、問題的提出
隨著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特別是汽車零部件工業的飛速發展,當前,已經徹底打破了過去汽車配件供不應求的狀況。零配件的充足供應,使得昔日的“修理廠”生存岌岌可危。目前學校剛畢業的汽車維修專業的學生,市場的認可度不理想。因此中職學校必須借鑒社會培訓經驗,在“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指導思想下進行人才的培養及改革。
二、目前汽車維修行業的現狀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汽車維修行業基礎薄弱、技術相對落后、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其中最大的問題是適應現代汽車維修需要的人才奇缺。從人才的培養角度來看具體表現在:一是培訓教材建設落后。由于教材編寫、出版周期過長并且遠遠跟不上技術發展,且存在知識面狹窄、重機械輕電氣、重理論輕實踐等通病,給專業人才培養帶來很大影響;二是教學實訓設備缺乏。目前大多數貧困地區中職學校汽車技術檢測設備幾乎是一片空白。只能靠組織專業課教師和學生深入到汽車檢測站、專業維修站及汽車生產廠家和一類維修企業參加實踐學習,這也給專業教學帶來了極大不便。
三、當前汽車維修行業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
1.富有極強的邏輯推理能力。汽車維修工對汽車故障應具備一種特殊的邏輯分析能力。這是因為到目前為止我們的檢測手段、設備的使用狀況和故障的發生部位,還沒有達到只需要單純更換零配件的程度。目前,修理業的主要任務還是“診斷”。真正反映一個維修人員水平的是其診斷的準確程度。在診斷過程中,要求診斷人員要“懂原理、會分析、能推理、巧診斷”,一個不會推理的人,不會邏輯分析的人是很難成為一名好的維修工的。
2.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汽車技術的發展,需要有國際合作。目前國內相當一部分是進口車,在工作中,不僅要查閱一些相關車型的英文資料,而且還需要了解國外最新的汽車技術、維修手冊和診斷辦法。一定的英語基礎就顯得尤為重要。
3.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知識。現代汽車要求維修人員是具備綜合性的專業人才,為此,他們必須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知識,不僅要了解計算機的正確使用而且還要了解車用單片機的基本原理和控制原理,否則對于許多故障現象可能無法理解,更談不上動手維修。
4.具有機、電、液結合的知識、技能。我國汽車維修行業傳統的觀念是機工、電工各自分開,它們是兩個獨立的工種,隨著汽車技術的飛速發展,這種分工已經很不現實,急需將機修工、電工結合一起,再輔以液壓技術,三者有機地結合才是較理想的汽車維修技術。
四、我校汽車維修專業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我校的汽車維修專業開設于1999年,由于開設時間晚,師資力量比較薄弱,經驗不足,特別是先進的教學設備、檢測設備缺乏,導致學生技能水平不高,與市場需求差距較大,不能培養高素質的維修人才,主要體現在:
1.現有實訓設備落后。學校現有實訓設備主要是針對傳統汽車維修為目的建立起來的,僅能對學生進行汽車底盤、發動機的基本拆裝、修理技術的培訓,缺乏現代轎車專用拆裝設備和檢測設備,因此培訓出來的學生不能滿足當今社會的實際需要。
2.教學方式落后。汽車維修專業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專業,而我校目前在教學過程中仍采用較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急需開發汽車維修教學軟件(CAI課件),從根本上改進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3.教師的知識技能水平有待提高。汽車維修專業是一個大專業,涉及面廣,因此既需要一批有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專業教師,又需要有豐富實踐經驗和動手能力的并懂得教學規律的實習指導教師。汽車維修本身是一個技術更新很快的行業,無論專業教師還是實習指導教師若長期脫離生產實踐,必然面臨知識、技能落后的狀態,因此我們必須有一套完善的師資培訓、引入更新的機制,確保教師自身的技術、技能領先。
五、汽車維修專業人才的培養及改革探索思路
1.加快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加快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是培養高質量學生的前提。學校應制定相關規劃使教師每年都有一定時間深入生產第一線向行業內的維修專家學習,參與解決具體實際問題,或外出參觀、進修,了解國內外本專業最新的技術發展動態和成功的教學案例,及時進行知識更新、拓寬視野和調整知識結構,使專業教師成長與技術發展同步。
2.優化課程結構。為滿足實習教學需要,必須對現有教材進行整合、開發,通過組織教師學習、培訓來開發新教材,改革教學內容和課程結構。其特點是: (1)課程內容綜合化:將汽車發動機的結構、原理、維修、檢測和診斷在同一課程講授,使知識與能力有機結合,避免脫節,減少重復。(2)采用模塊化編制:將發動機的每一個機構或系統作為一個教學模塊,既有利于講授,又有利于模塊化的考核。(3)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每個模塊都將理論教學與配套的實踐相結合,實現理論與實踐、知識與技能的有機結合。(4)吸收汽車新技術、新知識,使教學內容更加新穎實用。使教學內容盡可能與職業崗位要求相結合,并適應汽車技術發展的要求。
3.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現有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已經不能適應新的教學模式,這就需要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如開發使用多媒體課件,以PowerPoint為技術平臺,制作幻燈片,運用大量圖片和動畫及錄像剪輯,使教學生動直觀。在推廣多媒體教學的同時,還應根據課程特點,在講授部件結構、原理等方面的內容時,盡可能利用電教板,并結合現場和實物教學,使教學更加直觀明了。對于實踐性較強的教學內容,則應采用項目教學法。課程的教學應采用多媒體教學、現場和實物教學、實訓教學、項目教學的有機結合,并適時適當使用。這樣教學效果將會出現質的飛躍,最大限度地縮小與規模企業的差距。
4.加大實踐訓練力度,提高學生動手能力。汽車維修是一門技術性很強且較為系統、復合的技術,教學中必須增強學生的動手機會,組織學生制作各類汽車總成的操作實驗臺,并進行動、靜態演示,將復雜的汽車結構變得簡單易懂。通過學生在一線的親自動手拆裝、維護、排除故障等才能真正使學生有系統全面的認識,才能適應崗位的需要。實際中還應強化技能考核,以考促練,以練促熟,以熟促精。一般縣級職業技術學校汽車技術檢測設備幾乎是一片空白,必須組織專業課教師和學生深入到汽車檢測站、專業維修站及汽車生產廠家和一類維修企業參加實踐學習。
總之,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應不斷根據學生的實際,尋求最佳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讓更多先進的教學理念運用到教學中去,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技能型人才。綜觀目前汽修行業的現狀及職業學校汽修專業發展,應該堅信,在汽車維修這一領域我們中職學校定會大有作為,但要走的路還很長。
參考文獻
1. 王蘭群. 汽車維修專業的人才培養與教學改革[J].黃石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1
2. 陳文華.汽車發動機構造與檢修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