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濤

即便出了如此難堪的事情,但整個處理過程之中,卻并未見到徐留平出聲。而在兩年之前,在長安集團實現了對哈飛、昌河的重組之后,其獲得CCTV年度經濟人物,一時風光無限
在被東風最終落下100萬輛的差距之后,兩年之前挾重組中航汽車業務板塊之威的徐留平,恐怕現在最頭痛的不是去趕超東風,而是如何去擺平依然不服管的昌河。
據昌河汽車內部人士爆料,昌河汽車工人于今年1月13日開始罷工,而導火索則是一張生產資質。據悉,當時昌河汽車內部傳言,長安集團已向國家發改委遞交了轉讓昌河汽車轎車生產資質的申請。根據該申請,如果昌河汽車轎車生產資質被轉讓,昌河將不再生產包括新上市派喜轎車在內的各種轎車。而這一資質將被轉移至長安集團另一公司內。該傳言還稱,該公司僅保留合肥商用車項目,九江和景德鎮工廠都將淪為僅僅生產零部件的工廠。
這一傳言激怒了原本就因為待遇低而不滿的昌河汽車職工。“昌河汽車的生產資質未經過職工代表大會表決就被長安私下竊取賣掉,這是不合法的!”昌河汽車的職工對媒體展示了他們的憤怒。而從1月13號開始的罷工,核心問題也主要圍繞昌河汽車生產資質的去留。
昌河汽車職工稱,如果傳言一切成真,昌河幾千職工面臨下崗的困境,“我們很擔心!”大部分員工面對媒體的訪問,都強調這句話。讓昌河員工怨氣頗深的是,雖然昌河虧損局面在長安接手之前便已存在,但是員工一直與企業站在同一戰壕中,而此番長安對昌河的釜底抽薪,讓其頗為心寒。此前,長安曾給予昌河汽車員工“長安、哈飛、昌河轎車品牌三箭齊發”的承諾,不料承諾未能兌現,而昌河汽車得以存在的根基也將不穩,昌河汽車員工的工作、生活也必然面臨巨大改變。從這個角度出發,昌河汽車職工的過激舉動也就不難理解。
長安的舉動也或許有著不得已的苦衷,在重組哈飛和昌河兩年之后,長安集團下的微車業務非但未能得以大幅做大做強,反而在鼓勵措施退出后,成為長安集團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個業務板塊。而長安集團旗下長安福特馬自達即將拆分為長安福特和長安馬自達兩家整車企業,但由于國家產業政策不再鼓勵汽車整車制造,長安馬自達很難獲得汽車生產資質。
于是,長安集團向發改委提出申請,決定將昌河鈴木的汽車生產資質“轉移”到長安馬自達,屆時現有的昌河鈴木品牌汽車將停產,現有車型將并入長安鈴木生產,原有的生產基地也將搬遷到長安汽車的合肥、南京等地,而對現有的昌河鈴木員工并沒有做出安置辦法。
這一事件最終得以發酵,得到了江西省、發改委、國資委等高層及主管部門的關注。在緊急協調之后,長安集團隨后承諾維持昌河鈴木汽車的轎車生產資質、生產基地和品牌不變之后,昌河汽車的工人17日開始復工。此外,為安撫抗議的工人,長安集團還免去了昌河總經理李黎的職務,并承諾新的總經理將從昌河汽車公司內部產生。
有媒體報道,長安集團最終的承諾,還是來自高層的壓力,國家發改委在對長安集團的答復中明確稱,長安集團提出的撤銷昌鈴公司及變更汽車企業生產資質的意見,未與地方政府進行溝通協商,未經企業職代會討論通過,國家發改委不予發文。建議下一步長安集團與江西省、景德鎮市積極協商,共同將昌河汽車做大做強。
有意思的是,即便集團內部出了如此讓人難堪的事情,但整個事情處理過程之中,卻并未見到長安集團掌門人徐留平出聲。而在兩年之前,在長安集團實現了對哈飛、昌河的重組之后,其獲得CCTV年度經濟人物,一時風光無限。
但現在的徐留平,不僅表現在集團整合等內部事務上依然毫無進展,而且其領導下的長安汽車,在外部環境上依然問題頗多,雖然依然坐穩第四的位置,但與前三大的差距也是越來越大。更早之前,重慶市市長黃奇帆更是不點名地批評了長安, “到處布局,同時開工,幾乎就是兩三百萬輛的規模,他們過去20年也就搞了200萬輛,今后5年就要突然增加200多萬輛,都昏了頭了。”
徐留平的麻煩,顯然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