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鋒磊

正是這些參賽的選手如蒲公英的“種子”那樣到處傳播安全、節油的理念,使得“宇通杯”獲得了“永不落幕”的美譽。
2011年12月3日上午,在風景秀美的福建武夷山下一座賓館的會議室里,單永海、陳文并排而坐,接受著媒體的訪問和拍照,盡管一下子面對這么多鏡頭和提問,他們顯得有點羞澀, 但可以看出,他們內心美滋滋的。
單永海和陳文分別是福建汽車運輸有限公司和安徽合肥汽車運輸有限公司的客車駕駛員,他們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屆全國交通運輸行業“宇通杯”機動車駕駛員節能技能競賽(以下簡稱“宇通杯”)總決賽上獲得了一等獎,等待他們的,除了一筆豐厚的獎金外,還將有令人艷羨的最高榮譽: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這將是對客車駕駛員這個群體價值的高度認可,當然, 有了全國總工會參與主辦,加上原主辦方交通運輸部,使這種認可成為可能,同時也表明“宇通杯”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作為競賽的贊助方,宇通客車也收獲良多。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文兵說:“通過前兩屆‘宇通杯的舉辦,行業主管部門和社會對客運行業空前關注和重視,對客車產業發展方向和重點更加認同和支持。當然,全行業對宇通的認知、了解也更加深入和廣泛,這是宇通的收獲,同時也有利于宇通影響行業對客車發展現狀和方向的認可與促進,這也是做行業老大的責任。”
鎖定“安節”
第二屆“宇通杯”自2011年8月31日正式開幕以來,走進全國17個省份,覆蓋中國版圖的一半;輾轉3個多月,總行程超過4.5萬公里,直接影響194家運輸企業,提供安節工作法培訓1000余人次……這是第二屆全國交通運輸行業“宇通杯”機動車駕駛員節能技能競賽呈現的一組數字。
數字的背后,透露出本屆“宇通杯”的非常之道。
“宇通杯”所到之處,必會在當地掀起“節能環保”與“安全駕駛”的熱潮。“安節”也成為每一站“宇通杯”比賽的關鍵詞。
在2009年首屆“宇通杯”提供專業賽車、賽前進行《節油寶典》培訓、“綜合理論知識考核”和“節油駕駛技能考核” 相結合的基礎之上,“宇通杯”推出了《安節工作法》,贈送給所有的參賽企業和駕駛員,為他們提供培訓機會。“培訓中,老師講授了安全節能技能。我雖然當了15年司機,但缺少專業理論指導,‘宇通杯確實提高了我的駕駛技能。”新疆昊天運輸集團責任有限公司的王學進說。
事實證明,升級后的《安節工作法》培訓大大提升了參賽選手的節油駕駛成績。賽后統計數據顯示,377位預賽選手百公里油耗平均值是19.02升每百公里,平均節油率達到23.92%。其中,來自宜春汽運股份有限公司的周百豐在江西站比賽中創下了最低百公里油耗14.04升的嶄新記錄,較上屆宇通杯最低百公里油耗14.88升,取得了相當大的突破。
通過比賽,選手們發現,原來一些習慣性的節油方法并不省油。有13年駕齡,獲得過“內蒙古十佳駕駛員”稱號的包頭公交集團長客分公司劉紅光說:“通過培訓、比賽,再結合日常摸索,我發現客車開到一定速度后,踩油門踏板的深淺程度對車速并沒有太大影響,但對油耗的影響截然不同,這些燃油消耗是可以節省下來的。”
還有選手表示,原來安全和節油可以同時做到,并不矛盾。觀摩了“安節通”的運輸企業人士表示,這是對傳統管理模式的突破,使遠程管理成為了可能。
永不落幕
據介紹,第二屆“宇通杯”在承繼上屆優點的同時,增加了諸多創新之處。交通運輸部道路運輸司車輛管理處處長俞衛江表示,通過比賽,要在全行業形成一種安全節能的長效機制。而截至目前,“宇通杯”已經演變為兩年一屆的整個交通運輸行業的盛事,這種長效機制正在形成。
可以說,第二屆“宇通杯”將基層企業和駕駛員這樣的車輛使用者以及宇通這樣的車輛制造企業,還有政府管理部門等“合”到了一起。俞衛江表示,“宇通杯”的重要意義之一在于通過這樣一種載體,在全行業傳播推廣了安全、綠色、人文駕駛的理念。
當然,要真正做到安全節能,還必須集合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激發全社會的重視和參與。山西省交通運輸管理局李鈜希望能夠將《安節工作法》向全社會推廣,他認為所有的機動車駕駛員都應該掌握安全節油操作的要領。山西省陽泉市運管處主任王學忠就說,舉辦“宇通杯”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通過舉辦比賽形成良好的安全節能氛圍,促進大家形成安全節能的理念。
第二屆“宇通杯”冠軍得主單永海、陳文就表示,他們回到單位后將不遺余力地將自己在比賽中和平時積累的節油和駕駛技巧傳授給同事們,“節油能領到獎金,所以我希望單位的同事都能領到這筆獎金。”陳文笑著說。
其實,正是這些參賽的選手如蒲公英的“種子”那樣到處傳播安全、節油的理念,使得“宇通杯”獲得了“永不落幕”的美譽。
老大的責任
作為“宇通杯”的比賽用車提供企業,宇通客車的各個區業務經理忙得不可開交,一方面他們要應付眾多參賽企業想讓宇通幫忙提供比賽用車讓他們進行訓練,以獲取更好的成績,另一方面區域業務經理甚至要飛過來協調訓練。
一時間,比賽現場劍拔弩張,氣氛緊張。
那么宇通作為“宇通杯”的贊助企業,是否對其品牌宣傳和銷售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呢?
當記者把這個問題拋給王文兵時,他告訴《汽車觀察》記者:“‘宇通杯對于真正促進宇通的銷售肯定有貢獻,但是貢獻有多大也不能盲目樂觀,目前宇通在客運市場占份額42%,宇通的銷售網絡和客戶的溝通一直是暢通和一對一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宇通不一定非得用這種方式來進行溝通,比如繼續堅持做價值連城的話,一樣會達到很好的促銷效果。”
王文兵表示,“宇通杯”的前身是宇通客車開展了數年的“價值連城”活動。之所以要做這樣的活動,在于宇通客車對市場的新的思考,他們認為“客車企業只管造客車,運輸企業只管運營”這種方式有局限性,因為運輸企業追求的是資源利用率更高,乘客出行更安全、方便、舒適,車輛的效益更好,這就包括了安全、節能等的訴求。在推廣“發動機熱管理系統”和路譜管理系統時,宇通發現這些必須是人來進行應用,所以開始了“價值連城”活動,總結出“人、車、路”的理念,并提煉出了安節價值體系。
不過,令王文兵不太滿意的一點是,“宇通杯”對宇通客車技術的節能有點弱化,即活動更多體現的是駕駛員的技能,而宇通車如何省油并沒有體現出來,也沒有凸顯宇通客車技術節能的特質。
“但我并不感到遺憾,這未必是壞事。客車和客運企業的發展必須要走上良性循環,必須通過技術的變革、標準的提高來促進這種良性循環,即效率、效益都同步提高,既有經濟價值,又有社會價值,這才是真正的行業良性循環。反之,大家拼價格,不講究技術和技能,會導致廠家盈利越來越弱,運輸企業、老百姓隱性成本的增加。”想必這也是宇通作為行業老大必須承擔的責任。
在王文兵看來,下一步將通過技術的革新來代替技能的高標準,畢竟要想讓節能駕駛在全國上百萬的客車司機中普及是有難度的,如果能通過技術的進步來解決駕駛員技能高標的要求就更好。實際上宇通的“綠區安節助駕系統”就是通過駕駛輔助提醒技術來減少對人的依賴的手段。例如混合動力客車就是這樣,一方面可以節油30%左右,另一方面駕駛員勞動強度也大幅減少。
競賽組委會主任周海濤任李中國海員建設工會全國委員會主席鐵橋接受執行團隊交旗
冠亞軍:單永海、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