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慶山
摘要:女性角色沖突普遍存在于現代知識女性身上,表現在傳統觀念和現代意識的沖突、理想與現實的角色沖突、主體角色需要與角色能力的沖突、異化自我與本質自我的角色沖突和女性職業角色與生活角色的沖突。作為知識女性要客觀認知自我,明確自己的定位,學會善待自己,關注自身的心理保健,主動地去認知角色沖突的理論,培養個體扮演各種“角色”的協調能力,勇敢地接受挑戰、迎接挑戰。同時,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建立和完善社會的支持體系,為知識女性的事業成功與家庭幸福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關鍵詞:知識女性; 角色沖突; 協調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749(2012)02-0133-03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各行各業中有杰出成就的知識女性不斷涌現。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女性在美國《財富》雜志剛公布的世界商界女強人榜中大放異彩,共占去6個席位。我國政壇的原國務院副總理吳儀等女性官員已經成為政壇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同時,在現實社會中,角色沖突普遍存在于現代知識女性身上,家庭角色與事業要求的諸多不一致使得擔任雙重(或更多重)角色的知識女性常常顧此失彼,難全其美。
一、知識女性與角色沖突
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教育的普及,知識女性的隊伍在不斷地發展壯大。對知識女性的解釋很多,瀚文認為“知識女性既可以泛指那些受過比較系統的高等教育的女性,也可以專指那些受過高等教育,并且曾經或正在從事文化、教育、衛生、科研、工程技術工作的女性”。[1]張甜甜認為“知識女性是指受過高等教育、擁有較高知識水平的女性群體,是中國當代婦女中自身素質較高、就業層次較高、社會地位較高的群體,因此知識女性往往希望自己所學所掌握的知識技能在實踐中得以運用和發揮,在社會中體現自身的價值”。[2]根據眾多專家學者的觀點,知識女性就是指受過高等教育并具有較高社會地位且相對穩定的職業女性群體。她們光鮮亮麗,具有豐厚的學識、高雅的氣質,同時具有成功的事業,美滿的家庭。然而,她們也有煩惱和困惑。她們為了事業的成功,生活的幸福,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據聯合國統計,占全世界1/2人口的婦女,她們付出了全人類工作時數的2/3,但所得的報酬卻只有1/10,她們所擁有的財產只有1%,職業女性中高薪階層只占3%至4%”。[3]這是由于她們所處的角色決定的,如一個女性可能既是醫生,又是女兒、妻子、母親等,她既要做好職業的角色,又要做好家庭的角色。
在社會生活中,“角色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與人們在社會關系體系中所處的地位、社會所期望的一套行為模式有關。社會角色是人的社會地位的表征”。[4]“角色沖突,一般指的是由于角色對象對同一角色抱有矛盾的角色期望而引起沖突的情形。這種矛盾的角色期望既可以來自不同類型的角色互動對象,也可出自同一類型的角色互動對象”。[5]包括角色內沖突和角色間沖突,“角色內沖突,即由于角色互動對象對同一角色抱有矛盾的角色期望而引起的沖突”。“角色間沖突則是指個體必須同時扮演過多種不同的角色”。[5]知識女性角色沖突,即知識女性由于多種社會地位和多種社會角色集于其一個人身上,以及對同一角色抱有矛盾的角色期望,而在她自身內部產生的沖突。譬如,一位已婚在讀博士女教師,在家里是一個妻子,丈夫和孩子需要她去撫慰、體貼;在學校她又是一位教師,需要教課,搞科研,撰寫論文、專著等學校的日常事務;作為一個學生,有許多課程要學習、考試,撰寫博士論文。由于時間、精力等方面的限制,無法滿足這些角色所有的期望。她處在這些角色之間,甚至嚴重陷入這些困境之中,產生劇烈的角色間沖突,就是一位知識女性角色間沖突。
二、知識女性角色沖突的表現
1.傳統觀念和現代意識的沖突
追求自由、實現價值是現代人思考的中心,也是知識女性思索的熱點。現代知識女性深知,只有與男性一樣貢獻社會,才能找到完整的生命意義和價值。然而,儒家文化中的“男尊女卑”的觀念還彌漫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社會和男性的認識,對知識女性的影響也很大。以男性為中心的傳統意識影響著人們對知識女性的看法,其中不乏許多貌似科學實則錯誤的觀點。以對知識女性的評價為例,社會為知識女性建立了不同于男性的成功標準,即賢妻良母加社會成就型二者的統一,而男性只要有成就足以為人所稱道,即使在社會進步的今天,仍有不少人認為,男性以事業為主,女性主要以家庭為主,相比之下,知識女性就承擔著更重的責任。人們常以“男性能做的”來要求女性,甚至女性自己也以“男人能做的女人一樣能做”而自豪。
2.理想與現實的角色沖突
追求雙重角色的完美和諧是現代社會知識女性的角色理想和價值理想,也是現代知識女性完善自身的實踐探索。如同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間存在著矛盾和差距一樣,現實探索和理想目標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是永恒存在的。社會上存在的事實不平等使現代知識女性難以找到平衡各種角色的支點。現代知識女性在提高自身素質的過程中遇到了來自個人心理和意志的內在挑戰。而在社會從觀念到行為都未能將兩性平衡對待時,知識女性更需時時抵擋來自外界的壓力,包括各種人為設置的障礙。眾多知識女性在內外交困中難免顧此失彼。
3.主體角色需要與角色能力的沖突
通常情況下,知識女性對自身雙重角色的期望值很高,既想成就事業,又要搞好家庭。社會也要求知識女性扮演多元的角色,一方面要求他們成為無性別的社會勞動者,一方面又是有特殊生理要求和人類再生產使命的承擔者。但在實際生活中,做到各種角色兼顧并非容易。因為知識女性各種角色的服務對象不同:社會和家庭的價值實現方式不同,有酬與無償的評價標準不同。這種角色內在的矛盾性便集中表現為時間、空間、精力和行為方式的沖突和主體角色需要與角色能力的沖突。青海省省長宋秀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曾表示:“我工作的確很忙,但只要有時間,我一定會陪伴我的家人,盡一個女人的責任”。[6]在《關于北京大學女教職工雙重角色選擇的調查報告》中,很多女教師寫下最想說的一句話是:“做知識女性真難”,“做知識女性太累”;“做女人難,做家庭事業兩不誤的知識女性更難”。這些發自肺腑的感嘆,真切的反映出知識女性的心力疲憊,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知識女性自身資源——知識、能力和體力還難以滿足理想的最佳雙重角色的需要。
4.異化自我與本質自我的角色沖突
社會發展尚未實現人由異化自我向本質自我的轉變,從而加劇了知識女性的角色分裂。人的異化突出表現在:現階段中勞動仍然只是謀生手段,而非展示自我個性,提高主體素質的需要。因此,人們還不能依照個性和素質來選擇工作,而是工作(或職位)按其要求選擇勞動者。由于家政更多的與女性相關,女性所能自由支配的時間和精力被相對剝奪,加之知識女性特質在目前的許多工作中不成為優勢,知識女性難以在付出和男性同等的努力時得到展示自我的機會,而必須按社會的要求對自我加以修正,異化的情況較男性更突出。可以說,只要當社會發展得以全面、真實的自我為行動主體時,知識女性才能從容游弋于各種不同的角色之間。
5.知識女性職業角色與生活角色的沖突
現代知識女性既是全職人員,又是家庭的主心骨;既要在職場上拼殺,也要花費很多的精力照顧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既要全力投入工作,又要照顧丈夫,盡傳統意義上的妻職。職業角色與生活角色的沖突使知識女性疲于奔命而無暇顧及個人的情感與生活體驗。在人民論壇雜志社進行的“女強人危機”專題調查問卷中,在回答“中國政界‘女強人目前面臨的主要危機或問題有哪些?”時,57.61%的受調查者選擇“家庭危機,如沒有時間照顧家人帶來的問題”,44.05%的受調查者選擇“情感危機,如夫妻情感難以和諧”,42.86%的受調查者選擇“工作壓力問題,甚至導致身體健康狀況堪憂”。[7]
三、協調知識女性角色沖突的路徑
1.建立完善的社會支持系統
社會支持系統是包括我們所擁有的客觀的、物質化或可以數量化的支持系統,包括來自政府和相關單位、社區、工青婦群眾團體等,它是外界可以給個體提供的外在社會資源。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可以給個體以力量和信心。
政府或相關單位根據知識女性的身心特點和角色要求,制定法律和制度及相關政策,對知識女性適當給予政策上的傾斜,至少為其提供地位、待遇、機會和權益等平等競爭的環境,為其提供更多的時間,支持知識女性的社會工作并及時予以認可和積極評價,充分肯定知識女性為社會為家庭做出的犧牲和貢獻,使得知識女性在物質和精神上都得到足夠的支持和保障。建立社區服務體系,發展社區家政服務體系,緩解知識女性家庭生活的壓力。發揮工青婦等群眾團體的社會支持,維護知識女性的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為知識女性成才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包括就業環境和生活環境,消除性別歧視。
2.認知角色沖突的理論,勇于迎接挑戰
知識女性應主動地去認知角色沖突的理論和現實依據,勇敢地接受挑戰、迎接挑戰。在理論上要不斷優化自己的選擇,沖破束縛,勇敢的進行嘗試,實踐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克服知識女性本身的自卑心理、樹立正確的理想和人生信念,消除思想上的狹隘性、生活上的依附性、心理上的自卑性。要積極參與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求新突破,邁出新步伐,在不斷超越自我中建功立業;創造新生活,就是要以發展為主題,弘揚時代精神,提高綜合素質,努力創造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互相關愛的幸福生活。打造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新時代新女性形象。
3.客觀認知自己,明確定位
知識女性客觀正確地認知自己,明確自己的定位,提高對角色沖突中的認知能力。既要承認女性和男性同等地具有獨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同時也要在合理范圍內承認男女之間天然存在的性別差異。應積極處理好各種關系,明確自己的目標,制訂科學的切實可行的規劃。不要忘記女人的本色,腳踏實地地、主次分明地處理好周邊的事務。應正確地對待生活中的成功和失敗,把它看作是對奮斗目標的反饋,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對于自身的缺點與不足,應努力改正。對于自身無法避免和無法解決的現實問題,也可以采用超然的態度,拿得起放得下。要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身體不好,事業、家庭等一切都會黯然失色。
4.培養個體扮演各種“角色”的協調能力
要消除角色沖突對人心理造成的不利影響,就要加強個體扮演各種“角色”的協調能力。人的生活包括家庭生活、職業生活和社會生活。事業是面向社會的公共事業,是直接服務于社會和他人,為社會做出貢獻。事業的成功,會給自己及家庭帶來愉悅的情緒和豐碩的經濟收入。事業和家庭同樣重要,不可能單純地追求事業而忽略家庭,也不能舍棄事業只追求家庭的和諧。家庭是人心的港灣,是實現事業、財富目標的有力支持。家庭的穩定,女性起了更重要的作用,智慧的知識女性不僅是家庭生活的創造者,同時也應是家庭生活的受益者,她對家庭勤勞善良的付出,也應得到親人對她的愛的回報。回到家里能改頭換面,肩負起家庭的角色責任,既做賢妻,又做良母。這種協調能力越強的人,她們處理和協調各種角色要求的本領越強,因而產生角色沖突的可能性就越少。
5.學會善待自己,注意自身的心理保健
學會善待自己,關鍵是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保持一個健康的心態。會善待自己,才會善待別人,才會善待周圍的一切,為自己事業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創造和諧的環境。要善待自己,就要學會釋放自己,克服知識女性心理的完善主義色彩,不過分苛求自己盡善盡美。要善待自己,就要學會放棄,只有學會放棄才能確保事業或家庭的重心。懂得放棄,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得充實、飽滿、旺盛。以獨立自主的精神,自立于社會、自立于人群。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追求、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反對依附和盲目順從。
研究婦女問題的學者們曾互為補充地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方式以緩解當代職業女性的角色沖突:第一,社會多分擔一點,逐步建立一個完善的社會服務體系,使部分家務勞動社會化;第二,機器代替一點,轉變消費觀念,鼓勵添置家用電器代替繁重的家務;第三,丈夫多體貼一點,多承擔家務,當個“賢夫良父”,幫助妻子去承擔雙重角色;第四,女性要學會把工作和家務安排得科學一點,從中求得人生樂趣;第五,讓孩子獨立性強一點,母親要從孩子的奴隸變為孩子的朋友和教師;第六,女性自己在觀念上再轉變一點,在家庭里善于調適親屬關系;第七,角色調適的方法模式多樣一點,社會要容忍夫妻雙方自己的選擇;第八,女性對家庭與職業的期望要實際一點,要克服完美主義傾向;第九,經濟收入再高一點;第十,自我保健意識多一點,身體好一點。
目前已有一部分知識女性,在現階段社會環境下緩解了自身的雙重角色沖突,實現了人生雙重價值的和諧統一,她們自豪地擁有一個完整的自我,擁有一個完整現代女性的生活世界。
參考文獻
[1]瀚文編著.女人成大事的11種真本事[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6:135.
[2]張甜甜.現代知識女性的角色“困境”——現代知識女性社會角色與家庭角色之間的關系研究[J].現代婦女,2011(1):38-40.
[3]云洲.成功女人[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2:200.
[4]陳濤編.老年社會學[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9:100.
[5]王小章.中國社會心理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98.
[6]陳春海.女性領導的獨特魅力坐標[J].決策,2009(11):11-13.
[7]人民論壇《千人問卷》調查組.政界“女強人”的最大煩惱——“女強人危機”調查[J].人民論壇,2008(23):40-41.
[責任編輯:龐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