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梅
【設計思想】
《莊周買水》是老雜文作家劉征寫于1988年的一篇諷喻現實的雜文。本課教學設計為“印象莊周”“筆下莊周”和“莊周探微”三個互相聯系的版塊,通過學生印象中的莊周和作者筆下創作的莊周形象的對比,讓學生認識到在商品經濟潮流中莊周處處碰壁的尷尬處境,以及知識分子身上亙古未變的悲憫同情之心。通過探究作者筆下的莊周形象,欣賞文章故事新編的創新形式,以及對現實的深刻諷喻。
【教學目標】
1.學會在具體語境中理解句子的含義。
2.在篩選信息、梳理文本的基礎上,準確理解作者筆下的莊周的形象。
3.探究作者巧妙的藝術構思特點。
4.總結文章的寫作藝術特點。
【教學重難點】
1.準確理解作者筆下的莊周形象。
2.感受雜文針砭時弊的特點,理解作品對現實的深刻諷喻。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印象莊周
莊子在大家心目中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請用一兩句話概括。
于丹說,如果孔子是圣人,那么莊子就是神仙。在當代作家劉征的筆下,神仙一樣的莊子會有怎樣的遭遇呢?
二、筆下莊周——受困莊周
快速瀏覽課文,思考,作者筆下的莊周有哪些遭遇難?
這一系列遭遇,讓我們看到一個在現實中被困住了手腳的莊周。
(一)賣書受困
1. 莊周賣書受困是因為什么?經為何只賣了三本?
2.文章提到“潮流不可阻擋”。這是一種怎樣的潮流?
3.在經濟狂潮的裹挾下,連夢蝶的莊周也變了,“連……也……”這個句式,有什么意味?
(二)養魚受困
(三)買水受困
1.在這樣的背景下,莊周買水經歷了哪些波折呢?請同學來概括一下。
2.在這曲折的買水過程中,你看到了什么?
3.在這條利益鏈上,你看到了哪些人的表現?請在文中勾畫出來。他們是怎樣對待莊周的?
4.這條利益鏈上,除了我們看到的這三副嘴臉,還有沒有其它人?
三、筆下莊周——悲憫莊周
(一)悲憫小魚
1.受困的莊周,屢遭挫折,倍受戲弄,在匆匆趕往東海的途中有何奇遇?
2.濠梁觀魚時,小魚是怎樣的形象,和現在有何不同?
3.困苦不堪的莊周居然遇到更受困的小魚,成為它的呼救對象,莊周之困和小魚之困有什么不同?
(買水養魚、求水活命)
4.對此情景,莊周有何表情?勾畫,品讀。
(二)祈盼甘霖
1.悲憤之時,卻聽得一聲雷響,討論“甘霖”有何象征意思。
(蕩滌污濁,呼喚清明,一改潮流,普濟眾生……)
2.齊聲朗讀最后一段,體會普降甘霖的喜悅、期待變革的信心以及莊子的悲憫之情。
四、筆下莊周形象總結
超凡脫俗似大鵬似蝴蝶的莊子,從天上落下凡塵,他被猛烈的經濟狂潮裹挾,也想發家致富,可在現實中格格不入。他被現實困住了手腳,被弄權者、謀利者玩弄于股掌之中,身心俱疲、無奈至極,悲憤至極;但他還是面對眾生而生悲憫之心,極具社會責任感,對未來飽含希望。
印象莊周和筆下莊周雖有不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莊子的悲憫之心。正如鮑鵬山所說,莊子是一個心極熱的,像鴿子一般溫柔敦厚,有悲天憫人之心的人物。這一點,一直沒有改變。
五、“莊周”探微
討論:作者這種巧妙構思背后要傳在給我們什么?
通過印象莊周和筆下莊周進行了反差極大的藝術再創造,達到對現實的諷喻。
六、課后練筆
課文精致巧妙的構思,見微知著的洞察力,委婉的諷喻藝術,值得我們學習借鑒。課后,學習這種故事新編的形式,選擇一兩個歷史人物寫一篇寓言式的雜文。
(作者單位:重慶市育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