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添喜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時間最長的地方。要讓學生都獲得進步,都有成就感,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就勢在必行。那么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一、高度審視教材和確定自己的教法
1、鉆研大綱與教材。語文教學大綱和教材是語文教師從事教學和對學生進行考核的基本依據。只有全面領會教學大綱的精神并認真鉆研教材,明確教學目的和要求,在備課和上課的過程中自覺地貫徹執行,我們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如果不鉆研教學大綱和研究教材、教法或只注重其中一個方面而忽視另一個方面,就很難實現教學目的和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2、探索教學方法,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藝術風格,首先要掌握先進的語文教學理論。語文教學有一定的規律可循,語文教師只有學好并掌握語文教學法等理論,了解并掌握這些規律,才能逐漸形成鮮明的指導思想,進而做出正確的決策,確定適合學生的獨特教法。有些語文教師從教多年,也積累了一些經驗,但缺乏先進的語文教學理淪的指導。其次要拓寬知識面,提高自身教學水平。教師的知識面越寬,駕馭教材教法的能力就越強。蘇霍姆林斯基曾講過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一位歷史教師上了一堂非常成功的公開課,他的每一個步驟都令人稱道,他的每一句話都具有極大的感染力。當聽課的教師問他備這節課花了多長時間時,他答復說:“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我只用了大約15分鐘時間。”這個故事說明了只有厚積才能薄發的道理。語文教師只有努力拓寬知識面,認真琢磨教學藝術,才能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1.備課要求學生預習。教師只有精心設計課堂教學,上課時才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備課時,首先要確定一節課的教學目的與要求,其次找出教學重點和難點,然后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及語文知識和能力的最新狀況,最后確定教學的深難度及教授方式方法。備課要全面落實,既要精心安排復習內容;又要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做到準確、明了、精煉;還要預測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認知錯誤并準備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除此之外,設計精煉的語文課堂練習,根據教學過程的設計和教學的實際需要制作好教學所必須的教具或課件等也非常重要。備課越充分、教案設計得越詳細、越科學合理,課堂教學效率就會越高。與此同時,教師應該要求學生預習并找出疑難問題。學生在聽課時才會真正做到全神貫注、有的放矢,才能提高聽課效率,從而大大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2.堅持主導與主體地位,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魏書生教改的核心經驗是教師應堅持指導學生自學。教師在教學中是指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做到精講多練、重點突出、中心明確、言簡意賅、能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保證課堂練習的數量和時間,要講究練的方法和保證練的質量。只有將講授、閱讀、聽說和練習巧妙地搭配起來,才有利于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做到懂、熟、會。學生是學習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必須進行學法指導,指導學生學會預習、聽課、記筆記,指導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復習功課,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把握好教學節奏,妥善處理度,質、量三者的關系: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內容必須有一定的廣度、深度和密度,這就要求教師把握好節奏。確定教學密度應以學生的接受能力為前提,在精講必要的語言知識后,應組織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好讓學生消化吸收所學知識;在這一過程中,所用時間應不少于二分之一課時,訓練方式要力求多種多樣,全體學生都應盡量參與其中,這種面廣、質高、量大的練習,定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留心反饋信息,及時查漏補缺,做到因材施教。教學應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應依照絕大部分學生的實際水平來授課。教學必須關注全體,關心個體的存在、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乃至動機、效能等等。我們反對獲取沒有差異的優秀,但又不能聽任差異走向極端:讓廣大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進步,是獲得知識能力與情感的和諧提升。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原有的學習起點,敬重每一次學習所獲得的進步,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通過研究反饋的信息,及時掌握情況,采取及時的矯正、補救措施,保證整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珍惜每一堂課,善待每一位學生,尤其是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多給他們自主探索學習的時間,讓他們朗朗閱讀,讀出屬于他們的自信來,讓他們動手動腦,邊寫邊記,實現自我超越,不斷提高自身素養。要面向全體學生,精心設計好每一節課,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靈活執教,優化課堂教學,達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作者單位:福建漳州東山縣后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