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丹
摘要高中英語是初中英語的延續和加深,側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然而,學生在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習之后,有的學生覺得剛剛經歷中考,到高一了想放松一下,加上學習方法不正確,在經歷了高中開學的幾次考試之后,他們發現考試成績和初中的英語成績相比有很大的差距。高一英語從根本上說是銜接初高中英語的紐帶。本文嘗試從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探討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的對策。
關鍵詞初高中銜接中學英語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大綱》指出,高中階段英語學習的目標是,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學的基礎上,使學生鞏固、擴大基礎知識,發展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培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高一英語從根本上說是銜接初高中英語的紐帶,此階段應側重基礎教學及轉化過渡兩個方面。
然而,學生在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習之后,有的學生覺得剛剛經歷中考,到高一了想放松一下,思想上有放松情緒。由于初中英語起點不高,學生在初中階段輕輕松松就考得不錯的分數,有的學生認為高一是起始年級,思想上有輕敵情緒。還有的學生認為自己在初中時的英語沒有打好基礎,思想上有畏難情緒。 再加上剛剛經歷了高中開學的幾次考試之后,考試成績和初中的英語成績相比有很大的差距。面對這種情形,如果教師不及時加以引導,勢必會對學生的信心和興趣有所影響。本人總結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學生進入高中以后,對于英語學習的方法沒能及時過渡和轉換造成學習熱情減退、學習動力下降,另一個是因為缺乏適當的教學引導。作為高中英語教師,必須要了解初中學生英語學習現狀,并制定出具有實際意義的初高中銜接教學計劃。本人嘗試從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探討初高中銜接的對策。
首先,高一新生入學后不久,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進行正確的引導,讓他們認識到高一年級雖然是起始年級,但這是打基礎的關鍵階段,不能有麻痹思想,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對于那些學習上有畏難情緒的學生來說,教師應該幫助打消他們的顧慮,讓他們認識到初、高中英語都是階段性的,初中英語基礎對高中英語學習的沒有太大的影響。其次要不斷地鼓勵他們樹立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決心,只要付出努力,就可以學好高中英語。
其次,要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的指導。
(1)要求學生使用工具書來幫助自學。工具書是學生學習的必備工具。工具書主要指字典和語法工具書。我在上課的時候,例如遇到詞匯方面的問題,我會讓學生自己動手查字典,仔細閱讀字典的詞條和例句,通過自己的努力尋求答案。我發現,同一個詞組會經常出現,學生只要多查幾次,就會掌握它們的用法,而不需要教師枯燥的講解。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養成查工具書的好習慣,這也是一種能力的培養。
(2)學生要養成預習的好習慣。課前的預習可以讓自己尋找問題所在,有問題才會激發我們去尋找答案的興趣,才會享受尋求答案的過程。這個過程正是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過程。我們要求學生重視預習,把它當作英語教學的一個必要的環節。學生預習能力的培養和預習習慣的養成是一個值得我們常抓不懈的工作。教師應做好充分的學生預習方法的指導,給學生提供鍛煉自學能力的舞臺,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
(3)師生積極參與各個教學環節。關于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多渠道、多方位地練習聽,養成聽的好習慣。關于口語訓練,要側重培養學生說的能力,堅持在課上練習,課下預習。另外,教師還可以經常舉辦各種學生感興趣的課外活動,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和展示自己的才華的同時提高了他們的聽說能力。關于閱讀理解,教師一方面要強調精讀,另一方面還要指導學生進行大量的泛讀訓練。依據《大綱》的要求,一個合格的高中畢業生需要具備至少25萬字的閱讀量。如此計算,從高一年級開始,學生每天至少閱讀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到高中畢業時,才能達到《大綱》所要求的課外閱讀量。在指導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時,注意要選擇不同的題材和體裁,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體驗閱讀成功的樂趣。“得閱讀者得天下”,其實,任何一種能力歸根到底都是在考驗著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只有加大了閱讀量,才能提高閱讀綜合能力,有了足夠的語言輸入,那么對于完形填空,短文改錯,書面表達等題型也就有堅強的保障了。關于寫作,平時應堅持訓練,多管齊下地為書面表達做準備。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我開始時先要求學生掌握好課本的詞匯,每個星期要求學生上交一次《單詞抄寫本》作為家庭作業,日積月累,學生的詞匯量日漸增多。然后,我自己做了一些翻譯句子的課件,先要求學生翻譯好單句。另外,我還要求課代表組織好朗讀的工作。在做好了詞匯,翻譯單句,朗讀課文美文的鋪墊工作后,我就開始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練習。首先讓學生盡量把要點寫全,句子寫正確,把需要表達的意思表達清楚。逐漸的我開始鼓勵學生朝著使用高級詞匯、使用復雜句子結構和多使用關聯詞語的方向過渡,這樣學生才能適應高考的要求。
(4)讓學生了解朗讀的重要性并養成開口朗讀的好習慣。語言是很講究朗讀的。由于英語在我國仍屬于外語的地位,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因此朗讀顯得尤其重要,它有助于改進語音語調,增強語感,并且對聽力和口語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朗讀熟練了就有助于做聽力時對詞句或篇章的快速反應,也為流利地表達做好鋪墊工作。所以我安排指導我的英語課代表組織好早讀和晚讀,組織學生齊讀,個別讀,總之都要求學生能開口讀,養成朗讀的習慣。在老師的精心安排下,我所任教的兩個班的早晚讀書聲瑯瑯,朗讀的風氣極其濃厚。
(5)引導學生及時復習和總結所學的內容。對進一步理解課上所學知識,課后應整理筆記,復習重點和難點, 熟讀或背誦重要詞句。通過歸納、分析、比較,使知識條理化。
與此同時,要實現初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銜接,既要學生發揮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勤奮學習,又需要教師認真探索,找到引導的方法所在,幫助學生平穩過渡銜接。教師是影響課堂教學的主要因素,教師有能力處理教材,運用靈活的教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另外,教師要研究學生特點和現狀,深入了解學生,收集相關的教學反饋信息,精心備課,因材施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制定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教師應該注意下列幾點:
(1)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到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教師應當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教師淵博的知識,更讓學生崇拜,從而增加了他們對這門科目的興趣。教師幽默風趣的語言表達對學生也有很大的影響。語言的表達尤為重要,幽默的課堂往往最受學生歡迎,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從而使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成為可能。另外,教師對課堂的設計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師如果認真備課,在課堂的設計上有其獨到新穎之處,那么一定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對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善于運用學生喜歡的直觀教學手段進行課堂教學,打造出輕松愉快的氣氛。在上課的時候,經常利用實物進行教學。例如,在相關的Speaking的環節中,其中的有關詞匯涉及到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如襪子、牙簽、電話等單詞。就準備了相應的實物,將其融入到課堂當中去,營造了真實的場景,學生頗感興趣,他們踴躍參與,課堂氣氛較為活躍,學生在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華的同時,在不知不覺中也提高了聽說能力。另外,有些關于戲劇,電影的課文,請學生上到講臺來表演,他們的參與興致很高,效果確實不錯。
(3)高中的教學任務和要求與初中階段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高中階段重點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所以教師應該在聽說的基礎上,把重心放在不同題材的閱讀上,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閱讀方法,強調學生應該進行大量的精讀和泛讀訓練。只有閱讀量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產生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的質變的良好效果。另外,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是一個重點,所以要求老師在做好相關的鋪墊工作的基礎上,力求上好題材多樣、高標準、高質量的寫作課。在高中階段,教師除了上好自己的專業課之外,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總之,高中英語教師應該有這種意識,即在聽說領先的前提下,側重讀寫,而且還要以讀寫為主。
(4)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切實做好銜接工作,做好學法指導,幫助學生順利過渡,輕松前進。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方法時,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教會學生從機械記憶中解放出來,掌握記憶的技巧;二是教會學生運用正確的思維方法和意識。例如,教師應指導學生如何記憶。在英語學習中,學生頗感頭痛的就是詞匯的記憶問題。學生經常抱怨單詞難記,背過之后又容易遺忘,從而產生厭學的情緒,對英語漸漸的失去興趣,學習成績就會慢慢地落后了。面對這種情形,教師要及時鼓勵和開導學生,通過思想交流,重塑學生的自信心。在教授詞匯時,應采用多種教學手法,運用詞根詞綴擴充法,舉一反三法,圖像法,聯想法等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記憶力,幫助學生提高記憶單詞的效率。另外,在背誦課文方面,應指導學生采用關鍵詞提示法,斷句法,意群法等,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背誦課文,這樣效果會好很多。另外,教師還應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意識。高一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學習中積累了不少英語知識,但由于初中的起點不高,所以學生的英語思維非常薄弱。進入高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經常運用思維方法進行比較、分析、綜合、歸納總結,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各種有效的英語思維,從而初步具備做各種題型的分析判斷能力,培養和強化學生的英語思維。
總之,高一起始階段的教學需要耐心和恒心,因材施教,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是個嚴肅的問題,如果在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都解決得很好,那么對于學生盡快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順利完成高中階段的學業以及日后學生個人的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等方面都將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實驗修訂版)[Z].2000.
[2]王才仁.英語教學交際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3]王珂.新課程標準下英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