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金富
摘要: 體育課程的教學原則是體育與健康教學過程中客觀規律的反映,是在長期體育教學實踐過程積累起來的具有普遍意義的經驗總結和概括,是體育教學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正確理解和貫徹體育教學原則,可使體育教師進—步掌握和運用體育與健康教學的客觀規律,對加速教學進程,增強教學效果,確保體育與健康教學任務的完成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原則貫徹原則
正確理解和貫徹體育教學原則,可使體育教師進—步掌握和運用體育與健康教學的客觀規律,選擇與安排好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體育知識、技術、技能,對加速教學進程,增強教學效果,確保體育與健康教學任務的完成具有重要意義。中學體育與健康教學原則是檢查和評定體育與健康教學質量的理論根據。在體育教學中,我們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自覺積極原則
自覺積極原則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在發揮主導作用的前提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愿望,使體育與健康教學雙邊活動的過程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結合,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條件。
貫徹運用自覺積極原則,關鍵在于教師。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特點和情況,主動熱情接近學生,讓學生熟悉你。教師還要做到“愛”字當頭,使學生信任你,建立起相互尊重、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的主導作用不應只限于課內,因為教師是教育者,不但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還要有過硬的業務能力。能在教學計劃的制訂和實施及對教學過程的調節和控制等方面體現主導作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二、直觀原則
直觀原則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各種教學直觀方式、利用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和已有經驗,感知事物,獲得生動的表象,學習掌握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積極思維能力,使他們得到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從而更快更好地掌握體育教學內容。
貫徹運用直觀原則應做到除了使學生通過視覺、聽覺感知動作的形象、結構和要領外,還可以用觸覺和肌肉本體感覺感知完成動作時肌肉用力的程度、方法及空間與時間的關系等,并在感知的基礎上建立完整、正確的動作形象和概念。也就是根據認識規律,增強直觀教學的效果。
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通過標準的示范,生動的講解,以及綜合素質、修養及良好的職業形象,給學生以一種直接的無形的影響,使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興趣。體育與健康教學通過觀察、分析、比較,結合多種教學媒介如圖片、錄音等教學方法、手段,提高學生積極思維的能力,弄清技術動作的內在聯系,找出關鍵,防止簡單模仿,同時注意選擇好運用各種直觀方式的時機,達到比較理想的直觀效果。
三、因材施教原則
體育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提出統一要求,但由于學生的發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這就需要教師根據不同班級和學生的個體差異區別對待。中學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已開始產生明顯的差異,有的外露,有的內向。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細心觀察,注意學生的生理、心理表現,進行積極的引導和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工作既要關心全體同學,又要注意學生的個體發展。在統一的基礎上,區別對待,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聰明才智,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貫徹運用因材施教原則應做到不脫離學生實際。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一般情況和個體特點,了解他們的思想、興趣、健康、知識水平及對體育的認識等,從中發現他們的差異和共同之處,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手段。教師在制訂教學計劃、目標時,—定要把著眼點放在全體學生的普遍提高上。讓他們通過努力學習鍛煉達到教學目標。對個別“吃不炮”的學生,可為他們創造條件,進行課外訓練,使他們進一步提高運動能力;對那些、體質弱“吃不了”的同學,教師更要格外關心,耐心引導,積極幫助,使他們逐步提高運動能力,達到教學要求。貫徹因材施教原則還必須考慮學校的客觀條件,不同地區、季節,不同場地、器材條件,都會對體育教學產生影響。教師在實施計劃進行體育與健康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主、客體方面的不同情況,更好地因材施教。
四、循序漸進原則
它是指體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負荷的安排順序必須遵循系統性和連貫性的要求,按照一定的客觀規律及學生年齡特點、性別特征,在體育教學中運用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逐步深化的過程,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掌握知識、技術、技能。這就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理論知識。在安排負荷時采取波浪式的逐步提高,有節奏地交替進行不同運動負荷的體育課,并考慮到—個運動項目同其他項目之間的關系,先安排哪個項目,后安排哪個項目,做到循序漸進,這些都應在制訂教學計劃的過程中進行,使每個項目、每次課及每學期的教學內容、教法都能前后銜接,逐步提高。
五、身體全面發展原則
它是指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材內容的選擇與安排要全面多樣,組織教法要運用靈活、得當,使學生身體的各個部位、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各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都得到全面發展。
中學生的身體正處在生長發育的旺盛時期,可塑性很大,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要選擇多種多樣的不同性質的教材,采用不同教學方法、手段,注意全面發展身體各個部位、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各種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之間都是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某—方面的發展會影響其他方面的發展與提高,它們可以相互促進,這樣有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提高。如果長時間地進行單一的、局部的鍛煉,就可能造成學生某種畸形發展,有損他們的身體健康。所以在制訂教學計劃選擇教學內容時,必須遵循身體全面發展原則,全面理解教學大綱提出的目標和要求,注意各類教材的合理搭配,而且每一次課的內容都應該遵循此項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