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一提到數學,很多人認為是難學的,總是和抽象、深奧、邏輯性強聯(lián)系起來,這些認識不完全錯誤,因為我們教師往往會忽略學生的認識水平,忽略他們的思維能力。而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教師如果掌握一些教學藝術,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感知規(guī)律,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那么學生定會快樂地學習。這里我結合教學經驗及教育心理學理論,闡述中學課堂教學應注重的問題。
心理學認為:感覺,就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覺器官,經過神經系統(tǒng)的信息加工,所產生的對該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知覺,是人們對感覺信息的組織和解釋的過程,是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事物的整體在腦中的反映。感覺和知覺都同屬于認識過程的感性階段,它們都是事物的直接反映。
從生動直觀到抽象的數學思維,是人類認識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在教學中采用直觀的方法,向學生提供各種感性材料,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知識經驗,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促進學生掌握知識。
1苯柚直觀教具使課堂教學變得多彩、有趣
實物、模型、幻燈、多媒體等是教學中經常用到的教學直觀教具,特別是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更吸引學生的眼球。很多老師也體會到,只要用多媒體上課,學生們就立即興奮起來,感覺這堂數學課一定有趣,數學對他們來說也不再抽象。可見我們教師平時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多地自己去制作、使用教具,而且教具盡可能變靜為動、變死為活;也可以通過讓學生自己去開發(fā)、制作教具、學具,讓他們體會制作過程的樂趣,感受數學知識在此處的應用。特別是盡可能地制作使用多媒體課件。例如在講授“與圓有關的位置關系”時,采用幾何畫板,動畫演示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關系,讓學生觀察交點情況,那么在判斷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關系時就不再困難了。這樣的課堂教學讓單調的數學更加有聲有色,讓數學知識呈現(xiàn)方式多彩多樣,讓數學知識圖文并茂,讓我們的數學不再枯燥,讓每一名學生都能通過視覺、聽覺、觸覺感知數學的美。新課程改革下,我們每一位教師必須具備這樣的能力。當然,根據感知強度規(guī)律,實物模型的大小、幻燈、板書及教師的聲音都要使全體學生看得清、聽得明。
2敝憊鄣耐夾偽瘸て的文字更能被學生接受
以前很多教師喜歡讓學生背誦數學有關定義、定理,復習課上,教師更是借助投影儀,把寫滿知識點的膠片放在投影儀上,讓學生看,并以小聲朗誦來回顧上節(jié)課的重要知識點。可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理想,在教學時,無論教師怎么啟發(fā),學生對知識點總是丟三落四,沒有應用意識。前幾天,我們進行教研活動時,發(fā)現(xiàn)一位教師的“圓周角”的復習課就是這樣的。課后我們交流一下,一致認為,如果本節(jié)課開頭回顧知識點的時候,用下面的圖形將比用文字更能讓學生體會、理解知識點。而采取建議之后的另一個班級學生們反映很好,課堂氣氛非常熱烈,學生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比前一個班級的學生好得多了。
從這里可以看出,學生喜歡直觀的、形象的描述知識點,而不是繁瑣地、抽象地、記憶性地背誦知識點。這是感知的選擇規(guī)律。
數學教學不能僅僅依賴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況且學生在思考問題過程中,也不會按教師的要求做到:認真審題,認真分析,尋找知識點,尋找方法。我也簡單地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大多數學生往往在審題過程中,對配有圖形的問題、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興趣。因為學生通過帶有圖形的問題能直觀感知問題的條件,并迅速給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這一點,并有意識地改變教學策略。
3苯淌σ使用簡明適時的提示語
教師言語指導在理解知識點上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使學生的感知更迅速、完整、準確。教師不能喋喋不休,把所有的意思全表達出來,使問題沒有一點思考的價值;但也不能把問題全推向學生。在直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地對問題加以解釋或說明,不僅能使學生迅速理解問題,還能啟發(fā)學生掌握思考問題的途徑。學生在理解新概念上出現(xiàn)問題時,我通常打比方,與以往學習的知識進行類比。比如學習分式,教師可以提示:“大家可以根據分數的學習來猜測分式的有關性質。”這樣學生不斷采用類比進行分式的學習。教師還可以從學生的角度去分析問題或解釋問題。學生在思考問題卡殼時,我通常以學生的身份反問:“問題中的某某條件有何作用?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是什么?”這些問題雖然出自教師之口,卻使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思維特點、思維過程。這是感知的理解性規(guī)律。
4苯柚生活情境讓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
部分學生之所以對數學不感興趣,因為數學比較抽象,為了讓學生培養(yǎng)數學的興趣,我們應該把數學設計得形象,符合中學生的認知能力。
我們在課堂上一定要將數學知識融于生活情境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并影響和改變著生活,學生在課堂上通過探究身邊的數學問題,發(fā)現(xiàn)并試圖解決問題。在課堂上親身經歷知識產生過程,才能使學生體驗成功。這是知覺的整體性規(guī)律。
如在教“統(tǒng)計初步”時,設計以下例子:
孫老師為了從甲乙兩名運動員中選取一人參加比賽,兩人在相同條件下各跳10次,成績如下表:(單位: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