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芳
【摘要】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是一個對教學資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教與學安排的系統工作,是創造性地解決教學問題的過程,是整個教學活動的藍圖,是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認真搞好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可以增強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避免教學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關鍵詞】中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教學資源
一、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概述
1筆學課堂教學設計的含義
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是針對課堂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環境以及數學學科特點、具體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等方面,遵循數學教與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運用系統的觀點和方法來整合課程資源、制定教學活動的基本方案。在教學工作中,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師必須設計一份完善、具體的教學計劃方案。
2筆學課堂教學設計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以學生為主體,遵循學習的內在規律,充分考慮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的需求,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作用,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意識。
(2)統一性原則。要通過教學目標把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教材的組織以及教學環境的構建等要素統一起來,形成有序的教學運行系統,使課程變成一種完整的、動態的和生長性的系統。
(3)發展性原則。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要關注每一名學生的成長,發揮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教學設計不僅為教師提供可實施的教學路徑,而且要在各個教學環節中體現和貫穿當今數學學習的基本理論,以適應學生發展的需要。
二、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環節
1毖習“課標”
通過學習《數學課程標準》,教師要明確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總體目標,了解數學課程的內容體系和選取標準,體會課程實施建議及教育評價方法,了解對數學教學工作的具體要求和安排,恰當把握教學的深度和廣度,為教學設計提供更為詳細而具體的指導。
2繃私庋生
學生是數學學習活動的主體,是數學教學活動的根本因素。研究學生的基本情況是教學設計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要了解學生個體情況、班級整體基礎、學習風氣、雙基水平、學習態度、認知方式,另外還有思維特點、興趣愛好、學習障礙等。
3狽治黿灘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分析研究教材是教學設計的最基本工作。首先要將教材通覽一遍,從整體和全局的高度把握、研究它的科學性、思想性和系統性,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和目的要求,初步感知教材的整體內容及其內在聯系,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廣度,了解整個教材的重點、難點。
4比妨⒛勘
進行數學教學設計之初,教師關注的不是“學生要學什么數學”而是“學生學完這些數學能夠做什么”。可使用“了解、理解、掌握、靈活運用”等刻畫知識與技能的目標動詞,還可使用“經歷、體驗、探索”等刻畫數學活動水平的過程性目標動詞,體現對學生在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要求。
5鄙杓蘋疃
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引導學生在“動手、動口、動腦”中來學習,掌握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在“做數學”和“用數學”中發展智慧與能力。教學設計要適合于學生的經驗、興趣、知識、水平、理解力和其他能力發展的現狀與需求。要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討論、質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
三、數學課堂設計要求
1幣體現數學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1)讓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教學設計要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的,面向全體學生,把著眼全體與因材施教結合起來,把數學班級授課同差異教學結合起來,體現出“大眾數學”的基本理念。
(2)提高學生的基本素養。教學設計不僅要重視數學“雙基”教學,發展學生的智慧和能力,而且要提高學生的素養,促進他們積極的情感和態度以及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化知識為智慧,積文化為品性,健全內在的心理結構,形成優秀的心理品質。
(3)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學習動機是指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所需要的內部驅動力,是學生自主參與數學活動的基礎。教學設計必須充分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以現實有趣的教學情境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與愿望。
2幣突出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
(1)強調學習過程。讓學生感受和理解知識產生與發展的過程,強調學生感知、理解并參與新知識的尋求與獲得。“過程”說明學科的探究經歷與方法,“結果”說明該學科的探究成果,只有二者的完美結合,才是真正擁有了知識。
(2)強調教學情境。創設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探究發現的教學情境,在動手、動口、動腦和“做中學”“用中學”的協作參與中發展學生的個性和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3)強調實際應用。依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知識水平,體現“從問題情境出發、建立模型、尋求結論、應用與推廣”的基本過程,重視“實踐與探索”的設計,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現實的聯系,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幣合理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設計教學
多媒體教學的引入是現代化技術在教學上的運用,它對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有重大的作用。合理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是有好處的。
總之,通過教學設計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為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使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進行,構建最佳教學方案,實現教學效果最優化,使數學課堂教學達到最佳狀態。
【參考文獻】
[1]唐瑞芬。數學教學理論選講。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38,189-202。
[2]張奠宙。數學教育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65-179,270-289。
[3]吳大慶。關于“課堂教學設計”的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00(8)。
[4]李俊。課堂教學設計的新視角[J]。北京教育,2000(10)。